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对话浙江95后村支书 逆流的年轻人如何让乡村逆龄

字体:
—2023—
03/24
12:31:21
2023-03-24 12:31:21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田雨阳

  浙江在线3月24日讯(见习记者 田雨阳)近日,河南97年姑娘张桂芳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担任村支书的酸甜苦辣,引发了公众对95后扎根乡村的关注。浙江在线记者从浙江省委组织部了解到,在浙江有859名35岁以下的村支书,其中不乏95后的身影。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怎样做好村子的“带头人”?他们为什么选择“逆流”回到乡村?

  衢州市江山市新塘边镇勤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姜荣威

5bd1ed18687633c63326782b78fcbac.jpg

姜荣威和村民在村委会(蓝色衣服的为姜荣威) 受访者供图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哲学学勤俭。”上世纪70年代,勤俭村因毛主席的批示火遍全国。现在,“哲学+产品”的旅游培训产业成为了勤俭村发展的新引擎。此外,与企业合作光伏发电、打造美丽庭院、建设未来乡村……勤俭村的蓝图渐渐呈现,带来这些新气象的是一位95后姑娘——勤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姜荣威。

  “第一个月瘦了10斤”

  年轻书记“压力山大”

  1996年出生的姜荣威是勤俭村人,2020年2月底姜荣威回到老家正赶上新冠疫情,而村子所在的新塘边镇又与江西交界,防疫压力很大。“一边当志愿者帮助防疫,一边帮村干部处理工作,对村子工作有了基本了解。”当时,村里干部们年纪偏大,作为年轻人,姜荣威经常帮他们用电脑制作台账。她逐渐发现,家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农村是大有可为的。”抱着这样的信念,姜荣威参加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竞选。

  “现在是书记、主任一肩挑。书记由党员来选,村里49名党员都选了我;村委会主任是由村民选,我以大约97%的比例当选。”姜荣威对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票数。为什么大家这么信任她?姜荣威分享了一个电线杆的故事。在选举前,她每天走村入户了解各家情况。走访中,她得知有户人家一直想移走门口的电线杆,但牵扯部门太多,几年来一直没有移除。了解情况后,她去多个部门交涉并争取项目资金,最终解决了问题。“他们很开心,虽然对我来说是小事。”姜荣威觉得,或许正是凭借着这根被移走的电线杆,她的信誉在村民心里树了起来。

  2020年7月,姜荣威正式成为勤俭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竞选时的一腔热血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压力:农业项目建设、村民矛盾纠纷以及勤俭村380户1200多人的期待,让她感到“压力山大”。“刚开始第一个月就瘦了10斤,每天走路、吃饭都在想事情。”第一次挑起村里的担子,姜荣威发现情怀并不能抵消经验的匮乏,焦虑也不能让村子前行,得踏踏实实解决问题。

  “都不要吵了,听书记怎么讲。”

  95后姑娘成为村子主心骨

  “学会借力,把老百姓当作老师。”在推进工作时,姜荣威也学会了有“农村特色”的工作方式。2020年,在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时,姜荣威到村民家里讲解政策,但村民顾虑重重,工作难以推进。后来,姜荣威去请教老支书,“东边不亮西边亮。”老支书对她讲。“什么意思?”姜荣威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你做不通工作,就换个人换一种方式嘛。”这一下子点醒了姜荣威,于是她和这位村民的女儿沟通,由其代为解释政策,最终工作顺利完成。

  “不能村干部一头热,要发挥老百姓的作用。”这是姜荣威成为村支书后最大的感悟。担任村支书的前两年,由于没有摸到农村工作的门道,姜荣威“一头热”的情况不在少数,工作效率和村民配合程度不高。现在,她换了一种方式:项目推进前召开会议收集村民想法,把他们想做事列入项目清单当中。“这样大家就会有主人翁意识,村民的责任感也提高了。”这几年,姜荣威发现村民对村子里各项事务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了。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被认可了?姜荣威分享了两个印象深刻的瞬间。一个是村里召开户主大会时,大家认真听姜荣威发言的神态,“没有一个人在下面叽叽喳喳聊天,很专注听我说话。”还有一回,村里两户人家发生纠纷,已经到了要报警的程度。姜荣威赶到现场,两户人家就安静下来了,“‘书记来了都不要吵了,听书记怎么讲’,听到这句话就觉得他们很认可我。”姜荣威欣慰表示。

  丽水市青田县章村乡新民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王泽豪

abf680b1cc09fc5627f89267ddfa9b6.jpg

  王泽豪在农田里干活 受访者供图

  收好村民的林权证、申请采伐证、准备油茶种植……这几天,丽水市青田县章村乡新民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泽豪在筹办油茶基地。新民村有8个自然村,1200左右人口,从青田县到新民村,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的车程。

  “学习农村土办法”

  掌握农村工作的“秘诀”

  2018年暑期,23岁的王泽豪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章村乡政府见习。“当时也挺巧,我跟着在村里工作的大伯到乡里办事,正好看到乡里招见习生,我就报名了。”从此,王泽豪就在乡政府参与城建工作。

  “在老家待得惯。”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长大,王泽豪对农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见习一年后,王泽豪参加了县里组织的“双推双选”村支书比选,成为新民村村支书。“我们村里没人了?要外村人来管?”“这个年轻人到底行不行?”初来乍到者、年轻人、外村人这三重身份,让王泽豪在处理村务时感受到了阻碍。

  新民村多山,山上种着板栗、杨梅等经济树木,产权纠纷较多。“持有林权证的村民认为山和山上的东西都属于自己,但是很多树是早年间其他村民种植的,就发生了矛盾。”初次处理这类纠纷,王泽豪拿不准主意,便向老一辈人请教,“山和树的所属是分开的,谁种的树就是谁的。”老人们把村里一直以来的做法告诉王泽豪。明确村规并据此办事,这类纠纷逐渐减少。慢慢地,他发现了处理村务的“秘诀”:学习农村的土办法,“村里的事怎么处理,课本、法条里都不一定能找到答案,要有因地制宜的村规民约。”

  “真诚就是必杀技”

  书记变身推销员和送货员

  “村子都十几年没有什么变化了。”王泽豪刚到新民村的时候,村里老人经常这样说。于是,改善村居环境成为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建设村口公园、给黑漆漆的村道装上路灯、新增垃圾站、拆除村里的断壁残垣……新民村逐渐换了一副新面貌。在整治环境卫生的同时,一些低收入农户也找到了工作,“村里有保洁员和自来水管理员,像县里的公益性岗位,他们的工资由县里拨款。”王泽豪表示,这种方式让生活困难的村民有了保障。

  改善环境、处理纠纷之外,领着村民找到一条致富路是王泽豪一直想做的事情。以前,新民村主要经济作物是茄子,“茄子价格不稳定,经济收益不理想。所以就想给村民找一些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作物。”正好,2021年乡里科技特派员建议种植槟榔芋。在评估了种植的可行性和收益之后,王泽豪领着村民一起到福建去学习种植技术。“当时我跟村民讲,你们只管种,销售由我们负责。”于是,村干部们变身销售员和送货员,跑到县里市里的酒店、饭店、食堂,推销新民村的芋头,谈好合作后自己开车去送货。

  那一年,新民村芋头产量达5万多斤。“有20多万元的经营性收入,参与槟榔芋种植的农户都拿到了分红,最多有14000多元。”王泽豪表示,现在每亩约有一万元的收益,芋头田有了“万元田”之称。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到村子的发展,村民也从心底认可了这个年轻书记。“别村的人叫他们书记都是叫名字,我们村的人都是一口一个小王书记、小王,觉得很亲切。”得到村民信任的王泽豪很有成就感。“真诚就是必杀技。要用真心去对待每一位村民,多跟他们接触,深入农村、更要融入农村。”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乡村;浙江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