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3日讯(记者 祝梅 钱关键 共享联盟·开化 吴莉莉 汪宇露)4月2日,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开化,做了件大事:召开“溯源新思想”·追寻“习近平浙江足迹”开化理论研讨会。会上,开化邀请浙江常山县,江西德兴市、婺源县、玉山县,安徽休宁县,签订“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365(指三省六县五方面合作事项)共富协作区框架协议。
“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这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到开化考察时的殷切嘱托,也是开化这些年探索山区县共同富裕的实践。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版图里,开化远离大中城市,内生发展动力先天不足,又因处于钱江源头,有着更苛刻的生态发展红线,发展无疑要比别人多花些力气。当地破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中蕴含的最重要的发展因子——“人”。
激发“人”的活力,开化出现了不少变化。
两条腿走路
在浙江劳动力市场上,“开化工匠”是张名片。
来自开化的粉刷匠承接的业务占省内市场份额的三成;省内多家妇保医院里,来自开化马金溪的“开化育婴员”占比最高;开化大厨在外经营了5000家以上美食门店。
1997年,开化提出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靠山吃山”的发展模式切换后,全县富余劳动力出路和农民增收成了问题。为此,当地开展各式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大家“携技外出”;又聘请千余名“务工队长”,组团、抱团闯市场。
处在山区,开化人却习惯“走出去”。目前,开化常住人口近26万,常年有10万余人在县外就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率先形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这给开化带来新命题:向外走、向内引,两条腿才能走得更快。
桐村镇门村村,常年在家的是占全村常住人口三分之一的老人和小孩。两年多前新建成的共富工坊里,20来位“老姐妹”有说有笑干着手工活,亮闪闪的手串、抖音同款的粘性手掌……过不了几天,这些手工品就会出现在义乌小商品市场上。这间工坊每月向村集体支付2000元租金,上个月,老人们总共收到近5万元劳务费。
开化约5.6万人有零工需求。为有效盘活“家门口”不断丰富的就业形态,当地开发了“智享用工”应用平台,为全县灵活就业群体建档立卡,发动采茶、来料加工等临时性用工需求较大的企业、劳务经纪人入驻。去年9月至今,已累计服务6.4万余名求职者和6000余家用工主体,达成就业意向2.72万人次。
当然,开化的潜力还“藏”在走出去的开化人中。2022年,“开化人经济”产业规模达213亿元,如果能把资源引回开化,那么风筝即便飞得再远,“引线”还是在开化。
一方面,开化把更多的当地特色“搭载”出去。比如,开化打造的“钱江源”区域公用品牌已纳入全省26县“一县一策”试点,开化通过选出十大名菜、举办“开化大厨”培训班等,让开化厨师队伍带着“钱江源”牌农产品、餐饮店,一起在外“开疆拓土”。
另一方面,开化积极把人才、项目招引回来。在劳务输出集中的14个地市,开化建立“创业支部”、驻外商会。2018年,开化召开首届开化人发展大会,后来又实施“三开回归”工程,吸引开商、开贤、开化人返乡创业。近年来,开化80%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在外乡贤返乡投资的项目,总投资达80多亿元。
去年,总投资达23亿元的年产1500万件(套)动漫衍生品产业园启动建设。早年在义乌创办玩具厂的开化人李奇斌,把总部迁回了家乡。企业围绕动漫文化衍生品成长为IP卡牌巨头,相关产品占奥特曼等动漫人物卡牌国内市场90%以上的份额。
“坚持‘送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开化走好转移就业之路,在全省率先构建劳动力‘培训—外出—服务—回归’工作全链条,让每一个劳动力都有好的事做。”开化县委书记夏盛民说。
山区打开空间
山区小县想要招引人才和项目,势必要提升县城的承载力、吸引力。
连续10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开化,铁下心投入10亿元实施“小县大城·富民安居”工程,来了一场“乾坤大挪移”。人们看到的成果是——集聚人口2万余,县城建成区面积从3.1平方公里扩展到15.21平方公里;但更长远的是,山区县的发展空间就此打开,就业创业有了更大舞台。
县城的形态,更具年轻活力了。穿城而过的芹江两岸,一侧是城市展览馆等公共建筑,另一侧是集聚文旅商业综合体、酒店的中央商务区,中间贯穿慢行步道,这里是目前开化县人流密度最大的区域。
产业空间上,更注重产城融合。距离开化县城不远的华埠镇,是当地发展最快的镇,开化沿着县城、集镇这条轴线,把经济开发区建在中间,一条“经济带”集聚起全县三分之一的人口和产业。
开化正呈现出年轻人回流趋势。90后小陈,两年前从东阳回来上班,就住在华埠镇上。她所在的浙江万臣包装科技有限公司是联合利华、强生、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美妆大牌的合作伙伴。起初,这家位于上海的企业因与开化企业的业务合作,把部分业务搬到了这里的小微产业园。很快,园区的配套就吸引企业把60%的生产设备搬到了开化。
“我们的采购不出园区就能实现。周边人口集聚,招工也方便,企业经营成本比上海降低近四成。”企业负责人陈建强说,邻近的桐村村和建丰村以村集体资金入股,合伙为产业园配套建设了人才公寓,住在这里步行上班不到10分钟,让企业从上海带过来的技术人员也能在此扎根。
要想人人有事做,需要立足特色优势,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开化最大的优势在生态,产业比较优势的形成也要基于生态。
有机硅产业是开化链条最长、企业数量最多的产业。有企业曾做过核算:生产同类型产品,开化洁净车间净化空气的成本较低,水资源处理成本也低,虽然运费成本偏高,但折算到每一片硅片上,这里仍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成为开化培育竞争力的关键。在不断扩容的经开区,开化打造了新材料新装备产业园,一边集聚优质存量生产企业、培育产业链条,一边在腾挪出的空间里做孵化园、培育新产业。去年,当地29家有机硅产业链上的规上企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
除了生态工业平台,沿马金溪流淌的“金溪画廊”诗画风光带也搭建起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平台,2003年至2022年,开化县内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6.4万人提高到11.8万人,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从2.2下降到1.85。正在建设的开化水库,将增加6800万立方米年平均供水量。如何用好先发优势、在水饮产业上突围,相关部门已在调研和谋划。
新“流量”来了
在互联网时代,想要另辟蹊径,最终要靠人的创造力。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加上生态旅游的优势,开化在寻找新“流量”。
研讨会上,促进产业、资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深度开展高素质技能人才交流被写进了六地的合作协议。三省六地将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共推产业联动、共促成果对接、共建良好生态等方式,在交通基础设施及重大项目建设、农文旅推广、平安建设、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合作,以促进区域内城市从“各美其美”迈向“美美与共”,让大家在资源互补、协作共进中实现共赢。
不久前,开化向全国发出百万年薪招导游的招聘启事,寻千里马,抢的是文旅发展的制高点,就是要让更多人才为当地文旅产业出谋划策、贡献声量。
县域之内,开化以“区域联盟+产业联盟”为主体框架,组建27个联盟携手奔共富,更大限度撬动人的活力和潜力。
华埠镇金星村发展靠前,针对村内发展空间不足的问题,金星村与衢州一家苗木企业合作,把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利用起来打造共富庭院,每平方米可以赚30元,最多的一户年增收6000余元。此举一出,邻近村镇纷纷前来取经。
齐溪镇龙门村是较早开始探索乡村旅游的村,为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当地推出“1+X”结对致富模式:全村197家农户为53家农家乐经营户提供农副产品,旺季时也可提供帮工。目前,全村75%以上的村民是乡村休闲旅游参与者。
这些村里,“美丽经济”不断进阶,发展机会均等、发展成果共享等共同富裕理念和实现机制正在形成。这,正是吸引更多优质要素的独家秘方。
音坑乡下淤村,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固定资产突破亿元。村里这几年忙着收储、改造村民闲置的老宅、旧房,并从北京宋庄邀请艺术家入驻。此前,艺术家们大多没有听到过这个村的名字,但来了,就不愿离开。
首批入驻的艺术家周相春已经在这里停留了8个多月,创作了不少结合当地特色的艺术作品,常有村民、游客“闯”入家里。在他带动下,曾在北大任教的王强教授最近又一次来到下淤村,计划年内入驻改造中的房子。“现在的山村是开放的、新鲜的,或许就是下一个艺术中心。”
谁来了,谁留下了,谁就是县城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