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9日讯(记者 李攀)民生无小事,事事关民心。近日,记者从省政府督查室获悉,通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2022年浙江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工作已全面完成。据了解,截至去年12月底,2022年省政府民生实事完成率达130.39%,群众总体满意度达99.47%。
去年,我省对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的52项建设任务,梳理形成“浙有善育”等10方面、38项有“浙江味”的民生实事,并首次以政府工作报告之外的清单形式,单独列出“十方面民生实事落地落细清单”,将2万多个项目点位进行公布,让民生实事的实施变得更加清晰。
记者细细翻阅2022年省政府十方面民生实事“年终成绩单”,发现不仅既定项目已全部完成,超指标任务完成的民生项目更是比比皆是——“浙里优学”中,目标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8万个,实际新增超15万个,完成率达194.6%;“浙派工匠”中,目标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实际新增41.25万人,完成率206.3%;“浙里长寿”中,目标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6000人,实际新增7697人,完成率128.3%……
为民办实事项目是强化民生保障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对广大群众的庄严承诺,既要保量更要保质。如何高质量推进民生实事,让政府做的事成为百姓满意的事?我省通过强化数字赋能,构建起全省民生实事数字化应用体系,迭代升级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
省政府督查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万多个民生实事项目点位的业务、资金、空间、进度、责任主体等400余万条数据信息,均被集成至“身边民生实事”数字应用进行集中呈现,形成了民生实事项目立体画像,该应用还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民生实事的数据贯通和集成。“依托这个数字化应用,不仅可以实现民生实事任务一目了然、建设进度一屏总览,一旦项目建设进度、质量、满意度等出现问题,系统还将自动发出预警信号,有力促进了民生实事高质高效落地。”该负责人说。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去年初,我省在浙里办、微信端上线“身边民生实事”小程序,自动定位展示周边民生实事项目,让群众及时了解项目进展,并通过像网购一样的“好差评”形式,进行监督和提出建议,人民群众参与度、获得感显著提升。目前,群众参与民生实事项目“好差评”点击量达257余万人次,参与评价人次达136余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