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处在十字路口的世界往何处去

夏季达沃斯,把脉经济新趋势

字体:
—2023—
07/03
08:08:28
2023-07-03 08:08:28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见习记者 周林怡 潮新闻记者 陈颖 金檬

  与会者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参观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模型展示区。

  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的天开高教科创园陈列区。 图片均新华社发

  浙江在线7月3日讯(见习记者 周林怡 潮新闻记者 陈颖 金檬)“重启增长”“强劲反弹”“提振信心”……6月27日至29日,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穿梭于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四届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论坛),常会听到这些词汇。

  世界经济论坛创立于1971年,被视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论坛”。每年冬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论坛年会有“世界经济风向标”之称。2007年起,论坛在大连、天津轮流举办“新领军者年会”,即夏季达沃斯论坛。今年是夏季达沃斯论坛时隔4年在中国重启。

  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主题为“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论坛集聚了1500名来自政界、商界、学术界、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的全球领袖和创新人士,把脉国际形势新趋向、世界发展新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飞速发展,世界经济重启增长已是大势所趋。面对重启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夏季达沃斯给出了怎样的答案?记者在论坛上对话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探寻经济复苏之道。

  怎样激发企业家信心

  今年的会场里,新朋旧友会面格外热络。许多嘉宾时隔4年再访中国,更加珍视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

  “企业和企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创新的主体,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表示。因此,重新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被定为此次论坛的核心目标。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活动遭遇困境的背景下,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势头减弱。近两年来,企业预期转弱、信心不足成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怎样激发企业家们不断前进?

  英国皇家东西方战略研究所主席易思曾多次到访过浙江,他相信,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复苏的动力将来自于民营企业的发展。他以浙江为例:“提到浙江,第一感受就是民营企业众多。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集聚地,要促进经济复苏,就要把握好这一强大的发展驱动力。”

  由小见大,见微知著。

  论坛期间,李强总理出席的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对话会上,从杭州未来科技城走出的科创企业——微泰医疗器械(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精彩亮相。

  “总理出席让我们民营企业家吃了颗定心丸。企业家有了信心,就会投入资金发展新技术,企业发展也就有了新动力。”微泰医疗董事长郑攀表示,保持创新是企业不断打破阻碍,保持高速增长的源动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政策稳定透明,更让企业家重振信心。

  以创新引领增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共识。会场内,人工智能、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议题的论坛,几乎场场爆满。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家而言,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洞察全球各产业发展情况,同样是重振信心的基石。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紧盯医疗领域的科技创新。论坛上,他与美国、新加坡等国的科技企业家探讨了如何在大健康产业链进行模式上的创新,“我们将坚持定位大健康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引,这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起的医学领域。”

  绿色产业也是许多嘉宾的兴趣所在。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首席制造官倪军表示,宁德时代正与欧洲的一个合作伙伴商谈,讨论在欧洲大陆建立多个电动汽车电池回收站,也在寻找合作伙伴在北美建动力电池回收站;“代工之王”富士康,则在本届论坛上宣布入局新能源车制造。

  坚定地走出去,则是与会嘉宾对于如何重启企业家信心的另一种回应。

  今年以来,浙江着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目的是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这也成为浙江参会代表在论坛上与全球各界人士交流的重点话题之一。

  “国内外代表都觉得开放、走出去是推动重启增长的重要一步。”在郑攀看来,浙江人一直勇于“走出去”,与外国企业交流的过程,也在不断将浙江民营经济这张“金名片”推向国际舞台,“地瓜经济”将为世界经济重启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翻看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嘉宾名单,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列。就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召开前几个月,天津制造业项目首批集中签约仪式举行,浙江恒河实业集团总投资51亿元的“碳五碳九综合利用新材料项目”落地天津。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就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进一步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长期增长引擎在哪

  “中国经济将迎来强劲反弹?”“亚洲制造业的复苏”“释放中小企业的潜力”……打开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议程,170多场对话和讨论,许多与经济发展动力紧密相关。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持续恢复的同时,部分领域也出现反弹幅度不如预期、暂时性波动等情况。因此,“如何全面看待中国经济发展”也成为本届论坛上许多中外嘉宾的共同关切。

  “整体来说,我们现在的经济是稳步增长的状态。但目前全球贸易增速放缓,中国必须找到一个长期的增长引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世界经济论坛基金董事会成员朱民着重提到了制造业,在他看来,制造业一直以来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让制造业保持优势,就需要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

  眼下,中国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大步流星。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制造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夏季达沃斯会场二楼一隅,一处展台再现了天津港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的工作场景:全景式互动沙盘内,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迎风转动,自动化岸桥智慧运转,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往来穿梭,只需在屏幕前操控手柄就能指挥集装箱装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码头比上一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能耗降低了17%。

  “创新和现代化将是中国经济下一波增长的主要驱动力。”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中心创始主任傅晓岚在一场主题为“中国的未来趋势”的讨论中指出。

  但是,对于当下兴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不少人也忧心忡忡:会不会因此减少就业机会?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分享了他的观点:AI等新技术的引入并不会导致工作岗位的减少,对企业而言,新的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与可能性,以此兼顾提高劳动效率和保障员工福祉。

  的确,与其把人和技术放在对立面,不如从产业整体去考量——正因为技术解放了部分劳动力密集型工作,人们才得以充分发挥脑力、创造力,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附加值。

  依托夏季达沃斯论坛的平台,众多企业家、专家学者也在交流互鉴中收获了创新的经验和思路。一个显著的共识是:创新引领增长,数字、绿色、包容性对于高质量增长非常重要。

  浙江企业家、飞榴科技首席执行官费翔向记者介绍,通过将AI技术引入传统鞋服产业,公司已助力打造不少标杆型的智慧服装工厂。今年6月,飞榴科技入选世界经济论坛“2023年全球100家技术先锋公司”。

  “成本和效率是压在传统鞋服企业头顶上的两座大山,有了AI这个技术工具,生产效率、良品率都有提升。”费翔告诉记者,当生产车间装上“数字大脑”后,剪裁、车缝、质检、后整等所有环节都在系统驱动下“一手包办”,生产效率平均提升20%以上。

  “我们正在国内外大力招纳AI人才,希望未来能和更多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用数智力量助力中国服装产业变革。”费翔说。

  如何面对全球性挑战

  这几年,在全球格局深刻的变化中,世界经济出现更多不确定性。企业和行业,都或多或少感到过不安。

  “世界正处在十字路口。”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认为,新冠疫情和地缘冲突引发了一系列深度联系的全球风险。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通货膨胀、气候变化……一个个关键词提醒我们,面对全球性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汇聚共识。

  正如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论坛开幕式上所指出的:当今世界,缺的是交流、而不是隔阂,缺的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缺的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缺的是和平、而不是冲突。

  本届论坛中,也有不少涉及地缘政治、国际关系的议题。记者采访了几位相关领域的嘉宾,对于如何应对全球经济社会挑战,参会者给出的答案中,坚持团结合作、维护全球化是必选项。

  “全球化并没有终结,而是在重启和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表示,纵使“脱钩断链”的论调时起,全球经济联系并没有结束。要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不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从而不断补足世界经济短板,找到经济增长新机遇。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不仅促进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也增加了就业机会和就业的灵活性,开辟了新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机遇。”王义桅说。

  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今年1月到4月,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额达到648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中非经贸的合作,也由早期的工业品、原材料进出口转变为现在贸易、投资、工程、基建、融资等多方发展。

  10年来,“一带一路”由点及面,已从中国倡议转变为全球共识。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未来”分论坛上,奥地利前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茨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为中国,也为欧洲、中东、非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带来了很多增长机会,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重要的倡议之一。

  在强调全球合作的过程中,“包容性”则是众多参会者提及的另一个关键词。

  随着产业和技术不断发展,向前走的同时,也要回头看。分论坛上,不少与会代表呼吁,应该在欠发达地区创造更多的机会,弥合全球数字鸿沟。

  如今,许多国家、众多行业都在努力将这一愿景化为行动。华为在尼日利亚建设太阳能小型基站,让偏远地区人民也能享受到移动网络带来的便利;中国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帮助非洲企业加强数字化信息系统建设,助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此外,中国已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4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积极为非洲、中东、东南亚国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云服务支持。

  “新领军者村”是此次论坛与会者开展会议讨论、沟通交流的场所。各种肤色的面孔操着各种语言交流讨论,是新领军者村内常见的情景——这就像当今“地球村”的一个缩影,各国携手并肩,共创开放、包容、共赢的合作创新之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经济;企业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