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位于海宁的姚鹏申浙江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内,姚鹏申正和工作室成员热烈讨论着控制系统模块升级的事。该工作室一直以“小规模、大生产”为目标,致力于通过技术革新、技术成果改造服务智能制造,为小微企业打造“智慧工厂”赋能。
这是海宁多年来重视技能人才培育的一个成果。为向敬业奉献、勇攀高峰的各类技能人才致敬,今年起,海宁在嘉兴首设“工匠日”,并把5月19日作为首个“海宁工匠日”。为何定在这一天?这里不得不提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业巨匠——沈鸿。
1906年5月19日,沈鸿出生于原海宁县硖石镇,13岁就到了上海做学徒。受五四运动影响,他萌生了学习科学、钻研技术、创业救国的思想,此后在上海创办五金厂。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着7名工人和10台机床奔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机器厂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他克服种种困难,为子弹厂、迫击炮厂、枪厂、火药厂以及前方修械厂设计制造出蒸汽锅炉、炼焦设备等,型号多达134种,数量达400多台套。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他题写“无限忠诚”奖状,称其为“边区工业之父”。
海宁市有关负责人称,追溯海宁走出去的工业巨匠,首设“海宁工匠日”,反映了海宁对技能人才和工匠的敬重,是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创新举措,也体现了海宁对工匠精神的尊崇,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技术工人的渴求。
一组数据足以体现当前海宁的技能人才结构。目前,海宁有从业者65.57万人,其中技能人才22.55万人(包含高技能人才7.2万人),也就是说,每十名就业者中就有一位高技能人才。此外,多样化职业培训体系也为海宁的技能人才提升能力水平畅通了渠道。今年初以来,海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9983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748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053人,增长数列嘉兴首位。
喜人成果的背后,少不了政府的鼎力支持。近年来,海宁先后出台《关于支持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海宁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关于实施新时代海宁工匠培育工程的意见》等,在人才培养、资金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目前,海宁已培育浙江杰出工匠3名、浙江工匠10名、浙江青年工匠39名,嘉兴各级工匠200多名,570名左右以海宁首席工匠为代表的新时代海宁工匠也即将出炉,遍及各行各业。同时,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纷纷涌现,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嘉兴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余个、海宁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9个。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