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1日讯(记者 施晓义 孙婧宜 沈洁)5月上旬的一天,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简称“湖州三院”)诊疗室里,专程从苏州赶来的吴大姐(化名)正在倾诉:“经常焦虑,还严重失眠,有时候睁眼到天亮,安眠药也不管用,实在太痛苦了!”像她这样专门从外地赶来的患者还不少,其中不乏江苏、安徽、福建等外省患者。据悉,从外地来此看病的患者达到近三分之一。
春夏之交,正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湖州三院“广泛性焦虑障碍”专病门诊3月正式开诊,4月接诊的焦虑症患者高达1286人次,较1月增长约43%。
为什么四面八方的患者都慕名找到湖州?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湖州三院的前身就是浙江省精神病院,在焦虑障碍领域已经深耕数十年。今年初,这支不断钻研进取的团队还入选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省财政厅联合公布的92个首批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
“小”,是指这支团队聚焦的领域“专”。“强”,是因为医疗科研团队能力很强,包括2名博士、9名高级职称人员,包括心身医学、睡眠医学、临床药学等方面的专家。
湖州三院院长、团队带头人沈鑫华主任医师(二级)正在门诊 湖州三院供图
具体来说,究竟强在哪儿呢?院方介绍,对患焦虑症的病人,这里不仅仅进行药物治疗,还会综合物理治疗以及心理治疗,达到更好的综合疗效。
浙江在线记者在该院采访时,正好碰到患者晓梅(化名)在接受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在温馨舒适的病房里,晓梅头戴一只黑色“头盔”,上面有一些联通导线的凸起,“哒—哒—哒”声间歇而有规律地响起。这声音来自磁脉冲波,可以让大脑产生感应生物电流,调节大脑神经功能,从而解决患者的症状。
该团队通过定期团体心理治疗更高效地解决人群的焦虑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一名医生带两名助手,组织多名患者同时接受心理治疗。通过患者之间的互动鼓励,以及医患之间的认知互动,在解决患者焦虑症状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助和互助能力。
现在,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比以前快,给有些人带来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如果不能得到舒缓,在一定程度上就会转变为焦虑症。湖州三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焦虑及相关障碍协作学组组长沈鑫华说,如果你在工作上时常感到焦虑,就怀疑自己患上了焦虑症,那也未必。
实际上,这种病有一个听起来比较抽象的名字,叫“广泛性焦虑障碍症”。真正确诊患病的人,不仅仅在工作上表现出时时焦虑,还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总是要看一看门有没有锁好、凡事总往坏处想、容易着急等等,从而导致生活上无处不在的焦虑,发展下去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失眠。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焦虑问题,湖州三院正在强化科研攻关,例如通过磁场靶向调控,改善人体的神经电生理,从而达到更加精准和满意的疗效。
【新闻+】
“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主要面向浙江省重点需要解决的多发、高发、疑难疾病,组建优势人才团队,开设专病门诊,协同技术攻关,提高疾病诊疗效果,打造临床特色品牌,推动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更好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让优质人才资源、医疗资源、创新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省卫生健康委鼓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团队开展医产学研合作,以人才团队创新建设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首批省级“小而强”临床创新团队入选名单
图源 浙江发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