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月红)1916年,一个名叫沈德鸿的桐乡年轻人走进上海商务印书馆,成为一名普通英文阅卷员。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这位已经以笔名“茅盾”闻名于世的作家这样说:“我如果不是到上海来,如果不是到商务印书馆来工作的话,可能就没有自己文学上这样的成就。”
“创造生活”,是这位浙江文人的毕生创作写照。12月初,为纪念茅盾诞辰120周年,由中国茅盾研究会、商务印书馆联合主办的“茅盾·商务印书馆·中国现代文化转型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浙江学者钟桂松新作《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同步出版面市,459页研究成果讲述了在这十年间,这个20岁的浙江年轻人从一位进步青年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从一位童话作者成长为一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
前不久,习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这样说:“文艺作品不仅是一面镜子——反映生活,而须是一把斧头——创造生活。”本书的出版,则为茅盾走上“创造生活”文学道路的动力和起源进行了严谨详实的探究,填补了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如果没有茅盾与《小说月报》,中国新文学运动的进程将延缓”
“没有商务印书馆这个平台,就没有革命家沈雁冰,也没有文学巨匠茅盾,更没有他为中国革命和人类文化做出的重大贡献。”序言开篇,钟桂松这样定义茅盾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十年经历。
钟桂松,作为茅盾的同乡,曾任中国茅盾研究会副会长。几十年来,他长期埋首于以茅盾为主的现代文学研究,新版《茅盾全集》(42卷)的主编,《起步的十年——茅盾在商务印书馆》是他研究茅盾的第17本著作。
1916年8月,时年20岁的沈徳鸿通过其表叔卢鉴泉的引荐,拿着商务印书馆北京分馆经理孙伯恒先生的介绍信,到商务印书馆请见张元济。他向门房这样自报姓名,“‘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翩若惊鸿的鸿。” 百年前的这个有趣细节,映射了这位年轻人的志趣和抱负。
在商务印书馆,沈德鸿先在函授学社当英文阅卷员。不久,其才华得到馆内高层的认可。1920年11月初开始,茅盾接任《小说月报》主编。在了解《小说月报》存稿情况以后,他提出三条“上任条件”——一是杂志现存稿子全不能用;二是原来的四号字印刷全部改用五号字;三是馆方应给予全权办事的权力,不能干涉杂志主编的编辑方针。
这是一个新文化战士的基本立场:旧稿一篇不用,意味着与旧文学的决裂;字号改小,增加了发稿量,吸引年轻读者,扩大了新文学阵地;第三条则为实施杂志全面革新的关键,让新文学家不受干预地在这个阵地上发表作品。
至此,茅盾迅速擎起新文学的大旗。从1921年到1922年,茅盾共编了二卷二十四期《小说月报》以及“俄国文学研究”等号外;同时,“五四”以来的老一代著名作家,像鲁迅、叶圣陶、冰心、王统照、郑振铎、胡愈之、俞平伯、徐志摩、朱自清、许地山等,都与《小说月报》有过密切的关系。革新后的《小说月报》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主要阵地之一,而茅盾本人也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中坚力量。
“如果茅盾没有进入商务印书馆,如果没有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进程肯定会延缓。”钟桂松认为。在论坛上,中国茅盾研究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杨扬也秉持了这样的观点,“就茅盾的事业来说,在商务印书馆期间,他跟文学研究会建立了联系,跟当时北京的鲁迅、周作人建立联系,从而开始从文学上进入主流。”
“他是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作品里有生活,有人生,有时代洪流”
研究茅盾,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是他的职业编辑与政治活动家身份并重,这是他在文学生涯中践行“创造生活”不可忽视的关键。文学的社会担当、作家艺术家的政治参与,在茅盾和其作品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
早在1920年1月25日,茅盾就发表了《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提出“为人生”的文艺思想,他说:“我以为新文学就是进化的文学,进化的文学有三件要素:一是普遍的性质;二是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三是为平民的非为一般特殊阶级的人的。唯其是要有普遍性的,所以我们要用语体来做;唯其是注重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所以我们要注重思想,不重格式;唯其是为平民的,所以要有人道主义的精神,光明活泼的气象。”
在茅盾看来,“为人生”必然是投入时代洪流中去,去合作,去创造。“这十年里,他从翻译起步,从翻译国外文艺作品、国外的文论、政论里面,他逐步认识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认识了共产主义,最终成为信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钟桂松认为,这也可以解释在现代文学作家里,茅盾是建党前就较早加入共产主义小组的原因。
1919年底,茅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在《共产党》等报刊上翻译发表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作品。同样,这些翻译活动,给茅盾思想予深刻影响,他曾说,“通过这些翻译活动,我算是初步懂得了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党的党纲和内部组织是怎样的”。他还根据自己掌握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和理论,在《自治运动与社会革命》一文中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的前途只有无产阶级革命。
1927年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茅盾重新回到文学世界。他用四周时间完成了小说《幻灭》,刊发在当年9月出版的《小说月报》上,作者署名为茅盾。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笔名的第一次呈现,意味着沈雁冰从文学评论家、职业政治活动家的身份角色,转变为从事文学创作为主的现代作家。
1933年1月,长篇小说《子夜》出版,瞿秋白高度评价誉其为“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在小说手稿上,上面写着题目为“夕阳”,并横排写下“In Twilight”以及四行英文表述的故事定位。“《子夜》原名叫夕阳,手稿是夕阳,出版的时候改成子夜。‘夕阳’只意味着旧中国日薄西山,象征着被世界列强吞噬的状貌;而‘子夜’是深夜11时至次晨1时之间,既是最黑暗的时候,又是黎明的前奏。黑暗到来了,光明就不远了。”钟桂松认为。
在茅盾看来,政治对文学创作而言,不是一种外在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构成了一个时代文学的基本面目。包括《子夜》《林家铺子》《蚀》三部曲等长篇小说,茅盾作品的史诗性特征,涵盖了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历史全貌,被誉为“中国社会革命的通史”。他倡导和实践的“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推动了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茅盾本人,也由此成为中国一代现实主义文学宗师。
这个从乌镇小镇走出来的有志青年,在商务印书馆接受了十年的文学起步熏陶,从树起现代文学的丰碑成长为共和国的文坛保姆,茅盾始终站在时代进步的前沿,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作家。2017年是新文学运动100周年,在这样的时间节点,茅盾研究再添浙学硕果,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回到新文学的初心上去,回到茅盾那一代先驱者的初心上去,推动浙江文化强省建设,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