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文化遗产对话录丨从“良渚”到“万神殿” 意大利学者谈AI守护文明记忆

字体:
—2025—
10/19
13:13:38
2025-10-19 13:13:38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戴凯霖

  编者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40周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20周年,以世界遗产为载体,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明,亦推动着文明的交流互鉴。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文明乐章赓续延绵。第三届“良渚论坛”期间,浙江在线特别推出《文化遗产对话录》系列报道,邀请各国嘉宾共议文明互鉴,共奏文明交响,共同守护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浙江在线10月19日讯(记者 戴凯霖)“杭州是一座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化完美融合的城市,每次到访都让我印象深刻。”第三届“良渚论坛”期间,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尼古拉·马西尼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专访时,毫不掩饰对杭州的赞赏。

  10月18日,第三届“良渚论坛”在杭州开幕。作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再度向世界敞开文明交流的怀抱。当天下午举行的“文明根脉:远古文明的历史智慧和当代价值”分论坛,聚焦世界区域文明比较研究,汇聚海内外考古、大遗址保护专家学者,将中华文明与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等置于同一对话空间,在多维比较中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认识。

  谈及对良渚的第一印象,马西尼表示,其宏大的空间格局与精密的系统规划远超想象。“这不仅是一个考古遗址,更是一个清晰展现了社会复杂化程度和强大组织能力的早期国家缩影。”他说,良渚让他深刻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独特气质。

意大利国家研究委员会文化遗产科学研究所研究主任尼古拉·马西尼在论坛上发言

  更让这位意大利学者着迷的,是杭州城北那片来自五千多年的文明遗迹——良渚古城。置身良渚,马西尼的思绪不时飘回远在万里的祖国,思考着意大利的万神殿与良渚之间的差异与共鸣。

  万神殿,是古罗马建筑的瑰宝,以其宏伟的穹顶和精确的几何设计闻名于世,代表了罗马帝国在建筑与工程上的辉煌成就。而良渚古城遗址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遗址,并以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为中华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见证。

  “两者在艺术表达与工程智慧的精神层面上有着共通之处。”马西尼分析,“万神殿是一个集中的、具象的、服务于帝国与神祇的建筑杰作;而良渚遗址是一个宏大的早期国家规划范例,它体现的是对王权、神权和人与自然关系的系统性思考。”

  在马西尼看来,文明的差异性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他特别注意到中国在遗址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并分享了其专业领域遥感技术在现代考古与保护中的前沿应用。

  “我能感受到中国对于遗址保护的极度重视。无论是宏大的规划,还是细致的维护技术,都显示出一种长远的眼光和对历史的尊重。”他表示,良渚古城遗址的成功申遗与有效保护,不仅是对中华文明根脉的探寻,也为全球大型土遗址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作为遥感技术专家,马西尼特别强调了科技在守护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关键作用。“我们正进入一个由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的时代。遥感技术,结合AI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看见’和解读地下遗迹的分布,监测遗址的微小变化乃至预测潜在风险。”他在论坛上分享了该技术在大型考古复合体与历史建筑遗产调查保护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这正是中意两国可以深化合作的领域。

  “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意中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研发与应用上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我们可以共同开发更智能的监测系统,利用数据模型模拟遗址演化,让科技为文明传承注入新的活力。”马西尼对未来的技术协作充满期待。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古老的丝绸之路曾连接了东西方,促进了商品与思想的流动。今天,以“良渚论坛”和世界遗产为桥梁,这种对话在新的时代得以延续和深化。“这种对话告诉我们,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是多元的,没有单一的模式。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是构建一个更加和谐世界的关键。”

  马西尼表示,意大利和中国作为两个拥有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方面肩负着共同责任。“我们守护的不仅是自己国家的瑰宝,更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通过持续的交流互鉴,以及在科技等新兴领域的携手并进,我们能够共同奏响人类文明的华美交响曲,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良渚论坛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