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19日讯(记者 王凯艺 王丹静)7月14日,在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一年一度的创业创新风云榜集中揭榜。
50个榜单,打头阵的是《2022年度宁波市获得“世界500强”企业》。然而这份榜单上却赫然印着“暂缺”两字,格外引人关注。
众所周知,宁波制造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是“全国单项冠军之城”。但同时也缺乏“大而强”企业,至今没能诞生一家世界500强。
而如今这次大会上敢于“自我揭短”,除了勇气和自省,宁波也拿出了力补“暂缺”的决心魄力。
直面空缺
《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是全球公认最权威的衡量头部企业发展状况一览表,好比经济界“奥斯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的整体经济实力。
在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上,中国企业有145家,总数居首,其后是美国124家、日本47家、德国28家。再看上榜的中国企业,北京54家、上海12家、深圳10家、杭州8家。浙江另1家入榜企业在温州。
宁波,2022年GDP总量达1.57万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11位,占全省比重首次超过20%;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拥有83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A股上市企业116家,数量位居计划单列市第二……拥有这般厚实的家底,却没有一家世界500强,难怪宁波着急了。
进入世界500强的门槛,参照2022年是营收规模28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接近2000亿元。可当前,宁波企业能触及1000亿元门槛的,也仅有雅戈尔、金田投资、吉利汽车、镇海炼化、中基集团,屈指可数。
而且在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等榜单中,央企国企的竞争力不容小觑,这对民营经济占据97%市场主体的宁波而言,难度系数又增加了。毕竟宁波最渴望看到的,还是本土民企、制造企业能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率先“破冰”。
如今,宁波已涌现雅戈尔、金田铜业、均胜、奥克斯、舜宇等一批行业龙头,它们是宁波制造的代表,也是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在世界舞台大展拳脚。
但与上海、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比,宁波的企业群体,无论在大型企业数量和龙头企业体量上,还是在技术创新能力、现代管理体系、品牌价值效应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拿同为计划单列市的深圳来说,企业数量与宁波不相上下,目前深圳规上工业企业近1.3万家,基数略高于宁波,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数量甚至少于宁波,位列全国第二。但这几年深圳工业转型之快有目共睹,不仅拥有以华为、正威等为代表的多家世界500强,也不乏比亚迪、中兴、创维等中国500强。
缺在哪里
分析“缺席”世界500强的背后,宁波制造、宁波企业到底“缺”什么,不妨先看看这次制造业大会及风云榜传递出来的信息和动向。
风云榜走到第18年,一直坚持创业创新主线。今年宁波特别突出以数字化、新能源化、品牌化、组织化、平台化、国际化为导向,企业发展要以“大优强、绿新高”为重点。
自主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护城河。宁波市委主要领导在会上指出,从制造业本身的规模结构看,宁波创新密度、浓度总体还不够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仅2.4%,低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
持续高强度投入技术创新的华为,研发费用的年均增长率超两位数,其一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就是宁波全市研发经费支出的4倍。
研发投入的不足,制约宁波新主体、新产业、新模式的发展速度。去年,宁波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仅13.3%和25.7%,对比深圳、杭州超40%的比重,规模偏小。而且,宁波制造的产品多集中在零部件和传统领域,去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仅7.4%,上海、深圳则分别达到36.4%、47%。
当前,产业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浪潮方兴未艾,新的颠覆性技术和高成长性行业不断涌现。对此,甬江实验室副主任张永庆建议:“企业创新,要从产品转向技术,要将产品端的思维转向对关键技术能力体系的打造,让宁波制造在未来具备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谈及缺位世界500强,有本地企业家自我剖析:“翻阅对比各类企业和企业家榜单,会发现一个宁波企业独有的特点——家族企业数量庞大,股权高度集中于家族成员。”这类企业能否扩大规模,取决于有没有野心跳出“舒适圈”,追求更大的发展。
如何补缺
锻长补短,缺啥补啥。
从2019年启动“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到2021年提出“大优强”企业培育计划,打出“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新旗号,宁波政企一直在谋求制造业“二次出圈”。
上榜世界500强,意味着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分析借鉴它们的发展路径、成功经验。因为世界一流企业,不仅是规模实力一流、技术创新能力一流的企业,更是管理制度体系一流,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还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包括以“大优强、绿新高”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导向,鼓励和推动企业上规、上市、上云、上榜,这两年,宁波在重要会议及多个文件中多次提出对标世界一流企业,要实现世界500强“零”的突破,并把该目标明确写进了宁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1年底开始,宁波遴选出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规模大、实力强且具有较强带动性的企业104家,专门建立“大优强”企业培育库。前期,当地经信部门对近500家制造业及其制造服务业子公司一一捋清股权架构,将企业“家谱”归档,并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共性及个性化问题。
培育库里都是宁波冲击世界500强榜单的“好苗子”。宁波一对一签订政企培育计划书,企业发展路径,连续5年的产值、营收、税收目标,政策及服务保障等都清晰列明,由培育专班专员跟踪落实。去年,全市营收达千亿级企业增至5家、百亿级企业达51家,创下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企业集团化整合在宁波渐成趋势,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愿意斥资借力上海乃至国外咨询公司,引入现代化管理制度,重视企业文化品牌的塑造……这些都是企业跻身世界一流,冲击世界500强的标配条件。
不过这从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宁波在服务业上的“短板”也会对制造业转型带来重大制约。针对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宁波近年来对金融、港航、贸易、科技、软件、文创、财务、法务、人力资源等服务业都加大了培育力度,逐步优化整体的产业规模结构。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