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吉小鲵、“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东方宝石”朱鹮……这些活跃在浙江山林、河湖间的“小精灵”,曾经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濒危物种,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逐渐在“浙”重生,不仅成为了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更是浙江践行生态文明、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浙江在线发起《“美丽中国从哪里来”——“绿”精灵的山水行》蹲点观察报道,记者跟随护林员、保育员一起走近“小精灵”的居住地,捕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展现浙江“向绿而行”的飞跃发展和喜人变化,共同描绘美丽中国的时代新画卷。
入夜,金华婺城南山的密林里,万籁俱寂。两只身披瓦状鳞甲的身影悄然从洞穴探出,动作娴熟地捡拾着周围的杂草和树枝,用以掩盖洞口痕迹。警惕的“鳞甲卫士”未曾察觉,不远处,一台“静默”工作的相机,正悄然记录下这珍贵一幕。
这帧影像定格于2023年5月,是金华婺城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3年来,首次捕捉到野生中华穿山甲活动的身影。至此,流传已久的南山存在穿山甲的“传说”,有了确凿实证。
作为哺乳动物中的活化石,中华穿山甲是为数不多以“中华”冠名的野生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它们没有牙齿,以舔舐白蚁和蚂蚁为食,被称为“森林卫士”。因栖息地被破坏和过度利用,中华穿山甲曾一度被认为已“功能性灭绝”。如今,婺城南山的林间,一群“穿”行者正守护着另一群“穿”行者,使其在群山“环抱”下繁衍生息……
(浙江在线记者 车志蒙 陈雷)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