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小新说丨面条厂里“搓飞机”?安全底线不容儿戏

字体:
—2025—
11/24
17:54:37
2025-11-24 17:54:37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李心怡 陈卓妤 通讯员 沈嘉忆

  一边做面条,一边造飞机,这您见过吗?山东一生产车间还真就这么干。近日,据央视财经报道,一批没型号合格证、没生产许可、没适航许可、没所有权备案的 “三无飞机”,正在市场上悄悄流通。

  记者以订货为由,找到了山东邹平魏桥镇的一家“飞机生产车间”。一进门没见着飞机,先看到了一大堆包装好的面条。卖家称,工厂主业是做面条,但生产面条的机床还能用来造飞机,就拉了几个人组了个工作室,卖面条的同时还接“定制飞机”的订单。而这些所谓的“飞机”机身脏污、螺丝生锈,试飞还得选在农田改造的路上,飞行员连飞行执照都没有。就连这家生产商自己也坦言,像他们这种小作坊压根拿不到民航部门的生产许可和合格证。

  短视频平台上,还有不少主播靠着“农民造飞机”的标签,分享自制飞机的过程或飞行画面,吸引网友点赞关注。今年9月,四川就有个男子驾驶 “三无飞机” 直播时坠亡,上千名观众目睹了这场惨剧。

  飞机可不是玩具,飞行更不是儿戏。每个零件的质量、每次起飞的资质,都直接关系到驾乘者的生命安全,也影响着公共空域的秩序。

  事情曝光后,山东邹平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全市排查。但想彻底治好“三无飞机”的乱象,核心还得靠监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要求:设计、生产、维修航空器必须取得相关证书,所有权必须登记。任何绕过监管的行为,都是对生命的漠视。

  真正的民间创新,从来都是守规矩、重安全的。只有划清法律红线、筑牢安全底线,让合法合规成为市场主流,新兴产业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小新说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边做面条,一边造飞机,这您见过吗?山东一生产车间还真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