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打开健康码查看自己的核酸“保质期”,各大旅游城市的机票开始回暖,餐馆的烟火气里传出人们热闹的谈笑声。在不同的城市里,第一批阳康的人正在重启生活。
在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耀之时,阳康之后的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疫情防控三年后,他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而当被按下暂停键的生活再度重启,他们对待以往稀松平凡的日常,又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小时新闻记者采访了来自不同地区的“阳康”者。有人终于得以和异地恋的女友相见,有人带家人去三亚拥抱蓝天大海,也有人继续自己的攀登计划,寻找向上的生活。
陈志诚 24岁 内蒙古人
和大半年没见的女友吃了一顿久违的火锅
从2020年开始,我已经三年没回过家了。去年毕业后,我就到苏州工作了,当时恰好苏州这边有适合的工程项目,加上我女朋友在上海这边读书,离苏州比较近,预想着可以一周见一次面。而且因为我从小在北方长大,对南方的城市也挺向往。但实际上工作之后,基本没怎么出去玩过,来苏州一年,很多园林的名字还叫不上。
我是12月初阳的。前一天社区刚通知我解除隔离,告诉我之后楼道里再有阳性病例,周围的邻居也不用居家隔离了。第二天上班,我感觉头晕、浑身难受,去前台测了一下果然中招了。我们部门不少同事都阳了。原本部门里有四十多个人,现在只剩一半。我居家一周,吃了之前牙疼时候配的布洛芬,因为喝白水没有味道,还整了个养生壶,泡了很多橙子进去。
12月初,迪士尼也恢复营业了,之前女朋友预定了两次门票,都因为疫情被退票。她和室友去了一趟迪士尼,结果回来第二天就发烧了。她给我发了在迪士尼拍的照片,穿着漂亮的小裙子,化着美美的妆。我才想起来,因为大半年没见面,我们每次都是视频通话,在家里穿着家居服、蓬头垢面的,连想要安慰的时候,都无法给到一个拥抱。
阳康之后的第一个周末,我买了从苏州到上海的动车票。下班后的车次只有七点半左右的一班,可能因为时间比较晚,每次那辆车的人都不多。我前后左右都是空座,但我还是把N95口罩戴得严严实实的。不用做落地检了,进地铁闸口不用查验核酸证明和绿码,等我一路顺畅地出站坐上地铁时,还有点不真实的恍惚感,比平时快了十几分钟。
阳康前不是吃泡面就是吃外卖
12月31日下午四点多,我们准备出门去吃个火锅,在阳康前,基本都是在单位吃的盒饭或在家点的外卖,已经很久没出去吃了。商圈里的人不多,三层楼的火锅店里,二层和三层还没开放,一层有一桌看上去和我们同龄的年轻人正在吃饭,一边在热烈地讨论毕业答辩。
阳康后,和大半年没见面的女友吃了一顿火锅。
我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和女友说起之后的出差计划,以及各地渐渐恢复正常运作的项目。她也说起今年秋招的都是线上面试,目前还没有心仪的岗位,打算春招去线下再看看。我第一次感觉,这样的时光也很珍贵。
音音 18岁 北京人
再也不用封校和隔离,时隔一年多拥抱大海和蓝天
我们一家人是在12月10号左右发现阳了,大概难受了四天,前两天发烧浑身酸疼,后两天嗓子疼,第六天就转阴了,味觉什么的也恢复了。我们一家人就打算在月底去气候温暖的三亚玩,看看久违的大海和天空。
三亚的蓝天碧海
2020年之前,我们家还会出国旅游。在去三亚前,已经有一年多没出去玩了。去的地方是不是低风险区?要不要隔离?万一有疫情了怎么办?没有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了。我是个很喜欢出去旅游的人,每次出去玩都能看到不同的风光,遇到有意思的人和事情,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但这一年基本都在封校中度过,有时候翻出以前出去玩拍的照片,挺怀念的。
我们定行程的时候,机票已经涨起来了。我在行李箱里准备了抗原和药品,还翻出了压箱底的泳衣和裙子。去的飞机上满舱都是咳嗽声,我全程都不敢摘口罩。我猜可能有不少乘客和我们一样是阳康之后出行的。大家都穿着鲜艳的衣裳,拎着大包小包的,期待着这次的旅途。
三亚这边不需要检查任何核酸,落地就可以去玩,去景区或者酒店只需要测量体温,很方便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阳光下的海洋,特别像一块水晶。三亚的海真的好蓝好干净,之前我也去烟台北戴河那边看海,都没有三亚的好看,不知道是因为太久没看到海了还是什么原因。而且当地的天气也很舒服,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我妈妈说要给我拍照的时候,我呆了几秒才想起来要摆什么样的姿势,可能在漫长的封校生活里已经忘记之前记录生活的习惯了。
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
这几天,我们逛了三亚的夜市,夜市上的衣服又好看又便宜,当地的老板也很热情,可能他们也很久没有碰到过这么多游客了,鼓励我可以选自己喜欢的试穿。我不厌其烦地和老板砍价、说好话,他被我磨得也笑着点了点头。
我喜欢旅游的一个原因,就是能和不同地方的陌生人相遇,而现在,我又能感受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了。
老许 36岁 杭州人
曾因疫情经历创业寒冬,新年选择继续向上攀登
2022年四五月,上海疫情波及到在杭州创业的我。那一阵非常难熬,是我创业三年来第4个亏损的月份。我们公司主要依靠客户商单,那阵子,客户退了十几单,原定的一些在上海的发布会也不开了,公司陷入寒冬,恐慌的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很多人担心,公司是不是没有活路了,账上的钱还够“烧”多久,管理层也建议我裁员,断尾求生。
恰逢那时,我公司所在的拱墅区也经历了一波疫情。我们连夜带着办公设备搬了“家”。赶上一个项目打标,一部分小伙伴开始了“游击”式办公,甚至在临时办公场地熬夜打地铺。为了生存下去,我们不得不接一些过去以为的“脏活累活”,客户不找我们,我们就去找客户,给他们打杂都可以。经过一番艰苦卓绝的努力,我们成功中标,这给公司上上下下注入了一阵“强心剂”。熬过“寒冬”,进入七八月,我们明显感觉到,经济重新活跃起来,从9月份开始,公司接连创造新的营收高峰。
2022年11月,世界杯期间,我们公司一行人赴卡塔尔录制节目,寻找机会,在那里,我们邂逅了很多浙江人,他们敢想敢拼,这种精神也激励了我们。虽然我们不出所料地“阳”了,大家相约,不要告诉国内的家人,免得他们担心。好在我们的体质还行,熬过几天,依然照常“搬砖”。
老许在四姑娘山进行登山训练
这个新年,我选择到四川的四姑娘山进行登山训练。这两天,我在冰天雪地里,练习冰坡行走,顶绳攀登等。登山,是我这几年创业时培养的新爱好。我觉得登山和创业很像,山有顶峰,创业也有,虽然不一定是“一个亿”的小目标,也关乎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成就感;山有高峰有低谷,创业者也有激情有内耗;登山关乎个人体能意志,方式方法,团队协作,创业当然也一样。这个过程也带给我很多反思,今年七八月,我在攀登海拔7500米的慕士塔格峰时,经历了严重的高反和肺水肿,我才发现,创业的这三年,我的身体彻底坏了,我每天平均工作14-16小时,早已严重透支了身体。出来混迟早要还的,我的身体需要更科学地运转,我的团队也一样,这都是登山带给我的启示。我不会停止继续攀登。
四姑娘山
这几年,疫情大环境之下,谁都很难。也庆幸,我的付出有了回报。2022年,我的办公室扩大到两层。想到创业之初,我们挤在一个共享空间,公司用的电脑,还是我一台一台从城中村的二手市场里搬回来的。不管什么时候,我依然相信一句话,“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进。”事实上,这些天我也发现,城市的烟火气在回来。我们已经陆续见了四五拨外地来的客户,办公楼下的停车场,又要重新开始找车位了。我相信,当经历这一轮的阵痛之后,我们会回归从前的生活,欣欣向荣,生机满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