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千万工程”万千气象 ——“八八战略”指引下的梅林美好生活

字体:
—2023—
07/03
08:58:55
2023-07-03 08:58:55 来源:杭州日报 记者 谭飞 丁雄英 郭燕 郑莉娜

  历史的年轮中,总有一些刻度,会被深刻铭记。

  对于杭州萧山区梅林村而言,2002年12月15日,就是这样一个刻度。一颗“种子”历史性地播进了这片乡村试验田,一场从环境到生产,再到生活、生态的深层次变革迤逦展开。

  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杭州萧山区梅林村调研。彼时的梅林村,已在全省率先建成集工业厂区、农业园区、住宅楼区于一体的“三区合一”的新农村样板。看到规划超前、整洁有序的乡村,尤其是村民们脸上的笑容,习近平深有感触,提出要建设一批标准化、规范化、全面发展的,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得响的小康示范村镇。

  一张蓝图徐徐展开。2003年6月5日,在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拉开历史大幕,由此真实改写了浙江大地几万个村庄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中国几十万个村庄的未来。

  在梅林村,我们重新打开时间的闸门,解码“千万工程”生生不息的力量。

  山川新风

  青山不墨千秋画

  ——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

  夏日梅林村,白鹭飞过青青原野。

  沿着梅林大道,整齐有致的一栋栋洋房、别具特色的工厂、郁郁葱葱的稻田依次呈现,透着多年积淀的富庶之象。

  然而,把时间线拉回到二十年前,当时的浙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方阵,但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显现。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深入各地农村调研,一路同大家交流: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如何统筹城乡发展?他语重心长地说:“浙江农民富,创业的人多,房子造得好,但浙江农村的污水、蝇虫、垃圾也多。浙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整治环境“脏乱差”成为“千万工程”的先手棋。

  “千万工程”启动一个月后,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提出“八八战略”,成为指引浙江改革发展和全面小康建设的总方略。其中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

  走绿色发展之路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事关百姓福祉、长远发展的必答题。绿色也成为梅林村打造“诗意田园”最动人的色彩。

  梅林村先后开展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垃圾分类,建设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美丽河道、美丽公路,提升村庄“绿色颜值”。“如今,我们的垃圾分类已实现数字化监测。对于异常投放情况会有工作人员实地查看,方便精准管理。”梅林村党委书记杨燕江说。

  小桥流水,绿草蛙鸣。人在梅林走,就像画中游。村民魏来法至今难忘习近平同志到他家中拉家常,“梅林村是典型沙地平原村,由钱塘江改道后围涂而成。过去,这里被称为‘烂梅林’;如今,村里人住着排屋,院子里鲜花盛开。闲时,去梅林公园散散步,生活不比城市差。村里的变化,最终得益的是老百姓,取得的成果谁也搬不走,因此我们要百倍地珍惜和爱护。”

  踏歌而来,逐绿而行。

  二十年春华秋实,魏来法家中的客厅还特意保持着习近平同志来时的样子,时光就像凝固了一般,而村庄却呈现新的风华。

  二十年试验摸索,“千万工程”这块试验田上,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生态优势”变成“民生福利”,一个村容整洁、规划有序的美丽乡村跃然眼前。

  以业为基

  满眼生机转化钧

  ——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新路,开启乡村振兴的“高光时刻”。

  “千万工程”只有以业为基,才有持久生命力。

  2005年8月24日,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评论《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中指出,“我省‘七山一水两分田’,许多地方‘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拥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如果能够把这些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是核心。怎么转,转向哪里?

  近年来,梅林村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互联网+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招引现代农业和数字化智能制造产业;做好土地流转文章,建设数字观光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老旧厂房改造、村级可用空间招商、红色文旅研训基地建设等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租赁经济和物业服务经济,多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产业+乡村”共富新样板。

  二十年梅林村嬗变,数据最有说服力:2022年,梅林村集体经济收入总计729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6万元,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长了298%、518.8%,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村庄焕发新的生机。

  像梅林村这样的美丽转身,在浙江俯拾即是,也收获了人民的拥护。“千万工程”被浙江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转动了乡村振兴的车轮”。

  “扳”下去的是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的变革重塑。两年前,梅林村依托“双碳大脑”启动光伏发电项目,不仅可以满足居民家中日常用电,富余的电量还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村民缪文孝第一个报名,“现在,我家这屋顶已经开始帮我赚钱啦!上个月共发了451度电,除去自己家用,多余的电卖了120元钱。”他熟练地登录App展示“阳光收益”。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一张蓝图绘到底,20周年“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梅林村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融合发展新路,开启乡村振兴的“高光时刻”。

  塑形铸魂

  会当击水三千里

  ——村庄的精神密码、文化基因被激活,村民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梅林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始终都是为了人民。习近平同志谈到“千万工程”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民本观点:“要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推进包括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方便农民生产生活在内的各项建设,加快传统农村社区向现代农村社区转变。”

  梅林村有一条从南到北的村道,名叫源起路,寓意“千万工程”源起于此。而今,这条村道的东面,一个名为“美好生活中心”的建筑群拔地而起。美好生活中心占地19亩,内设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智慧健康服务站、无人超市等,是梅林村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团队打造的一个未来乡村建设“窗口”,也是村民最爱打卡的地方。

  “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紧扣‘共同富裕+数字乡村+低碳发展’三个关键,为村民打造一个精神文化共富的理想家园。梅林村全村629户农户,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群体的服务需求,都在美好生活中心的设计方案中。”梅林村第一书记孔高敏说,美好生活中心要让村民过上现代化的美好生活。

  如今,梅林村村民的生活处处充满现代感。在数字公交站,乘客可实时查看天气、车辆到站和公交路线等信息;扫描“沥小二”二维码,便可快速了解村庄概况,停车位、公共厕所在哪里,主要景点、特产有哪些;清晨早起,村里的三峡移民李正谷,喜欢在家门口的跑道走一走、跑一跑——跑多远、消耗多少卡路里,智能设备都会自动记录,实时显示在屏幕上。

  最受村民欢迎的大概要数智慧健康小站了。“以前我进趟城看个病,来回路上坐公交车就要3个小时;现在走路不用10分钟,就能在家门口看了。”村民李柏炎说起这,眼角笑出了褶子。“我们通过‘健康大脑’实时了解全村人健康状况指标。”村医陈约瑟说,梅林村户籍人口已全部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专家远程会诊、慢性病管理等服务。

  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习近平同志曾这样展望:“将来实现城乡一体化,也不是所有人都要生活在城市里,关键是农村的生活质量不差于城市,所有人都能共享现代文明。”

  “千万工程”造就美丽乡村,也让乡村价值涅槃觉醒,让乡土社会文明跃迁。“我们村里组建了书画队、合唱队、篮球队、朗诵社等文化社团。最近,就在搞村歌大赛,可热闹了。刚来这里时非常茫然,现在感受到这里很好,梅林就是我们的家了。”李正谷话语中透着满满的自豪。

  以文化人、塑形铸魂,村民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提振起了精气神,自信、开放、包容,这是今天梅林村和梅林村人展现的气度和风采。

  正如李正谷的自豪,“千万工程”对于梅林村最根本的重塑,是村庄的精神密码、文化基因被激活,是村民对于乡村日益坚定的文化自信、发展自信,以及对农民这一身份发自内心的真正认同,梅林有了更深层次的美。

  凝心聚力

  屹然砥柱立中流

  ——从“党建联合体”迈向“命运共同体”,梅林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离不开梅林人勤劳吃苦、勇立潮头的围垦精神。

  美丽塑形,文化铸魂,还得培元固本。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要在平常时间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得出来。”

  孔高敏记得,为了说服村民围墙“降高透绿”,村“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带头降围墙,并一家一家去做工作,和村民探讨方案,掰指头,算细账;一天说不通,第二天再去。“降高透绿”提升的不只是“颜值”,拉近的不只是邻里的距离,也增进了干群关系,为后续未来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施“千万工程”靠什么?孔高敏说,靠党建引领、走群众路线,形成合力共建美好家园。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党建引领下,梅林村不断探索改革,勇立潮头。浙江省首个村级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首个村级青少年分宫、首个乡村“未来居”展厅、首个智慧慈善工作站……乡村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梅林风景日日新。

  站在新起点,擘画新蓝图,谱写新篇章。

  今年,浙江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以“千万工程”统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未来乡村发展定下目标。作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的老典型,梅林村在建设未来乡村上已经“先人一步”。去年,梅林村与八里桥村、张潭村、车路湾村、山北村、党山园区组建了大梅林共富联合体党委,形成了以梅林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4个村及党山工业园区的“1+4+1”共富联合体,实现从“各村单战”向“联盟团战”跃升。

  “面对建设和美乡村的新任务、新挑战,要用‘党建联合体’推动‘经济联合体’,迈向‘命运共同体’,拧成一股绳,凝成一条心。”萧山瓜沥镇党建办副主任朱红锋说,前不久,梅林村与周边4个村入股成立了强村公司,进一步实现村集体和村民收益“双增收”。

  乡村生活的小日子,写满了时代命题的大答案。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汇聚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我们结合村规民约,以积分形式激励村民主动参与数字村庄自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在,村里的志愿活动经常像演唱会门票一样要靠抢。”朱红锋说,二十年来,梅林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离不开梅林人勤劳吃苦、勇立潮头的围垦精神。

  再回首,一叶轻舟穿峡越谷过万山。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千万工程”宛如一条航道,从昨天走到今天,让历史走向未来。

  今天的梅林村,已经照见未来乡村的样子。未来是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是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也是复兴梦想中共同富裕的样子。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八八战略”;“千万工程”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