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县域产业,如何再显身手

——新一轮复苏起点,县域抢先机系列调查之一

字体:
—2023—
01/30
07:48:04
2023-01-30 07:48:0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沈晶晶 肖淙文 金春华 翁云骞 何贤君 汪子芳 通讯员 俞临新 邵滢 朱敏 蔡玲珑
编者按:今年的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县城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完善交通、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优化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努力打造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示范省”。近年来,浙江县域发展遇到了怎样的挑战?在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及路径之下,又将如何发力?春节前后,记者走访慈溪、义乌、新昌等10余个县市,看产业、看消费、看公共服务,带来“县域抢先机”系列调查报道,敬请关注。

地处新昌的新和成国家技术中心。新昌县委宣传部供图

  拼经济的时候到了!

  节后首个工作日,慈溪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29个项目、总投资82亿元;义乌国际商贸城里,商户们早早来到店铺打扫理货、摆上新品,准备迎接正月十二开市;海宁钱塘江畔,正泰太阳能科技、恒逸新材料等项目,春节不停工,冲刺“开门红”……新春伊始,县域抢时间、拼经济的干劲,已经喷薄而出。

  从慈溪、义乌,到海宁、乐清,一个个浙江县域,自带“明星光环”。从“浙江承包了欧洲人的冬天”“世界杯冠军,义乌人可能知道了”等网络热搜中,便可一窥其经济实力和产业魅力。

  得益于改革开放支持、浓厚经商传统等,服装、家电、五金机械等商品,与轻纺城、皮革城、小商品城等市场,在县域发展崛起,连成耀眼的经济板块,一度成为支撑浙江发展的“中流砥柱”。

  眼下,经受住三年疫情和种种外部不确定,中国经济将迎来阶段性复苏,一向敢为人先的浙江县域如何抓先机、促发展?更进一步,今后五年是浙江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在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中面临激烈竞争、又遭遇转型不快、结构不优等发展“天花板”的县域产业,如何重塑优势、再显身手?

  春节前后,记者分赴全省各地,走访调研10余个县市,其中有慈溪、义乌等头部强县,有新昌、安吉这样努力“破圈”的中位县,也有平阳、遂昌等奋起直追的山区县,看县域产业如何再“创业”。

  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章建辉 摄

  市场就是生命线

  新春开工,慈溪家电产业带直播中心(优品馆)立刻“闹猛”起来。展厅不大,却琳琅满目,放着咖啡机、洗涤机、电蒸锅等来自300多家企业的上千种产品,短短两天已接待了6批采购商前来选品。

  “有老客户,有新面孔,市场正在回暖。”一见面,中心负责人余雪辉不由感慨小家电产业“峰回路转”——2022年,欧洲爆发能源危机,取暖类小家电销售火爆,但进入10月,海外消费疲软,订单收缩,不少工厂甚至“无单可做”。

  抢时间就是抓先机!疫情防控政策一调整,慈溪便成立支持企业“走出去”专班,结合产业需求,发布境内外重点展会目录,确定94个重点境内外展会。同时提高证件办理便利度,给予出境综合费用补助,仅12月当月,就申报企业54家次总计121人。

  余雪辉说,当前,慈溪家电企业对外贸出口新模式、新业务兴趣浓厚,中心也将通过新春选品会等形式,帮助更多企业对接海内外客商。

  浙江是外贸大省,县域产业外向型特征明显。记者走访的10余个县市中,从慈溪小家电,到义乌小商品,再到新昌轴承,外贸销售占比大半。春节前夕,省委主要负责人在杭州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要求,紧紧抓住市场这一生命线,主动出击抓订单,千方百计拓市场,留住青山赢得未来。

  “没有客户和订单,等于把市场白白让给竞争对手。”义乌商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除了组团出海、参展抢单,义乌还注重用好资源、招引外商回归。去年12月中旬,义乌商城集团就推出八条“政策礼包”,涵盖酒店房券、仓储打折优惠、增加商位融资额度等,诚邀全球外籍采购商到市场采购洽谈。

  来自义乌市出入境管理数据显示,目前,当地常驻外商已超8000人。

  向外步履不停,向内寻找机遇。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必须在扩内需上下更大力气。“由于欧美国家‘超前消费’、补贴减少等因素,小家电等消费品出口动能走弱。”华裕电器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去年9月他们前往德国,用一个月时间走访客户,发现不少企业库存积压、需要时间消化,“为今之计,要么开发新产品、迎合新需求,要么开拓新市场、发掘新蓝海。”

  目光向南,平阳已在行动。宠物用品产业集聚的水头镇,源飞宠物研发及营销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已经开始忙碌。这是他们上市后的首个产能提升募投项目,投用后预计实现年产宠物食品6000吨、宠物牵引带2500万条。

  “新冠感染高峰期,很多人在网上感慨‘小猫就是我的布洛芬’,宠物市场大有可为。”平阳县经信局局长钟方转说,这些年,县里致力打造“宠物小镇”,推动传统制革产业向宠物用品产业转型,2021年底有相关企业82家,包括佩蒂股份、源飞宠物两家上市公司,但总体仍是“墙内开花墙外香”,企业多为国外品牌代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率不高。

  眼下,瞄准火热的国内市场,平阳抢抓发展机遇,加紧引导企业增设生产线,通过打造宠物公园、宠物直播基地等强化品牌培育,培育壮大宠物食品用品批发交易产业和宠物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我们新开发的猫条、罐头等产品,借助电商、直播、社群运营等渠道,将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佩蒂股份行政部经理陈海彬说,2022年温州工厂内销金额已经有7200万元。

  像齿轮一样,市场能量向制造端传导。慈溪周巷镇,月立集团生产车间火热运转,刚刚“出炉”的美发、个护产品,紧锣密鼓打包、装车,等待发往国外市场。“一个月来,俄罗斯、美国等地客商都来考察过。我们面向国内市场推出的T型高转速吹风机、感应式剃须刀等产品大受青睐。”月立集团营销总监厉力众说,浙江制造已有足够实力引领国际潮流。

  市场和需求就在那里,谁能提升产品响应速度,谁就能赢得机遇,这是浙江县域产业数十年发展得出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共识。从这一意义上看,县域抢先机,抢的不仅是市场复苏“黄金期”,更是新一轮产业布局“窗口期”。

  春节期间,金华史上制造业单体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欣旺达(义乌)现场,900余人长假7天忙施工。中国义乌网记者 龚书弘 摄

  升级仍是硬道理

  慈溪人不会忘记“教训”。

  2020年疫情暴发后,生产和销售受阻,小家电、汽车配件等传统制造企业涌现转型热情。但欧美国家通过财政货币化直接向全社会发钱,带来消费热潮,一些企业的海外订单应接不暇,转型计划搁置,直到2022年消费遇冷、危机乍现。“还是老问题,相比佛山等地,我们的小家电产业配套全,但缺龙头企业,缺智能芯片、工业设计等关键环节。”慈溪市经信局技术改造与进步科科长胡泽说。

  调研中,省发规院专家认为,从专业市场起家的浙江县域产业,创业主体是千千万万的农民,起点不是特别高,大量从事的是日用消费品行业,虽然活力澎湃,但发展的系统性、扎实程度不足,放到全球竞争背景下考量,产业基础、科技层次还不够高。

  如何突围?调研中,各地干部、企业一致认为:“升级仍是硬道理。”

  这两天,华裕电器生产线上,陆续到岗的工人正在调试新设备、试制新产品。这家以熨烫类电器生产起家的企业,投入2000余万元,增设了清洁类电器产线。“一台洗地机卖200美金左右,利润最少20%,而原先一个电熨斗卖五六美金,利润不足10%。”李锡说,这将是他们提升产品附加值、迈向产业链中高端的新起点。

  整个慈溪,密集发布小家电数字化改造方案、全球小家电创新中心建设方案等,为产业升级带来“开门红”。胡泽举例说,仅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一项,市财政每年安排超过5000万元,眼下传统企业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热情高涨,将有效推动“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迈进。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聚焦今后五年工作,明确实施十大工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位列第二,重视程度由此可见。

  “块状经济”与“产业集群”,有何区别?从最早提出相关概念的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的阐述中,或可找到解答:一个有生命力的集群,必须有龙头企业,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大中小微企业集聚,有原料和能源供应、研发设计和营销等基地支持,形成纵向分工明晰、横向紧密协作的结构。

  “集群化发展方面,新昌轴承产业有发言权。”浙江品诺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继阳告诉记者,全球滚动轴承行业领军企业斯凯孚于2019年落地新昌,3年来它与五洲新春等本地企业携手,建立行业协会、完善供应链体系,帮助中小企业改进工艺、改善生产环境和管理水平,“原先我们只做一个系列的轴承产品,如今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领域多面开花,研发能力、制造水平都有一定竞争力。”

  这一行动,助力企业穿越“寒冬”。据悉,2022年,品诺销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整个轴承产业,同样突飞猛进,规模在新昌五大传统产业中占比从末位跃至第二。

  趁热打铁,新昌县已制定规划,以三花智控、新和成等龙头企业为牵引,用好“小县大科技”优势,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做优做强节能与制冷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

  浙中腹地,小商品起家的义乌,也将目光投向纺织服装、印刷包装、工艺品、化妆品等十大传统产业,计划未来3年拿出3600亩地,打造十大智造产业园。“产业园部分厂区已完成地下室一层施工,正月初八启动部分施工,正月十二全面复工。”义乌市大陈镇常务副镇长王鑫告诉记者,作为全国最大的单品衬衫生产基地,大陈有衬衫企业175家,年产值40多亿元,新园区建成后,除了招引重点企业,还将集中打造工业设计、电商、仓储等配套模块,形成“工贸联动”的集群新生态。

  调研中,记者也听到一些疑虑,有干部和企业反馈,两化融合、机器换人、数字化改革,传统产业升级年年提、年年搞,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不如全力发展新兴产业。

  对此,专家表示,新兴产业里有传统环节,传统产业也能用高端方式发展,发展空间很广阔。促销费背景下,小商品、小家电、纺织服装等产品对应大量居民需求,推动县域传统产业高质量、集群化发展,对整体经济合理、健康运行有重要价值。当然,蜕变不是一刹那的拐点,需要一个过程,明确方向、持之以恒,方能凤凰涅槃。

  春节期间,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智能生产线上,一派繁忙景象。企业多措并举、开足马力赶订单,冲刺新年“开门红”。拍友 陈洋波 王松能 摄

  新赛道上占身位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不是替代和被替代的关系。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县域想大显身手,自然也应“两条腿走路”。

  开春即开跑,义乌苏溪镇郊,现代化厂房林立,传来隆隆机器声。出产的,不是出名的小商品,而是光伏光电产品。“我们的出口额已经突破90亿元!”天合光能(义乌)科技有限公司设备设施部经理葛小刚身后,长达百余米的生产线正有序分选、划片、焊接光伏电池组件。

  作为产业结构变革的亲历者,葛小刚告诉记者,近年来义乌瞄准光伏新赛道,大手笔招引天合、爱旭、晶澳等领军企业,随后“滚雪球”般吸引一批原材料、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条较完备的产业链。据统计,2022年义乌规上工业产值1639.3亿元,强势跻身浙江“工业强县”之列,其中光伏产业产值872亿,贡献突出。

  一路走访一路调研,记者发现浙江县域耳熟能详的“块状经济”之中,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产业集群,正悄然兴起。

  “发展进入新阶段,一些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影响的产业新赛道已经浮现,若不能在这些赛道上占据身位,县域不仅会失去新经济增长点,还将丧失城市功能迭代、人口结构变革等种种机遇。”新昌县经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憨君说,观察义乌等地路径,不难看出集群化、规模化发展思路,不难发现重大项目“牵一发动全身”作用,但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速、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新昌这样的中位县,既受强县和中心城市“挤压”,又缺少山区县政策支持优势,很难脱颖而出。

  如何破题?调研中,赵憨君向记者展示了一张图,“东部和西部是老工业园,有三花、新和成、斯凯孚等龙头企业‘坐阵’,北部是正举全县之力新打造的大明市板块,未来5年我们将通过腾笼换鸟,每年整理盘活500亩以上工业用地,招引高端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汽车零部件等三大重点产业项目。这些板块之间,我们布局了多个高能级科创中心、孵化平台。”

  显然,这是一份空间重整规划,目标直指产业变革、经济提质。就在春节前夕,念初机械高端装备、固安力智能制造等项目,已在大明市开工。

  “相比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当前火爆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在乎用电、用地、用工等成本,高精尖的集成电路、互联网等行业看重生态环境,这是县域攀高机遇。”遂昌县经济商务局总工程师毛巧明认为,近年来山区县交通条件改善、同城效应显现,相信通过资源优势整合、县域承载力提升,会有更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创业创新企业、硬科技公司落地,开启崭新时代。

  珠玉在前——遂昌瞄准数字经济赛道,谋划打造的“天工之城”,已吸引阿里云创新中心、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入驻,仅2022年新引进数字经济企业70家;龙游通过多年培育,禾川科技、威仕喜等一批“小巨人”企业崛起,去年该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26县前列。

  当然,对“新能源”“新材料”等名词频频出现在县域产业规划中,也有人担忧产能过剩、投资效率降低。就这一问题,省发规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认为,颗粒度较粗情况下,大部分产业都是同质的,必须从更精准、更细分的角度去看,“像汽车产业链这么长,一个县若能专注一两个环节、建构一两个集群,就能成为链条上有机的、不可替代的部分,获得未来竞争优势。”

  龙游禾川科技公司生产线。龙游传媒集团供图

  厚植优势,深融都市区

  秦诗立

  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明确要把浙江经济发展加快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要求通过全面、系统、立体的数字化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动力机理优化与能级升级,通过“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数字经济系统加快建成来提升浙江实体经济品质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国内大市场建设的深度参与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主动创建来积极扩大有效需求空间和在价值链上攀登。

  当前,考虑到和全国一样,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是浙江发展急需解决的主要矛盾,县域经济活力和质量提升仍是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需要放到突出位置。在此过程中,我们既要看到县域经济本就是全省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基石,浙江百强县数量曾长期居全国前列,也应看到浙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都市区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诸多县城和中心镇与杭州、宁波、温州、金义等核心都市区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共享等方面,已日益加强密切合作,这些基础为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活力创造了条件。

  但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活力,我们仍需加大思想解放,包括但不限于四个方面:融入都市区发展是县域经济活力提升的主要“桥”与“船”,全省各县市需积极主动在融入浙江四大都市区中更好分享和承接其产业、科技、人才、信息、数据等的外溢效应;四大都市区自身能级不断提高,其外溢效应的能量和半径正不断扩大,特别是杭州都市圈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全国都市圈的示范标杆;全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建设和数字化改革、省域现代化建设和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等深入推进,县域经济深度融入都市区、加快借力借势发展的环境和条件正不断成熟;省域“123”小时经济圈的加快建构,特别是杭台、杭温、杭衢、金温等铁路的陆续建成或加快建设,可融入都市区1小时经济圈的县市正加快增多,县域经济活力提升的“硬核”支持不断增强。

  县域发展升级,如何在融入都市区建设之时减少虹吸效应?我们需要意识到,融入过程本质上是在更大范围、更高层级上推进优质资源要素的更合理、更科学配置。为此,各县市应积极克服短缺阵痛,主动找准新方位、加快发现比较优势、有效建构竞争优势、深入推进优势互补、形成高水平竞合新格局,方是应取之道、共赢之策。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浙江;县域经济责任编辑:杨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