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孔子学院,外籍学员正在上汉语课3。拍友 季宇航摄
坐着城际列车回家,在文化馆听听昆曲,走滨水绿道锻炼身体……防疫政策优化后的首个春节,遂昌人林芳在老家度过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农历年,也收获了一个新认知:小县生活,质量挺高!
这,来源于浙江持续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努力。特别是2022年7月,我省发布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以来,各地纷纷探索建立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县域公共服务的数量与质量、硬件与软件、理念与实践,不断优化升级。
优质的公共服务也源源不断给县域注入新活力:偏远小城的公共设施成了“打卡点”,吸引人“逆向奔赴”;曾经“千人一面”的公共服务供给,如今可以“千人千面”,让新老居民安心住下;公共服务从“配角”变为城市的核心功能,成为融合城、人、产、自然、人文等元素的“关键枢纽”……
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优化县城“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供给”。行走浙江县域,我们看到公共服务正在上演超级“遍、便、变”。
浙大四院开辟的浙中首条5G医疗无人机运输航线,无人机往返于总院和医共体院区之间。图片由浙大四院提供
硬件之“遍”
面向民生需求补齐短板迭代升级
新春回县,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便捷。
早年记者前往新昌、遂昌、平阳等山区县采访,得坐大巴车走盘山路,如今,它们陆续通了高速甚至高铁。继2020年底实现陆域“县县通高速”之后,浙江的交通网络仍在不断织密,规划于2025年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左右交通圈”。
“交通改变了县城面貌。”杭台高铁开通后,新昌人小石“逆向”选择,从宁波回老家创业。如今,站在高铁嵊州新昌站前,他如数家珍般告诉记者,南边厂房林立,集聚万丰奥特等新昌高端制造企业,北侧有商业综合体、新建的医院和现代化商住小区……处处是他想要的新生活气象。
交通更便捷,是县域公共服务中硬件提升的一个缩影。走访中,我们看到,浙江县域内医院、学校、养老照料中心、健身场所、政务服务网点等各类公共设施也在新建、升级。
虽坐落于县级市义乌,但在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浙大四院排名达到63位,位列浙江第七。早在四年前,这家医院就成立了重症医学科ECMO(体外膜肺氧合)小组。彼时,不少地级市中心城区医院都还没有同类专业配备。
“疫情让公众更清晰认识到优质医疗资源普惠的重要性,它往往也是整个县域公共服务中最短的那块‘板’。”浙大四院重症医学科ECMO组长邱方方说,这个春节,尽管返乡人流增加给基层防疫带来压力,但通过三年疫情大考,县域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因而此次能够直面挑战。
记者发现,若在县里问起最新修建的公共建筑“新地标”,医院常常名列其中。不仅如此,多年来,通过“双下沉”“医共体”“省属县用”等工作,县级医院软硬件不断升级,不少群众家门口就有了“省级医院”。就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前的2022年11月,浙江发布《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基层就诊率达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
公共服务硬件提升需要“硬投入”,考验县级财政,但浙江县域,将满足民生期盼看作首要原则。
春节期间,遂昌县颐养中心迎来客人,有来探望老人的,也有来体验服务、打听情况的。据介绍,该中心建设投资近亿元,设施完备条件优越,于2022年4月获评浙江省首批四星级养老机构。“县里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共13亿元,但养老是我们迫切要解决的难题。”遂昌县民政局养老服务科长梁旭伟说。
数据显示,2022年底该县老龄化率达25.47%,全丽水最高。近年来,遂昌重点推进老年友好城市建设,至2022年6月,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20家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镇街全覆盖,同时推出“陪同就医”、建设“云药房”等,解决老人看病难题……目前,全县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29人,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多地抓“硬件”也抓出了新思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走向更高层次,硬件也要迭代升级。
“硬件不断更新,才能不断吸引优秀的老师和学生,形成良性发展。”龙游中学校长邱建军说。虽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龙游中学如今的硬件条件已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要求,缺乏走班教室、学科实验室、专用教室等。
这也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目前,省内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硬件老化、存量大、地区间系统间不均衡等问题。为此,2022年9月,浙江发布山区26县和海岛县“县中崛起”行动计划,要求着力加强教育薄弱环节,抬升教育现代化“底部”,缩小高中教育差距。
眼下,龙游中学正在紧锣密鼓改扩建中。据悉,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5亿元,将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艺楼等多元空间。
平阳县坡南城市书房。平阳县文体旅局供图
软件之“便”
服务更周全更精准更易获取
春节假期,浙江多县“公共服务不打烊”。从外省来松阳创业的阙先生,过年期间快速办好了港澳通行证及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让他分外惊喜:“没想到,四五线小县城的公共服务比大城市还好。”
调查中,记者感受到,公共服务软件改善快速直接,往往最能吸引人。近年来,浙江县域因地制宜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同时,也十分强调服务的普惠性、精准性和有效性。
夜幕拉开,新昌县政府对面的康乐广场,人气就上来了。跳广场舞的居民、玩滑板的年轻人、嬉戏的孩子等都向这里汇聚;广场旁边的大剧院里,新昌调腔好戏上演;老年大学里,课程花样迭出,学员热情正酣……“我们为新昌人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新昌县公共服务集团副总经理龚运锋说,目前,他们集中了原先县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农业农村局等下属的农贸市场、养老院等26家企业中有关公共服务的诸多职能。
“公共服务应是一种全面的、主动的服务,而不是以前那样被动的、零敲碎打的应对。”龚运锋说,体系化运作让服务供给更周到、更完善、更有品质。
以婴幼儿照护为例,此前新昌的公办幼儿园仅面向2周岁以上儿童,且因场地限制规模不大,其余民办机构管理标准不一,且收费较高,居民意见较大。2021年以来,县公共服务集团先后在新老城区选点,打造普惠型、规范化托育中心,并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选拔优秀师资。2022年9月,商城园、天澜府园率先投运,新增托位213个,招生率达90%以上。
公共服务软件提升,还体现在内容的多元化上,能够提供“千人千面”般的服务。
平阳县充分融合当地非遗、乡土文献、萌宠元素等特色元素,建起20家城市书房、百姓书屋,内部设有成人阅读、少儿阅读、活动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满足不同读者不同需求。
“书房书屋不止是简单的借书、看书场所,更是时尚、优质、开放、便捷、智慧的新型阅读文化空间,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文化氛围。”平阳县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这段话,透露全省县域很多公共场所软件设计上的变迁。
一路走一路看,记者发现,除了想方设法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数字化改革在满足县域群众多元需求方面,发挥的作用尤为明显。
“幸福学堂板块有孔子学院、法律培训、电商培训等十几种课程,我在家也可以学。”晚上6时,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热闹起来了,二楼孔子学院里坐满了外籍学员,一名也门籍学员傲山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学堂的页面。
原来,2022年5月,鸡鸣山社区入选浙江首批未来社区名单,社区数字化管理平台也在“浙里办”上线。该平台覆盖了生活缴费、物业报修、政务查询与申报等34项服务应用,给居民带来意想不到的便捷。
如今整个浙江,“掌上办事”成为一种常态。截至2022年6月,“浙里办”已汇聚3638项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1500项便民惠企服务、40件多部门联办“一件事”,实名注册用户突破8200万,日均活跃用户280万。
“‘浙里办’开启了一种新生活。”在龙游,原来喜欢“宅家”的居民周女士如今成了“户外达人”。她每周都会登录一个叫“数智文化空间站”的应用,在上面查找露营基地等“网红打卡点”,以及乡村文化节等活动信息。这一应用,目前已集成各类文化空间1.3万个,上架各类文化活动2万余场次,统筹特色文化人才1.4万余名,月均访问量达9万人次,丰富着生活日常,也拉近小县与大城之间居民的心理差距。
遂昌县源口社区中心项目一览。拍友 章建辉 摄
理念之“变”
从县域建设的配角变为主角
“这么中心的地段,拿来卖房子多好。”
“不行,这是以后搞休闲运动活动的要紧地方。”
在遂昌源口社区中心采访时,记者听到两名居民的一段对话,其中也透露出一种理念转变:公共服务,在百姓心中的位置越来越紧要,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小小遂昌县城,集聚10多万人口。这两年,按照人口分布情况,县里筹划5个社区中心,每个都依据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要求,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具备服务辐射一两万人口的能力。
比如,源口社区中心用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图书室、体育健身等设施应有尽有,可服务周边6个居住小区。“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我们着重把与人的现代化相关的公共服务供给,融入城市建设中,并作为核心要素来落实。”遂昌县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说。
无独有偶,相邻的龙游也在探索。去年以来,该县将原先一直留空留白、自然生态本底最佳的龙游瀫区域(衢江龙游段水域)作为中心,推进产与城、人与城、城与乡(镇村)、自然与建筑的融合。
“我们把高端要素集中在一起,弥补以往抓产业不抓配套的不足。”龙游瀫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细细道来——新的规划,以4.12平方公里的智慧产业园区块为重点,园区内紧邻开发区的区块,引进浙工大生态工业创新研究院和技师学院,与它们相邻的是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创业大街、孵化基地和青年人才未来社区,不远处的沿江区块,布局国际会展中心、龙游石窟拓展工程、青年城等项目……
这一谋划,也与2022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精神贴合。意见明确提出,统筹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县域活力,归根到底来源于人。经历三年疫情,越来越多人确信,完善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不仅是吸引人口的“法宝”,也是新老居民安家的底气。
参加志愿服务、调解矛盾纠纷、在抖音上宣介政策……春节假期,来自安徽的慈溪市新浦镇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何勇波格外忙碌,但乐在其中。
作为外来人口近百万量级的民营经济大县,慈溪市一直在因人施策将各类流动人口引进来、留下来。近年来,当地在村级和谐促进会全市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流动党员先锋驿站、新市民综合服务站等阵地建设,吸纳新市民参与基层治理,目前已聘用新市民兼职网格员1014人、专职网格员28人、“乡音调解员”114名。“公共服务发展是双向的,除了政府主导,也要鼓励社会力量尤其是新市民参与,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归属感。”何勇波一句话道出实情。
调研中,记者也发现,面对群众新涌现的需求,多地公共服务仍有较大升级空间。比如浙中某县,年轻的产业工人们一直在“吐槽”文化娱乐活动不够丰富。
这一点上,龙游等地的探索或可参考。龙游县文广旅局党委委员徐伟荣介绍,当地以综合集成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升级:在需求端,针对年轻人需求,不断创新举办音乐节、小型文艺活动等高质量活动,针对老年人,不断挖掘传统曲艺、非遗、村晚等资源,提升县域吸引力和亲和力;在供给端,以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同时搭建平台,吸引县内各领域文化人一同参与,并加快培育市场行为,让有条件的居民付费享有……
“公共服务不能只是低水平的兜底服务,必须不断贴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为激发县域活力的‘主打招牌’之一。”徐伟荣说。
龙游中学,学生们正在看即将建成的校园新项目。龙游中学 供图
深一度丨县域公共服务,如何继续完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 刘实
县城承接了大城市的人口外溢,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的非农化转移。这两者都对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浙江省县域公共服务发展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发展完善,县域医共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教育资源共享格局初步建成;但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仍需进一步发展完善,尤其是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继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具体来说,不仅要加大公共设施等硬件方面的投入,更要增加在公共服务人员方面的投入,要加大对相关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并不断吸引更多更专业的人才投入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从而进一步为发展赋能。
第二,加强县城与中心城市的对接和融合,积极承接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溢出,接受大城市的辐射效应。县(市、区)要辩证看待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多在溢出效应、辐射效应上做文章。各地可以通过开展项目合作、探索创新“医共体”“教共体”等形式,发挥自己在生态、人文等方面的“后发优势”,主动对接大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同时进一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便群众更快、更好地享受到大城市公共服务资源的辐射。
第三,强化县域统筹,让优质公共服务进一步向下延伸。从目前浙江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教育、医疗还是县域公共服务两大亟须补足的短板,尤其乡镇一级的资源仍存在较大不足,哪怕同一县域内也存在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因此,亟须加强县域统筹,比如不断深化推进医疗服务领域的“双下沉”“医共体”“省属县用”等相关工作,加强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比如通过调动社会和企业的力量,提供技术培训以及硬件支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手段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质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