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看看古人的衣服长啥样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嘉兴特展火热进行中

字体:
—2023—
08/03
08:16:55
2023-08-03 08:16:55 来源:南湖晚报 记者 黄烨

  7月26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嘉兴特展: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在嘉兴市文化艺术中心·嘉兴美术馆正式开幕。500余件(套)与中国古代服饰相关的绘画和近30件(套)文物级古代服饰原件及中国丝绸博物馆的古代服饰仿制品惊艳亮相,再现了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呈现出一部“立体式”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展览正式开幕已有一周时间,昨天,记者再次走进“大系”,欣赏从画中“走”来的古代服饰。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

  “这是清中期的缂丝龙袍,绣着16条龙纹,其中以9条大龙纹为主,这也代表着我们常说的‘九五至尊’……”站在展品前,讲解员沈晓芳细致地讲解着,参观者跟随她的讲解欣赏着展品。

  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很快过去,参观者意犹未尽,不少人又返回展品前。

  每天,沈晓芳都要进行至少2次的全程讲解,预约团队多的话则增加场次。事实上,从“大系”开始前一个多月,她就在准备了。“特别怕讲解的时候出错,每一件展品背后都有深厚的历史,所以要查阅海量的资料。”沈晓芳告诉记者,特别是在开展前几天,几乎每日每夜地查阅资料,修改讲解词,“每一个讲解员都特别认真准备,开展后也是这样,大家中午一回休息室就是查资料,互相都没有时间聊天。”

  正是因为精心准备,讲解员们才在迎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时讲得有底气、有内涵。

  这些日子的讲解,也让沈晓芳收获满满,许多中国画专业人士和传统文化爱好者前来观展,在听取讲解的同时也会和讲解员分享他们的所知所学。“现在我也在不断汲取知识,提升我的讲解。”沈晓芳说道。

  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到现场听取讲解员的讲解,每天的9:15(第一场)、10:15(第二场)、14:00(第三场)、15:00(第四场),总共有4场讲解,时常为1.5个小时左右。现在通过“文化有约”搜索“嘉兴美术馆”可以提前3天进行参观预约。满10人也可以预约团队参观,团队预约电话是82169016。

  在“大系”中学习传统文化

  走进“大唐意象”展厅,就能看到相传为宋徽宗赵佶创作的《摹张萱捣练图》。《捣练图》画的是盛唐时女子捣练缝衣的劳作场景,据说是最早的服装工艺流程图。

  展览围绕《捣练图》还进行了细节拆解,分别介绍了檀晕妆、花钿、发型、梳篦、钿子、服装等唐代典型的妆容服饰特点。

  此次展陈面积4200平方米,展线1150米,分为“久久为功”“千古丹青”“古代人物画与服饰生活”“守正创新”四大板块,以一系列经典的山水画、花鸟画、风俗画呈现生动的古代生活图景与人文风韵。

  “以前更多关注的是现代服饰,来到展览现场被中国古代服饰震撼了。”刚刚结束高考的小朱在宋皇后装前驻足,和家人一起观察着服饰上的纹饰。她已经被宁波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录取,在开始大学专业学习前来欣赏传统服饰。

  从事文化创意工作的李卓赟和同事们一起来参观,“不论是画作还是实物,在纹饰和色彩上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创设计的灵感来源。”

  随着“大系”展览的进行,配套活动也纷纷登场,“童眼看大系 妙笔绘风雅”第二届嘉兴市少儿美术大赛,号召孩子们前来临摹、创作作品;“盛世修典 美美与共”短视频征集活动,则征集一批角度新颖、内容活泼的短视频作品,记录本次“嘉兴特展”的鲜活影像。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艺术;文化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