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央媒看浙江 正文

瞭望丨浙江有礼

字体:
—2023—
03/24
19:14:20
2023-03-24 19:14:20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冯源 唐弢

  ◇全省要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实现100%。城乡居民走出家门,在15分钟的步行距离内,就可以到达公共文化场馆和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

  ◇“十四五”期间,浙江全域文明创建覆盖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覆盖率都争取达100%

  游客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小舟山乡的城市书房内看书赏景(2022年11月24日摄)徐昱摄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是一大重点。

  以文化惠民“赋美”百姓生活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在北宋词人柳永的笔下,1000多年前的杭州是一座“爱乐之城”。如今,每逢节假日,在杭州西湖湖滨、吴山脚下的清河坊步行街、运河边的运河广场……浙江音乐学院的文艺志愿者团队都会给市民带来器乐、舞蹈、声乐、戏剧等一系列高雅艺术的视听展演。

  把“音乐厅”“大剧院”搬到街头,给城市生活增添了浪漫的气息,这种做法在浙江被称作“文艺赋美工程”。

  2022年国庆前夕,上述工程在杭州先行启动,随后向全省推广。它以艺术院校、文化馆(站)、演艺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文艺志愿者为参与主体,选择城市社区、商业街坊、文博场馆、公园景区以及乡村等适宜空间开展常态化艺术展演活动,让文艺之美成为浙江人民精神共富的生动写照。

  目前,浙江共遴选设置演出点位192个,发动文艺志愿者2万余名,开展街头演出上千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要让文艺像星星之火那样遍布城市、融入乡村、美化全社会。

  根据《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省要推进“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覆盖率实现100%。城乡居民走出家门,在15分钟的步行距离内,就可以到达公共文化场馆和公益性公共文化空间。

  以这个生活圈为依托,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又推出了线上应用“品质文化惠享”。应用整合了16个部门和省市县乡村5个层级的文化资源,联动起全省近7万个公共文化设施、8000多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以及2.3万名从业人员、2.7万名文化生产者和217万名文旅志愿者。

  “共同富裕和现代化的社会,必须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一个既拥有高水平物质生活条件,也拥有高品质文化生活条件的社会。”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教授表示,全体人民不分城乡、区域、群体,都公平享有参与文化活动、从事文化创造的权利,同时共享文化改革发展的成果,方是精神上、文化上的“普遍富”“共同富”“全民富”。

  以弘扬传统生发创新动力

  从宋代窗棂上获取灵感的青瓷杯、青瓷马拉松奖牌、青瓷U盘、青瓷音乐盒……在“新生代”瓷艺师叶芳的手下,千年窑火不断的龙泉青瓷打开了无限的创意空间。“现在龙泉的青年从业者更注重多维度思考,希望创作出能更好表达作者认知的作品。”叶芳说。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非遗项目,古老的技艺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实现有效传承?近年来,当地加快了数字化改革的步伐,努力培养年轻力量,搭建青瓷展陈线上平台,建设青瓷非遗资源库,完善青瓷产品评价标准体系。

  在越剧诞生地嵊州市,一座占地3.68平方公里的越剧小镇今年春节推出了越剧表演、越剧沉浸式体验、木雕、微雕、根雕、竹编、紫砂等一系列项目。以创建国家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抓手,嵊州持续擦亮越剧文化金名片,以越剧文化先行推动精神富有,不断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运河沿线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当务之急是要让它们传承好,发扬好。”杭州市拱墅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姜国祥介绍说,全区有区级以上非遗项目131个,不少项目的发展史都与运河密切相关。“我们现在希望能够营造出都市里的古韵生活,让古韵生活和时尚潮流同步发展。在拱宸桥边的运河广场北戏楼,设立了‘大运河城市非遗会客厅’。文化和旅游部挂牌的‘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杭州拱墅站’,让非遗传承人和市民有更多的接触,同时也让非遗专家有一个研讨聚会的沙龙。”

  在浙江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的系统工作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项重要课题。西湖、良渚遗址、大运河等世界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工艺和传统戏曲艺术……传统文化资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营造了丰厚的底蕴。

  目前,浙江文旅部门在完成首批1845项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的基础上,又推出“浙江文化标识”培育计划,已立项“浙江文化标识”培育项目100个。同时还启动了20个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和98个省级非遗工坊的创建工作,它们依托131个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以100多家企业为建设主体注重吸纳就业,促进就地就业增长。

  浙江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浙江省文史馆馆员陈野认为,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依赖于长期的文化积淀,浙江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进程中,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度的思想结晶正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内核。

  让“最美”从现象成为风景

  这几年,“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潘美儿感到了身边日益集聚的爱心暖流。在她工作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上柏住院部,志愿者们会定期来给麻风病人理发,学生们会抽空来陪他们聊天,爱心人士逢年过节会送来大批慰问品……

  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需要高水平推进全域文明创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近年来,浙江实施全域文明创建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覆盖,同时,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实施“最美浙江人”品牌提升行动,建立完善关爱礼遇机制。实施全民人文素养提升行动,建立常态化人文素养评估体系。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在浙江,经常举办的群众性主题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入耳入脑入心。绍兴市开通全国首家网上爱心博物馆,展示200余位最美爱心人士。丽水市的“好人一条街”使各类“最美人物”走上街头、点亮城市。金华市创新推出“好家风信用贷”,累计发放“好家风信用贷”157.66亿元,惠及全市13.75万户,将无形的信义转化为有形的价值资产,让“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2年,浙江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的人数,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全域文明创建推进度约85%。同年,浙江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省份。“十四五”期间,浙江全域文明创建覆盖率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覆盖率都争取达100%。

  从“最美现象”到“最美风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一个“浙江有礼”的省域品牌正在彰显。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彦说,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迈向共同富裕伟大征程的时代续写,它具有深沉的历史厚度、走在前列的创新力度和丰裕的人文温度。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文化;文明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