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入选国家级名单!浙江这3个物件为何能“见证新时代”?

字体:
—2023—
07/23
09:02:00
2023-07-23 09:02:0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陆乐

  近日,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联合开展了“见证新时代”主题活动,经中央有关单位、军队、省级文物行政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确定了100件新时代见证物名单。

  其中,脱贫茶树良种“白茶祖”、北高加索工作站铜牌、嘉兴“建党百年”砖等三件来自浙江的物品榜上有名。

  为什么它们能成为新时代见证物?它们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一

  我们常说,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我们周围的物件,同样记录着我们“当代的创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鼓舞人心的发展成就、温暖人心的凡人善举、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奋勇争先的感人事迹。几乎每一段历程,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实物在见证。

  比如:第5000000号发明专利证书,见证我国专利事业从零起步,成为全球公认的专利大国;

  进出口货值超过6万亿美元的报关单,见证中国从外贸大国迈向外贸强国;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见证我国对国际技术壁垒的突破,填补强磁场领域关键技术的空白;

  历史上精度最高的珠峰高程测量的关键仪器,彰显了中国品质和中国精度的新高度;

  “深海一号”能源站,标志着我国在南海油气资源开发上赢得主动权,迎来南海和平、合作的新局面;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宣示着中国航天载人飞行达到新高度,取得新突破;

  “小康宝鼎”铭刻着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里程碑式成就……

  去年以来,国家文物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了“见证新时代”主题活动,面向社会各界遴选和展示一批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群众不懈奋斗、取得辉煌成就的实物见证。

  根据当时下发的通知,这些实物见证,包括但不限于荣誉证书、徽章、奖状等证章,报刊、书籍等出版物,文件、图纸、通知、笔记等档案资料,照片、音频、视频等影音资料,科研仪器、医疗器材等器具,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作品等等。

  以小见大、以物见史。借助这些见证物,真人、真事、真情实感,更加具体而生动地被亲历者、见证者、讲述者讲给大众。

  新时代的见证物,也因此联通了过去和现在,让新时代的故事更为深入人心。

  二

  随着100件新时代见证物的确定,它们背后的故事迅速被挖掘出来。浙江的3件,就格外具有代表性。

  比如新时代见证物,脱贫茶树良种“白茶祖”,背后就是一个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安吉黄杜村20名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示“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扶贫困地区脱贫的故事。

  他们主要捐赠的“白叶一号”,就源自于“白茶祖”。

  1982年4月初,安吉县林科所的茶叶专家剪取白茶祖古茶树的枝条,通过短穗扦插繁育技术,成功地将这一茶中极品推广开来。1997年,“白叶一号”被认定为浙江省无性系茶树良种,为世界增添了一个珍稀的茶树品种。

  通过40年的发展,截至2022年,安吉全县白茶栽植面积达到20.06万亩,年产量2100吨,产值达32亿元,为农民人均增收近8800元。如今,安吉白茶已经成为安吉农业的支柱产业,并以优质茶苗输出的形式在全国扩种了100多万亩。“致富苗”享誉全国。

  古树身处山中,另一件新时代见证物北高加索工作站铜牌则被悬挂于遥远的草原丝绸之路沿线重镇、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见证的是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纺织品文物保护事业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2010年10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以中国丝绸博物馆为依托单位设立纺织品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研究内容包括纺织品相关文物分析检测鉴定、保护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传统工艺与价值挖掘等。

  2019年,按照在丝绸之路沿线设立工作站的规划和中俄双方前期的学术交流,科研基地在斯塔夫罗波尔开设首家海外工作站,旨在强化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当年7月26日,北高加索工作站正式挂牌。

  据介绍,这块长60厘米、宽40厘米、厚8毫米的铜牌,彰显的是我国在纺织品文物科技领域的领先水平,体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

  三

  相比前两件,浙江的另外一件新时代见证物更加容易和我们普通观众见面——它就在嘉兴博物馆里。

  这件嘉兴“建党百年”砖,既得名于砖上的字,也得名于它所铭记的历史。

  1921年夏天,随着“中共一大”代表们乘坐火车来到嘉兴,嘉兴火车站成为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2021年夏,当年的火车站站房被1:1复原。在这座穿越历史的建筑墙体内,嵌着嘉兴“建党百年”砖。

  而构筑起百年站房的母砖,则被永久保存在了嘉兴博物馆内。

  据介绍,砖的原材料,取自嘉兴南湖的湖心,寓意不忘来时路、不忘初心使命。

  这也体现遴选新时代见证物的深意——一方面借物件之“口”,讲述新时代建设的辉煌成就;另外一方面,借物件之“眼”,展望未来发展的伟大征程。

  因此,在持续做好新时代见证物的征集、保护和文物认定、公布工作的同时,如何发挥这些新时代见证物“鉴往事、知来者”的作用,把他们保护好、利用好,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新时代见证物,绝大多数都属于革命文物。我们之前对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应用就有很多可借鉴之处。

  比如,对于在博物馆中的物件,不断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在展出时迭代升级实物说明、讲解内容,同时运用VR、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从故事中让人获得得思想感悟和精神洗礼。

  此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文化创意产品。过去的一段时间,国家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红色纪念馆的文创产品先后“出圈”,多次登上热搜榜。

  再比如,针对身处乡村的物件,利用他们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和群众就业。

  根据国家文物局的介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已经深度融入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

  以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延安为例,依托丰富的革命文物,今年春节延安累计接待游客183.2万人次、综合收入7.9亿元。红色旅游还对延安的苹果、畜牧等产业发展产生了带动,“延安苹果”“峁疙瘩”等一批农产品品牌打开了市场。

  只有真正做好新时代见证物的保护展示和宣传推广,它们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才能充分彰显。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新时代;见证物责任编辑:孙婧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随着100件新时代见证物的确定,它们背后的故事迅速被挖掘出来。浙江的3件,就格外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