151路“记忆车站” 记者 陈天怀 摄
章阿姨在151路“记忆车站”前拍照 记者 陈天怀 摄
浙江在线5月7日讯(记者 陈天怀)近日,杭州151路“记忆车站”在社交媒体上悄然走红,复刻的老站牌、电车零件模型、历史照片墙……勾起了众多老杭州人的美好回忆。
151路“记忆车站”坐落于拱宸桥东侧,看到它仿佛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车厢”内部,老式站牌、黑白历史照片贴满墙面,电车零部件模型整齐陈列,一切都散发着浓厚的复古气息,将时光拉回到了那个充满“叮叮当当”声响的年代。
在“记忆车站”,记者偶遇了正与朋友散步的章阿姨。今年80岁高龄的她,对151路电车有着深刻的记忆。“我们小时候可没有151路,那时候只有1路车,是杭州最早的电车。电车在当时可是稀罕物,两根‘大辫子’搭在电线上,车子开起来还会发出独特的‘嗡嗡’声。等我十几岁的时候,1路车才变成了现在的151路电车。”章阿姨回忆道,20岁时,她住在武林门,偶尔会和朋友花2毛钱坐151路车去拱宸桥游玩。后来她搬到了拱宸桥,儿子上学也常坐这趟车。如今,孙辈们出行都选择私家车接送,时代变迁之快让她感慨万千,但151路的记忆却始终深深烙印在她的心中。
在一旁遛狗的小金听到章阿姨的讲述,也忍不住凑过来分享自己的回忆。“我今年28岁,小时候要去市区、西湖、青少年宫或者别的地方玩,都得坐151路出发。那时候大悦城、北大桥一带还没这么多高楼大厦。”小金笑着说,印象最深刻的是电车的“大辫子”经常滑脱,司机需要下车调整。另外,以前151路大都是通道车,由两节车厢组成,中间通过铰盘连接在一起。
据了解,1961年4月26日,杭州第一辆无轨电车1路车从城站广场开往拱宸桥。1977年末,1路车改为51路,终点调整为城站。1988年,杭州所有线路遵循国标执行,51路正式更名为151路。这趟电车从拱宸桥到城站火车站,贯穿了杭州老城区。2020年,151路调整为WE1314路(谐音“一生一世”),车型升级为新能源电车,但依然保留了无轨供电方式。新线路融入了爱情元素,成为年轻人打卡的“浪漫专线”,而151路“记忆车站”则为老杭州人提供了一个寄托情怀的港湾。
151路“记忆车站”的走红,不仅唤起了老杭州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也让更多人了解到杭州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它不仅是一个车站,更是一座城市记忆的博物馆,承载着几代杭州人的情感与回忆。如果你也对这段历史感兴趣,不妨前往151路“记忆车站”,亲身感受那份独特的情怀。
车站内部的装饰 记者 陈天怀 摄
复古的老照片 记者 陈天怀 摄
电车当时的零件模型 记者 陈天怀 摄
151路电车的简单介绍 记者 陈天怀 摄
“车箱”内的装饰 记者 陈天怀 摄
当时151路车的站点 记者 陈天怀 摄
复古怀旧的装饰 记者 陈天怀 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