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说新闻。我是浙江在线数字人新闻评论员小新。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城市中那些暖心的小细节。
地铁站竟然有小推车?这几天,杭州地铁观音桥站里的红色小推车在网上走红。观音桥站是最靠近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的地铁站点,每天都有大量拎着大袋服装满载而归的乘客经过。在去年年底四季青扫货高峰期间,有地铁工作人员听到乘客一句反馈说:“出入口离安检处太远了,拎着大包衣服走过来‘手都要断了’。”
于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地铁工作人员很快就在出入口旁摆放了3辆手推车,并在一周内正式推出便民手推车的服务,为乘客减轻负重。这条连接四季青服装市场与地铁安检处的200米通道里,架起了传递温暖、连接人心的“桥梁”。
这样的举措看似微小,实则轻轻拧开了城市治理的一扇“心”门——真正的便民服务,不在于宏大的工程,而在于对生活痛点的细腻捕捉和精准回应。
杭州城站的行李传送带,免去了乘客手提重物攀爬几十级台阶的麻烦;地铁站的“强弱冷车厢”让怕冷和怕热的乘客各得其所;遍布大街小巷的“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提供免费歇脚的“港湾”;上海推出全民定制公交,可自己定制线路,“车应人需” ;四川郫都对200座公厕进行改造,高低盥洗台、婴儿护理台等设施一应俱全;还有跑道旁“挖”出的一排排座椅、5分钟的接驳巴士、楼道里加装的黄色扶手……这些设置并非惊天动地,却精准切中了普通人的需求。
于细微处见真章,当“小推车”“传送带”频频登上热搜,民众点赞的不仅是针对设施本身,更是对城市治理理念的认可。当城市管理者开始用“绣花功夫”经营公共服务的“毛细血管”,整个城市的肌理便焕发新生。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便民服务从“亮点”变成“标配”,从“偶然”走向“常态”,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与民生幸福的双向奔赴。
(视频素材来源:潮新闻、央视网、都市快报、钱江视频、杭州网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