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4月6日讯(记者 林婧)“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世间万物早已染上四月的节令,兼具“节气”和“节日”两种身份的清明来了。自然界的征候,赋予了清明别具一格的节俗。在你的家乡,人们是如何过清明的?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黄涛告诉记者,清明作为节气,在汉代就有了明确的记载,但真正作为节日则是在唐代。在这之前,与清明节“相邻的”寒食节才是朝廷和百姓眼中的“大节”。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
寒食节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寒食节三日禁火完毕后,古人会在清明这天换新火。因此,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换新火活动是寒食节的一部分。到了唐宋时期,寒食节期间增加了扫墓和春游的活动,而禁火吃冷食的习俗渐渐为人们所放弃,到了元代近乎消亡。“寒食”被提及得越来越少,这段时期的习俗也就逐渐被归入清明节。
“当寒食节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它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黄涛解释道。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中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
清明祭祀是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墓祭是清明祭祀的特色。随着社会生活习惯的不断变迁,节日习俗也在与时俱进。火葬代替了土葬、骨灰盒代替了棺材,敬献鲜花、上网扫墓等形式也在逐渐代替以烧纸钱方式祭奠亡灵的传统习俗……“在祭祀方式上,总的趋势是简化、文明,不断翻新。”黄涛说。网上祭祀是近几年新兴的形式。在虚拟墓地里,网民可以为逝去的亲属设置墓穴,在属于死者个人的网页上为逝者献花、点烛、写信。
除了扫墓,春游是被现代人常常忽视的重要清明节俗。有学者认为清明节主要是一个快乐的节日,此话不无道理。这里不得不提到清明节的另一个源头——上巳节。它形成于春秋末期,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这种活动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
同样是由于时间相邻,又同为户外活动,上巳节重郊游踏青的特点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明代的《帝京景物略》记载了扫墓与郊游并行不悖的情形:“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古人在清明节的春游活动可谓相当丰富,有踏青、插柳、放风筝、荡秋千、拔河等。但清代以后,春游的习俗逐渐衰落,到今天,清明节差不多纯粹是个“扫墓节”了。“选择清明节作为春游的节日,是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根据长期的经验自然做出的,符合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黄涛说,清明前后也是植树的好时候,在出游的时候顺带栽几棵树,既有情趣又有纪念意义,也是有利于环保的好事。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