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16日,本报记者王慰平(左)和金松(右)接复明的李舒宁(中)出院回家
我和同事金松第一次见到李舒宁时,他是富阳浙江省盲童学校一个14岁的孩子,双目失明,虽然渴望重见光明,但家庭无力承担复明手术费用。那是1991年。
1991年,中国刚经历了一场巨大创痛,而南巡讲话还要再等一年。那时,国家还普遍贫穷,普通人都是几十元的工资。第一个为盲童捐款的浙江省地震局干部胡益兴,捐出的50元,可是一个月工资啊!
一个民族追求光明前程的滚滚洪流,和一名14岁少年走向复明生活的涓涓细流,交织在一起叙述的春天故事,经过25年,温暖依旧,留在我的个人记忆里。
昨天下午,我和李舒宁通了电话,又互加了微信,他说妈妈保存着钱江晚报所有有关他的报道,晚饭后送到我家里来。昨晚,我在灯下细细翻看李舒宁妈妈细心保存、发黄带点霉味的旧报纸,往日时光一幕幕重现——
《万千读者爱心化作光明,一位盲童今晨告别黑暗;手术后的李舒宁一把攥住妈妈的手,妈妈,我看见你了!》,这是我和金松1991年4月6日发表在钱江晚报头版头条的报道。1991年,是《钱江晚报》创刊的第5年,意气风发,昂扬向上,虽说只有四个版,但影响力巨大——因为我们的报道,读者的捐款一笔笔而来;经晚报牵线,手术由眼科专家姚克主刀。
昨晚聊起25年前复明手术那天的情景,舒宁妈妈说:"你到得比我还早,那天下雨,你把雨伞放在舒宁床下,我看雨水流了一地,知道你早来了。后来你进了手术室,我等在门外,手术一结束,你出来跟我说,眼球墨黑墨黑的,肯定能复明。”舒宁说:"手术时,因为是半麻,你和姚克医生讲话我都听得见。”姚克当年是刚留学回来的博士,我唯一一次进手术室观看手术,就看到好医生精湛的技术。
在舒宁妈妈带来的旧报纸里,意外看到了自己的一篇旧文《又见小盲童》,手术室的情景,在这篇小文里有记叙:"······当要放入人工晶体,却因为李舒宁眼压过大,难以植入。手术一时变得异常艰难,姚克博士头上的汗珠滚滚落下,人工晶体一次次放入,一次次被眼球内的压力挤出。7年前,李舒宁双目失明后,左眼先做了手术,结果手术失败,右眼手术再不成功,此生再无复明希望。感谢姚克,仁心妙手,坚持不放弃,让美好人生,重新回到这孩子身上。”
《我要把七彩世界看个够!李舒宁复明昨日出院一路欢笑一路情》,这是1991年4月17日钱江晚报头版头条。我和金松送李舒宁出院回家,一路上,他看什么都新鲜。西湖边打太极拳的,他说怎么移来移去的?路过少年宫,他说里面有个好心的大伯总是照顾他,很想去看看他长什么样。失明时变得十分遥远的世界,一下来到眼前,他怎么都看不够。回到家里,李舒宁在红旗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张老师闻讯前来,在送给他的笔记本上写道:"人间自有真情在,难忘昨日为明日。”
往事历历,25年,李舒宁没有忘记,读者没有忘记,钱江晚报也不会忘记。
李舒宁复明后,开始学习古筝,19岁时考入浙江大学成教学院艺术系古筝专业。现在,李舒宁头衔一大串:中国器乐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古筝协会会员,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杭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杭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外聘古筝教师。知恩图报,爱心传承,回馈社会,李舒宁2007年办起了"爱心筝社”,免费教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学习古筝。
还记得第一次采访李舒宁时,他说,最大的愿望是长大了当个盲人按摩师,养活自己,养活妈妈。如今,聚光灯下,国际国内舞台,西装革履,十指翻飞,琴声悠扬激越。出访多国,三次到台湾交流演出。这些年来,他累计教过的学生已有五六百名,学生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40岁,有20多名学生获国家级金奖、特等奖。
2013年的冬至日,李舒宁和他的学生们在浙江省群艺馆举办了一场特别的感恩音乐会,从盲童到桃李满园的古筝演奏家,20多年前的善举结出善果。当天我在微信里也留了感想:"今天下午,我和金松去参加了李舒宁师生音乐会,他是我们22年前在省盲童学校的采访对象,当时他双目失明,幸运的是,李舒宁在钱江晚报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得以重见天日。22年后,他已成为优秀的古筝老师,桃李满园。坐在台下,聆听一首首优美的古筝曲,心中升起无限感慨。谁会想到,22年前,那个怯怯的、悲凉的盲童,岁月造化出了眼前台上的一幕。这是一个美好的下午!”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