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践行“民呼我为” 让群众得实惠

字体:
—2023—
07/04
09:01:13
2023-07-04 09:01:13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记者 马剑

  主题教育中,浙江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民呼我为”实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问题解决,让幸福可感、可知、可及

  “要想百姓慢生活,干部就得快节奏。我们党开展的每一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是对服务人民群众的再深化、再加强。”

  午休告别坚硬的课桌椅,由“趴睡”变“躺睡”……今年5月以来,浙江杭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0万余名学生的午休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一些学校,学生们把桌子拼在一起,带着各自的午睡垫铺、枕头和凉被开启“躺睡”模式;一些学生用上了“午休神器”——只要按动转换按钮,双手轻轻一推,桌椅就变成了躺椅。

  解决学生“关键小事”,回应民生关切。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杭州全市教育系统实地走访392所学校、1054个班级,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对2万余名师生、家长、群众开展调研,梳理建议意见856条,改变学生午休方式就是其中之一。

  正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践行宗旨为民造福”作为目标之一,明确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主题教育中,浙江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民呼我为”实践,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民生问题解决,让幸福可感、可知、可及。

  浙江建德市梅城镇古街,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打扫古镇卫生(2023年4月24日摄) 徐昱摄/本刊

  找准“第一信号”

  为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安居守护”智能安全监测设备5000户,向新出生且户口登记在杭州的二孩及三孩家庭发放育儿券——这是杭州市2023年度10件民生实事涉及的具体项目。

  “民呼我为”落地见效,第一步就是问需于民,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

  杭州广泛征求人民群众意见提出民生实事候选项目,经由同级人大代表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投票决定正式项目,交由政府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监督。群众关心的“小事”,由此成为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事”,化身感知城市温度的重要指标。

  “主题教育中,杭州坚持将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畅通民意渠道,深入了解群众的所忧所思所盼,推动‘民呼我为’实践持续升级。”杭州市委主题教育办综合组组长陈波说,通过构建民意民情互动机制,杭州形成了“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服务—受群众监督—由群众评价”工作闭环。

  从“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到“百名干部访万户”,从民情访谈、民意直通车,到让官员红脸出汗的“公述民评”电视问政……杭州持续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听取意见在一线、办公在一线、问题解决在一线。

  问计于民 问效于民

  “听取民意后,要想真正解决问题,还需要各级联动、部门协同,以系统思维、整体思维来推动。”陈波说。

  2023年6月1日,来到杭州市儿童医院的患儿和家属会看到车身色彩明亮、印有“杭儿蜜”“杭儿蜂”卡通形象的公交车,按照班次开进医院。这条“开进”医院的公交专线,串联起西湖文化广场地铁站、打铁关地铁站,目的就是让儿童患者和家属出行更便捷。

  “这条路看着不长,但家属带着患儿一路走过来并不容易。”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刘莉莉说,公交车外观整体设计清新卡通、色彩丰富、童趣十足,“治病是一方面,让孩子能够精神放松也很重要。”

  杭州市卫健委组织人事处处长赵中华介绍,针对患者就医出行难题,杭州市卫健委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医院周边公共交通布局现状,收集患者出行需求,整理涉及7家市属医院19条意见建议,研究启动“公交进市属医院”计划。

  “我们与公交集团形成紧密协作机制,商定一院一方案。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优化10条直达公交、地铁接驳线路。”赵中华说。

  拜人民群众为师,吸收来自基层的鲜活经验,帮助政府制定符合需要的政策,推动各项工作落实。“推动‘民呼我为’走深走实,还得问计于民。”杭州市教育局组织处处长李衍增说。

  一人一杯红茶,议事员们各抒己见,先分组讨论、再集中提出问题与建议——这是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杭州市拱墅区小河街道“红茶议事会”的现场情景。

  “大家就事论事、一事一议,让‘合适’的人开‘适合’的会。‘红茶议事会’成为汇集民智、凝聚共识的平台。”小河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潘燚桂说,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针对小河直街商家需求和现实问题,街道通过“红茶议事会”收集到4大方面意见建议28条。

  根据议事结果,当地深挖小河茶文化历史渊源,推出“小河十三爿”茶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街区人气,实现日均人流量破万,古老街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刘捷表示,“民呼我为”充分展现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是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的重要举措。

  线上有渠道 线下能解决

  “‘民呼我为’重在‘为’。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个性化多元化的民生需求。快速精准回应百姓需求,需要将各类呼声有效归集、处理、反馈,寻找出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陈波说。

  在总结各地各部门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浙江在全省搭建起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形成信、访、网、电渠道全整合、民意全归集、办理全闭环、责任全链条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群众工作平台。

  “要想百姓慢生活,干部就得快节奏。我们党开展的每一次党内集中教育都是对服务人民群众的再深化、再加强。”浙江省信访局副局长夏文星表示,打造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就是为了更高效地解决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使民意更加及时准确地直达党委政府作为决策参考,确保“民意直通车”一路畅通。

  据了解,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应用建有民呼端、办理端、治理端、决策辅助端等四大应用端。

  民呼端设置了“浙里呼”“浙智汇”“浙里听”三个场景,为群众打造一键通达、高效便捷的集成服务端。办理端实行“一件事”全生命周期管理,让群众呼声有着落、快回应。

  借助民呼我为统一平台,浙江信访部门在主题教育中着力开展信访和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千名信访干部大接访”“十大领域突出信访问题专项整治”三大行动,有效提升了“民呼我为”效率。

  目前,浙江省民呼我为统一平台已实现省市县乡四级信访工作机构和事权机构全覆盖,平台注册用户突破1200万人,日均活跃人数达28.8万人,办理人员日均在线3万余人。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平台共受理民呼事项496万余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民生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