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向“新”而行,浙江助力外贸“蛟龙”破浪

字体:
—2025—
09/16
11:40:42
2025-09-16 11:40:42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陈雷

  浙江在线9月16日讯(记者 陈雷)日前,杭州海关发布今年前8月外贸数据。1-8月,浙江外贸进出口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进出口、出口规模均达历史同期新高,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浙江外贸逆风前行,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劲。充满活力的外贸企业,是成绩单背后的关键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为进一步培育浙江外贸发展新优势、提升发展新动能,浙江省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浙江省外贸龙头企业“蛟龙行动”行动方案(2025-2028年)》(下称《行动方案》),提出6大行动分级分类培育外贸“蛟龙”。这一《行动方案》将如何助力浙江外贸企业“乘风破浪”?又为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勾勒出了怎样的新蓝图?

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 图源杭州海关

  新指引:以梯度培育明晰企业跃升方向

  “围绕我省外贸产业带,区分生产、流通等不同类型,分级分类培育一批外贸龙头企业。到2028年,培育领军型龙头企业30家以上、骨干型龙头企业300家以上、潜力型龙头企业3000家以上……”直面企业发展痛点之外,此次《行动方案》的亮点之一,就是强化梯度培育,为外贸企业向上跃升明晰了方向。

  杭州海关最新外贸数据显示,1-8月,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11.7万家。如何让这11万余家企业健康、有序“成长”?着眼于全省外贸基本盘,浙江提出了梯度“育龙计划”。

  “浙江外贸企业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规模不一,既有已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的龙头企业,也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微外贸企业。”浙江省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江玮分析,基于浙江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行动方案》首次提出建立“领军型—骨干型—潜力型”龙头企业的梯队培育机制,为不同体量的企业设定了不同的发展目标。

  这一培育机制也反映出了浙江在外贸企业梯队建设上的系统思维。具体来看,领军型企业着眼于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将推动产品出口从单一向“产品+技术+供应链+文化”综合输出转变;骨干型企业则聚焦细分行业和重点领域,增强稳规模、优结构、抗风险的能力;潜力型企业的任务则是上规升级,向“专精特新”企业国际化发展。

  梯度培育理念的提出,将为浙江各地培育“蛟龙”提供清晰指引:在强化龙头企业引领的同时,助推中小外贸企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而在全省构建起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良性循环的外贸主体培育库,共同提升浙江外贸的整体韧性。

  新担当:为外贸企业破“成长”烦忧

  作为外贸“领头羊”,外贸龙头企业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稳定贸易链条、推动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从成长中的外贸主体迈向“领头羊”的过程并非易事,企业外出“闯荡”过程中常面临诸多“成长的烦恼”。

  梯度培育、集聚发展、市场拓展、创新发展、优化提升、要素支持,细看《行动方案》的6大行动,浙江既明晰提出了外贸“蛟龙”的培育路径,也配套了坚实的要素保障。在省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江玮看来,《行动方案》系统回应了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诸多痛点难点,它的出台,既是适应复杂外部环境的需要,也是推动浙江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之举。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经贸摩擦、大国间关系变化等都给企业‘走出去’带来较大挑战,像美国关税政策,欧盟不断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等。”江玮举例称,在此背景下,部分企业应对经验和能力不足,加剧了合规风险。

  此外,海外国家众多,因各国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存在的差异,也增加了浙江外贸企业出海面临的不确定性。“如果说以前外贸人只需要掌握一门外语就够了,那么现在这个行业需要同时懂关税、法律、投资的复合型人才。”江玮提到,国际化专业人才缺乏、海外用工成本高、跨境管理难度大,也是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现实瓶颈。

  “近年来,海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增多,逆全球化抬头,出口企业面临着更大的竞争压力,市场拓展难度也在增大。”浙江国贸云商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鲁霜慧对此深有体会。国贸云商主要为省内中小微企业提供报关、报税、融资等出口关键环节的外经贸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司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服务近1.6万家中小微企业出海,也因而对企业出海的痛点感受更为直观。“这次《行动方案》在拓展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提振了我们行业的信心,我们期待着尽快落地细则。”鲁霜慧表示。

  为助力企业在复杂国际环境中把握新机遇,聚焦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接单、生产、物流、结算等关键环节的运营水平,《行动方案》给出了具体“良方”。譬如在企业较为关注的市场拓展上,明确统筹推进“千团万企”拓市场争订单行动,服务企业加快跨境电商拓市,支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外贸产业带在境外建设公共营销中心。同时提出通过合规体系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等举措,提升外贸龙头企业合规经营水平。

  在要素支持上,《行动方案》还从综合服务、外贸金融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商务人员出入境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助力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 吴梦凯 摄

  新引擎:为外贸升级注入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外部环境,浙江外贸企业凭借创新能力与多元市场策略实现逆势突围,展现出较高的抗风险能力。而这,也是近年来浙江外贸升级和转型的方向。

  翻看今年前8月的外贸数据,浙江有三“新”表现亮眼:新市场方面,对主要新兴市场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新三样”方面,1-8月浙江出口机电产品1.31万亿元,增长9.0%,占全省出口总值的46.7%;新技术方面,浙江有外贸业务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企业普遍拥有核心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优势明显,成为推动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的关键力量。

  为了巩固、提升浙江外贸发展新优势、新动能,《行动方案》打出了两张关键牌:“集聚”和“创新”。

  一方面,《行动方案》提出探索建设5个外贸龙头企业总部集聚区,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政府、法律、信保、银行、专项物流、精准营销、知识产权等服务功能,靶向政策解读,畅通市场信息交流,强化资源整合与区域带动。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向内外贸一体化、绿色贸易和数字化发力,譬如支持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强研发设计,开展智能化、定制化生产等。

  从拓展多元市场到提高产品附加值,面对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更从品牌、市场、创新等多维度为外贸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此前的关税风波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是浙江外贸企业面对关税冲击的关键一招,品牌溢价能力强,抵御关税的能力就强了,所以这次《行动方案》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江玮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影响外贸发展的关键因素。“蛟龙行动”旨在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接单、生产、物流、结算等关键环节的运营水平,塑造外贸龙头企业全球品牌影响力,打造浙江品牌全球化样板。

  这些举措将为企业出海带去实打实的便利。今年,国贸云商在墨西哥、孟加拉国设立了两个办事处,为跨境电商提供代运营、营销等服务,并帮助“走出去”的企业对接国内外货源采购等需求。鲁霜慧十分关注《行动方案》中加快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和商务人员出入境便利化的内容,“接下来,我们计划在南美或者非洲等地加快营销网络布局,如果相关实施细则能尽快落地,将为我们全球业务拓展提供有力支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蛟龙行动;行动方案;浙江外贸责任编辑:马驰骋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日前,杭州海关发布今年前8月外贸数据。1-8月,浙江外贸进出口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进出口、出口规模均达历史同期新高,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