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校食安”守护8万余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食材也有“电子身份证”

字体:
—2023—
05/18
08:29:55
2023-05-18 08:29:55 来源:绍兴日报 记者 赵婧赟 实习生 徐钰沁

  5月16日早上6点,嵊州市双塔小学食堂负责人吴宏瑛手拿平板电脑等在食堂前,“我前一天在平板上下单,一早配送人员会按照订单把食材送到学校”。吴宏瑛用平板打开“校食安”平台,只见每种食材都有属于自己的“追溯码”,扫描即可查看食材的全流程信息。“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查验食材是否安全。”吴宏瑛说。

  嵊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钱东海介绍,“校食安”平台全称为校园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平台,是嵊州市为解决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难、责任追溯难、长效治理难等问题而打造的智慧监管平台,于2022年10月上线3.0版本,为162家校园食堂8万余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校食安”平台通过深化应用“浙食链”溯源码,联结上下游主体,上游对食材源头信息进行“批批赋码”;中游由检测中心及配送企业“进出扫码”,自动采集信息录码上链;下游则由学校食堂和超市“扫码验收”,精确识别食材信息。

  针对该市162家校园食堂,“校食安”平台智能规划了43条派送线路,并进行全程监控,一旦出现线路偏差等问题,平台能够及时预警。记者在“校食安”驾驶舱大屏上看到,每家校园食堂厨房都安装了智能探头,能够精准抓拍。“厨师不戴口罩、不洗手等行为都会被系统抓拍下来,并当场发出警报。如果有老鼠出没,也能准确发出警报。”钱东海说,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校园饭菜制作过程的安全。

  为了解决源头食材检测时间长、综合成本高、市场拓展难、执法溯源烦等瓶颈问题,去年,嵊州市在“校食安”基础上,推出了“电子食安身份证”。据了解,该证是按照“一产品一批次一身份”的标准,归集食用农产品样品名称、销售者、出产地、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报告时间、检测机构等信息,并运用区块链技术推出唯一标识“链编码”,自动生成快检信息公示电子凭证,保障食材快检信息真实透明可追溯。

  针对经营户快速获取检测报告的实际需求,嵊州借助“校食安”平台,实现“一户一档”专项认证、免费下载,并发挥“电子食安身份证”第三方公证作用,证明食用农产品安全性,助其进入各地大型农批、商超、酒店等场所,辐射带动经营户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电子食安身份证”已生成18万余份,免费下载量约25万次,日均查阅量突破2800人次,惠及一级批发户1000余户,辐射带动经营户户均增收4万元,帮助5000余户经营户完善索证索票工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食品;安全;校园责任编辑:黄咏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