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枸杞乡“蓝海牧岛·共富工坊”内,十几个渔嫂正忙着铺苗布、放苗绳、撒苗种、串苗线。“现在正是包苗期,事情比较多,工钱还能翻倍!”69岁的蔡大娘是其中一员,这份“家门口”的工作让她和家人十分满意。
这是嵊泗“共富工坊”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就业的缩影。
党建领跑凝聚干事合力
菜园镇石柱村的田间地头热火朝天,村民们正忙着搭大棚、翻土、浇水,一块块荒地变成了“致富田”。“石柱村土质疏松细软,适合种植,所以村里开始尝试抱团建坊模式,发展本地农业。去年,石柱村集体总收入达167万元,同比增长8.9%。”“石柱果蔬园·共富工坊”指导员、菜园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王家衡介绍道。
为了让更多农户享受到发展成果,嵊泗将打造“共富工坊”纳入全域党建联建体系,建立形成了县委牵头抓总、乡镇党委组织协调、村党组织具体实施的三级联动推进模式,统筹工坊指导员、“红色管家”等精准赋能项目推进,实现管理、服务同步到位。“我们的作用就像‘中介’,牵线搭桥、协调联络、政策宣传,精准匹配供需两端,助推村企共建工坊。” “红色管家”王倩如说。
嵊泗在党建引领下,奋力打造“共富工坊”海岛样板。
“渔光互补·共富工坊”建设渔光互补项目。新华网发 嵊泗县委宣传部供图
产业融合绘就共富新画卷
作为海岛,嵊泗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贻贝养殖、文旅、民宿等业态,也成了“共富工坊”中重要的富民产业。
2023年春节,洋山镇“渔光互补·共富工坊”8个车间同时投产运营,“光伏+生态养殖”模式成效显著。该工坊已解决当地79名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6万元左右。春节至今,该工坊已累计销售南美白对虾23.5万斤,实现产值590万元,今年8月还将投产运营10个车间,届时将带来近百个就业岗位。
据悉,嵊泗近年来坚持“逐坊推进、连点成线”,依托水产加工企业、水产品交易中心、共富集市、民宿共富集群等涉渔、涉旅场所,一体推进产业链完整、规模效益强的工坊集群建设,破解了海岛工坊结构单一、资源分散等瓶颈问题。
在产业融合下,嵊泗“共富工坊”绘就了共富集群新画卷。
“鱼虾满仓·共富工坊”在电商直播中。新华网发 嵊泗县委宣传部供图
新业态加持激发发展新潜力
“家人们,欢迎来到‘鱼虾满仓’直播间。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深海大黄鱼、液氮梭子蟹、泥螺等海鲜……”五龙乡民宿主傅一琪正在直播镜头前忙碌。如今,越来越多的民宿主开始了直播带货,有效解决了民宿相关从业者淡旺季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近年来,嵊泗进一步放大“党建+产业+直播”富民效应,围绕海岛特色鲜味、非遗手作等产品,拓宽网上售卖新途径,打造“嵊泗工坊 共富同行”区域品牌,形成“以品牌带产业,以产业强品牌”的良性循环。同时,针对就业技能匮乏等问题启动“共富学堂”,分类开展直播、农技、运营等技能培训。
“我在乡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参加了渔民转岗技能培训,现在手机成了我的‘新渔具’,直播成了新工作。”提起转产后的生活,“老渔民”戎松祥说。
花鸟乡邀请有关专家培训民宿经营。新华网发 嵊泗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截至目前,嵊泗以渔业、旅游等特色产业为基础,打造42家“共富工坊”,实现渔农村就业人数超3100人,旺季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共富工坊”已经成为推动强村兴产、富民增收,实现海岛共富的重要载体。
此外,嵊泗已建成舟山市首家“共富工坊”服务中心,邀请了18家县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入驻,为工坊和广大创业者提供精细化管理服务,让更多渔村实现村民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