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每年培养输送各类技能人才40万人,浙江如何打通人才成长“第二赛道”?

字体:
—2025—
07/30
18:17:15
2025-07-30 18:17:1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翁宇君

  浙江在线7月30日讯(记者 翁宇君)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拔尖人才,也要能工巧匠。7月30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教法》)执行情况的报告。透过报告,近年来浙江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也清晰呈现。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教园区校区的智能制造学院,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3D打印技术。刘吉利 摄

  世界级技能大赛金牌数稳居全国前三

  浙江如何锻造全国职教高地?

  根据《2024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4年,浙江高职本科院校、高职专科院校、中职学校(包括技工学校)在校生超128万人。作为人才成长的“第二赛道”,职业教育牵动着许多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此次对《职教法》执行情况的检查,也是一次对浙江职业教育的全景扫描。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22年《职教法》修订实施以来,近三年来,浙江职业本科大学由2所增至6所,总数居全国第二位。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建设单位,数量居全国前列。此外,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浙江金牌总数始终稳居全国前三……

  职业教育的“火种”正不断被点亮,这背后,藏着浙江全力打造全国职业教育高地的“匠心”。近年来,浙江通过优化职教体系、重塑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拓展社会服务、激活办学活力,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每年培养输送各类技能人才40万人,年均社会培训超260万人次。

  作为全国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省份,记者从会上获悉,近5年,浙江公共预算职业教育支出年均增长5.98%。浙江不断推动形成“中职—高职专科—职业本科”贯通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打破职校生发展天花板和断头路,畅通成才通道。

  职教发展仍需“突围”

  浙江计划建强10所国内一流高水平高职院校

  与此同时,这条人才赛道仍需不断强基赋能。在推动职业教育从“迫不得已的选项”转向“甘之如饴的选择”时,许多普遍性的社会认知和惯性仍待进一步扭转。

  此次执法检查,同步开展了广泛调研。“我们考察了26所各类职校,面向246名职校校长开展调查,与家长学生交流,倾听各方意见。”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职教法》实施中尤其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社会认同、产教融合、职业培训、普职融通、立德树人等问题。

  “检查发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基础还不够扎实。”该负责人表示,当前“重普轻职”仍是主流社会心态,部分单位在薪资待遇、职务晋升中隐性区分学历,不利于技能人才职业发展。

  此外,检查发现,产教融合方面,“校热企冷”的情况仍普遍存在。“建议开展产教融合试验区试点,并建立协同运行组织管理机制,这样有利于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省人大代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经贸学院院长易淼清建议。

  而对于家长尤为关注的职校校风问题,此次执法检查提出,要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从培技到育人的深层转型,例如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践行“德技并重、知行合一”理念,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创新“正气、守规、孝顺、能干、坚强”德育体系,这些都是对“德技并修”育人的有益探索。

  下一步,浙江将进一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适时高规格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着力培养精益求精的“浙江工匠”。据悉,浙江计划新打造2个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培育200家左右省产教融合企业。此外,浙江计划通过新一轮高职“双高计划”建设,建强10所左右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育;院校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拔尖人才,也要能工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