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年获得浙江省“科技创新鼎”,获评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签约重大项目276个……回顾2022年,杭州市余杭区深化落实创新战略,坚持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双引擎”驱动,产业能级持续提升,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在2月2日举行的杭州市余杭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年,余杭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1.25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671.5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9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位居省市前列。
创新是余杭发展的最亮底色。近年来,余杭坚持以创新深化为战略核心,厚植科创矩阵。2022年,余杭大力实施创新策源工程,集聚建设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搭建落户浙大余杭脑机交叉研究院等高校院所科研重器;出台实施“黄金68条”产业扶持和“黄金20条”人才扶持政策,引进及合作两院院士、海外院士16名,培育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4名,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5万,获全省人才工作综合考评第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
“在之江实验室展厅,我们实地感受到前沿科技魅力,体会到余杭澎湃的创新创业活力。”2月1日上午,参加余杭区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和区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参观之江实验室,实地了解相关工程推进情况时有感而发。如今,余杭着力放大四大实验室、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等创新平台集聚优势,做强创新载体。
在“科创+人才”双轮驱动下,余杭全面推进新制造业和数字经济“双引擎”,着力打造新一轮发展增长极。2022年以来,余杭重点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绿色低碳+新能源互联网“5+1”产业生态,瞄准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等新兴未来产业方向,产业发展动能愈发强劲。报告显示,2022年,余杭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5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242.62亿元;入选全省首批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和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创建名单;33家企业入选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接下来,余杭聚焦“强策源、重承接”,“强招引、重项目”,奋力建设全周期科技转化首选地,激活高能级产业发展“双引擎”。
在创新策源方面,将推动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四大省实验室、临港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和超重力国家科学装置等科研重器发展,争取人才总量达到40万名以上;在产业发展方面,打好招大引强组合拳,争取全年招引产业项目200个以上,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7个,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5%以上。
“2023年余杭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财政总收入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5%。”余杭区人民政府区长王牮表示,2023年,余杭将锚定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以“十大工程”为抓手,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余杭篇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