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潮声丨争相给这些企业省钱 全国各地拼经济“第一枪”有点“卷”

字体:
—2023—
02/06
09:39:51
2023-02-06 09:39:51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郑亚丽

  泰顺县罗阳小微企业万创园十余幢新建厂房可容纳40多家企业,为下山农户提供3000个以上就业岗位。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林云龙 拍友 赖淼莲 摄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纷纷打出拼经济“组合拳”,一方面是大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在各地发布的政策中,“刷脸”较多的是迫切需要复元气的“中小微”。

  打响提振经济的第一枪,不贪大,而是给中小微主体以最大诚意,背后是经济发展的何种逻辑?新的一年,中小微企业的活力该如何激活?

  帮着省钱还给优惠,扶持政策有点“卷”

  进入2023年,在提振经济上,全国各地不遗余力。

  有稳经济的政府“1号文件”——上海发布《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大力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江苏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辽宁印发《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旨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有提信心的一揽子政策——安徽制定了20项具体行动,聚焦投资管理、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助推全省高质量发展;河南在消费、投资、市场主体、民生等6大领域研究谋划了90条政策措施,积极促进经济稳定向好。

  细观这些文件、政策,最吸引人的是各地对中小微企业“救急”的力度和诚意。

  “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设立100亿元规模中小微企业纾困增产增效专项资金贷款”、“对暂时缴费确有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申请审核通过后,欠费不停水、不停电、不停气,减免在此期间产生的欠费违约金”……

  就以上江苏的政策来看,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主要体现在财税、金融上。无独有偶,不玩虚的,直接给中小微企业发钱、省钱,也几乎成为各地“清一色”的选择。

  重庆零距离、定制化普惠金融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新华社发

  《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显示,2023年6月30日前继续落实阶段性减免中小企业使用政府转贷资金产生的资金占用费;上海将政府采购工程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阶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续到2023年底;辽宁对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水用电用气实施6个月“欠费不停供”……

  可以说,新年开局,各地将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卷”出了新花样。

  这还不够,浙江的开年行动,直接把天花板“卷”到了法律层面。1月16日,浙江省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并将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中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坚实法律保障。

  特别照顾,因为特别身份

  各地纷纷出手支持的中小微企业,到底是什么样的企业?

  不同行业的标准也不一,以工业为例,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从定义上就能看出,和动辄年收入几十、上百亿元的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都尚属“成长期”。

  但在社会渗透率和贡献上,中小微企业可一点也不弱。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法人单位占全部规模企业法人单位的99.8%,吸纳就业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达79.4%,拥有资产占77.1%,营业收入占68.2%……

  被称作“毛细血管”的中小微企业,规模小、经济适应性强、反应敏感度高,既能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也能为群众生活提供产品服务,更是保就业的主力军。

  然而,前几年随着疫情反复、用能紧张等状况频出,中小微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据统计,2022年全年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两起两落,除1月和6月上升外,2—5月指数逐月下降,7—12月指数呈持平或下降趋势。

  尤记得,2020年7月7日,安徽黄山市遭遇50年一遇强降雨,黄山茶业集团3000吨茶叶被泡,造成数千万元损失,茶企老板忍不住失声痛哭。

  市场不相信眼泪,对中小微企业来说,一次资金链的断裂、产品的受损等,都能直接导致企业破产关门。好在当地政府给予低息贷款、茶机补贴等扶持,该企业才有了转圜的余地。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面对经济风浪,给仍在用劲爬坡过坎的中小微企业来点“救急”政策,不失为提振经济的一剂“良药”。

  事实上,不光是今年初,去年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就不断,比如《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关于做好2022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等政策,都是从房屋租金、贷款贴息等细微处入手,为中小微企业纾困。

  扶持的背后,是更大的雄心

  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绝不仅仅是怕其倒下,背后潜藏着更大的发展雄心。

  浙江是懂民营经济发展的,如今的商业版图上,饮料巨头娃哈哈、创造“蛇吞象”奇迹的吉利汽车,无不是从小微企业起步的。

  不过,在市场竞争充分的今天,中小微企业想要复刻这种成功路径,难度有点大。出路在哪,活力如何激发?各地的政策里能窥出一些规律。

  河南的政策里提到,深入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

  重庆表示对国家“小巨人”培育企业、首次认定(复核)的国家“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孵化器,给予50万元200万元奖励。

  1月16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审议并全票通过了《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周旭辉 摄

  《浙江省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条例》中,也有“创新推动”章节,支持中小微企业申报科学技术奖项;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不难看出,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帮扶,除了资金上的“救急”政策,各地还有加大创新的致远打算。

  这不难理解,对中小微来说,资金、资源和精力是有限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浪潮中活下来,就必须扬长避短,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做某一领域的“老大”——这便是“专精特新”企业,也是全国各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底层逻辑。

  宁波便是一个例子。去年8月,工信部公布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加上此前公布的3批,宁波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283家,总量居全国第四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

  你能想象吗,当地“伏尔肯”“东方电缆”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都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前者生产的密封环助力神舟十二号飞船出征,后者打破了欧美在国际海缆领域的垄断。这些企业,正逐渐成为宁波制造的新生力量。

  大环境在逐渐回暖,生产和消费正逐渐回归,相信在政策的精准加持下,中小微企业将更快复苏并再次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拼经济;企业;潮声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