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记者 汪雨晨)10月16日,浙江省水利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加快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助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2025—2030年)》,并公布2025年度浙江省34条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
发布会现场 图源省水利厅
近两年,浙江积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建成了灵山港等65条幸福母亲河,完成了农村水系治理5570公里,建成了天台塔后等494个高品质水美乡村,水生态产品价值转化306亿元。近期,浙江签发2025年省级第1号总河长令,发布实施《加快全域建设幸福河湖 助力城乡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30年)》,要求加快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推进流域系统治理,加强河湖保护,发挥河湖资源价值,更好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根据《实施方案》,浙江将聚焦“强城”“兴村”“融合”三个方面发力,以幸福河湖支撑“县城—中心镇—重点村”发展轴建设,到2027年全省80%以上县(市、区)、到2030年95%以上县(市、区)达到幸福河湖建设目标。同时,明确了十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协同推进,一体谋划河湖保护治理目标任务,各部门协同合力推进。二是切实发挥河湖长制作用,落实各级河长湖长对河湖保护治理的责任。三是持续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水雨情监测预报、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四是分级分类管控河湖空间,维护河湖空间完整、功能完好、安全优质。五是系统推进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高位稳定改善水环境,提升水生生物多样性。六是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充分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七是推动水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打造各具特色的水旅融合品牌。八是高水平推进江河航运发展,提升河湖通航能力。九是打造河湖滨水户外运动目的地,激发滨水运动活力。十是深化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改革,助力共同富裕,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投资参与幸福河湖建设。
另外,会上还公布了2025年度浙江省34条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并重点推荐其中4条——建德的新安江以风景如画、活力动感为特色,融合生态景观与水上运动;湖州的西苕溪作为价值转化示范之河,承载生态产品交易与“两山”理念实践;金东的金漪湖以产业集聚为亮点,湖景与科创园区相映;丽水的松阴溪则流淌人文底蕴,拥有两处世界灌溉遗产与浓郁艺术氛围。
2025年度浙江省34条幸福母亲河优秀案例
杭州市新安江、青山湖、铜鉴湖、天目溪
宁波市姚江、剡江、潮塘横江
温州市戍浦江、永强塘河、飞云湖、仕阳溪
湖州市西苕溪、长兴港、太湖、和孚漾、洛舍漾
嘉兴市南湖、东湖、湘家荡
绍兴市曹娥江、浦阳江、瓜渚湖
金华市金漪湖、白沙溪、熟溪
衢州市江山港、芝溪、庙源溪、乌溪江
舟山市盐仓大河
台州市始丰溪、永安溪、南官河
丽水市松阴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