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0日讯(记者 郑文)距离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130多天。
这两天的宁夏,有点不一样。它和浙江,一个塞上江南,一个诗画江南,虽远隔千里,但经济文化等合作源远流长。这一次,因为一件大事,它们又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5月9日,记者跟随杭州亚运会组委会来到宁夏银川。而在不久前,“亚运走十城”文化推广活动刚刚落下帷幕,大家组团去做啥?杭州亚运为什么频频组团走出去?
赴宁夏,带去了什么
亚运会是整个亚洲体育运动最高水平的聚会,也是亚运文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最佳场景。杭州亚运会的承办,对兄弟省市来说,无疑也是推动城市发展的一次机遇。
5月9日至10日,“精彩亚运@星星故乡”杭州亚运文化推广活动在宁夏举行。从钱塘江畔吹来的亚运之风,让宁夏社会各界感受到了亚运的热情。
杭州亚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赴宁夏开展推广活动,宣传亚运的同时,也期望能够汇聚宁夏力量,共同做好筹办工作,谱写浙江与宁夏人民友好情谊的新篇章。
诚意满满的杭州为宁夏带来了三份精心准备的“亚运礼物”——
礼物之一,是交流与分享。
9日上午,杭州亚组委带着“聚力举办一届史上最成功的亚运会”的题目,来到宁夏图书馆报告厅,和300多位观众展开了一场面对面的交流,多角度“解码”杭州亚运会。
宁夏的亚运会冠军代表祁春霞,是当地体育史上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她在现场分享了自己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感悟。她说:“杭州亚运会是国之大事,期待一场最精彩的体育盛会。”
之二,是纪念与友谊。
杭州亚组委向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赠送了第1届至第19届亚运会会徽徽章;向宁夏图书馆赠送了杭州亚运会动漫书籍《亚运江南忆——跟着丰子恺游杭州》《江南忆 玩转亚运非奥项目》、“新杭州 新亚运”主题漫画《我在最美的地方等你》各100本,这些书籍是杭州亚组委2020年面向全球举办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原创动漫作品大赛的成果结晶。作为回礼,宁夏向杭州亚运博物馆赠送了贺兰砚作品。
之三,是憧憬与期待。
活动期间,宁夏迎杭州亚运会健步走、亚运主题宣讲、杭州亚运会主题推广曲传唱、杭州亚运宁夏中卫防护林植树等多项有趣的子活动,将杭州亚运会的亚运美学、亚运故事等,在宁夏留下深刻的印记,开启更多人对杭州亚运的憧憬。
在5月9日的活动启动仪式上,记者还听到了两个好消息——
一个是“引客入宁”奖励。宁夏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浙江省旅行社,主要推出旅游包机奖、旅游航班切位奖、旅游专列奖、自驾游及旅游大巴拓展奖四类奖励项目。
另一个是文旅消费券。杭州亚运会期间,宁夏文化和旅游厅将针对浙江游客发放至少400万元文旅消费券,对浙江游客来宁景区门票、酒店住宿、观看演出、购买文创非遗产品等给予优惠。
“宁夏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浙江在文化交流、全民健身、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合作。”宁夏有关主办单位负责人说,要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双向奔赴、同框入画。
走出去,收获了什么
一城又一城。如何推动亚运宣传走出浙江,辐射全国,是杭州亚组委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正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展亚洲行、中国行、广州行,给各地人民带去了欢乐喜庆和文化气息一般,杭州亚运也期待与更多城市牵手相拥、热情对话。
不久前,持续近两年的“亚运走十城”文化推广活动成功收官,一路“圈粉”不少。
上海、西安、天津、武汉、成都、厦门、南京、广州、珠海、北京……这些城市,都曾是重大赛事或会议的举办地,杭州亚组委根据不同城市的体育文化特色,策划符合当地特色的活动,全方位传播亚运文化,展示亚运风采。
而亚运宣讲走进对口地区活动,则与湖北恩施、四川甘孜和广元、青海海西德令哈、安徽宿州等地串联起城市间的亚运情缘,带动各地群众广泛参与体育运动。
事实上,无论国内、国外,大都市、小县城,杭州亚运从来没有停下过与各地相拥相融的步伐,从杭州走向全国,再走向全亚洲。
趣味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亚运会传统,自2022年10月启动海外首站以来,“迎杭州亚运会趣味跑”得到了各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热情响应——
在斯里兰卡,大家在沙滩上纵情奔跑,Jaya wewa(加油)声此起彼伏;在文莱,跑完全程的选手在终点拿着证书奖牌与亚运吉祥物“江南忆”组合合影留念;在科威特,身着蓝色趣味跑服饰的人群向前奔涌,成为一道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每一城,既是共享盛世狂欢,也是交流与合作,更是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历史连接。
对杭州亚运来说,“走出去”也收获了更大的朋友圈,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谱写出杭州与各地人民友好情谊的新篇章。
“杭州亚运会不仅是体育盛会,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现在我们按下了加速键,杭州亚运会所呈现出的中国特色、浙江风采和杭州韵味,正在辐射至全国、全亚洲乃至全世界。”杭州亚组委宣传部副部长杨猛告诉记者,接下来还会继续做好宣传和推广,让亚运文化影响更多人,将欢乐和希望传向各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