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围绕生态做文章,景宁推开绿色发展之门

高山之上,望见新风景

字体:
—2023—
08/11
07:42:29
2023-08-11 07:42:2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郑亚丽 吉文磊 通讯员 吴卫萍 徐丽雅 潘玮

  位于景宁的惠明茶园。 景宁农业农村局供图

  浙江在线8月11日讯(记者 郑亚丽 吉文磊 通讯员 吴卫萍 徐丽雅 潘玮)“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绿水青山扑面而来,这是景宁;经济总量一度在“省尾”,发展空间极度狭小,这也是景宁。

  位于浙西南的山区县景宁,曾经颇为迷茫:一边是对发展的热切渴望;一边是受生态环境的制约,看不清前路到底该怎么走。

  “任何时候都要看得远一点,生态的优势不能丢。”2002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丽水调研时勉励地方干部的一番话,为这高山之上的畲乡小县推开了一扇绿色发展之门。

  二十多年来,景宁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生态做文章,曾经的“生态屏障”展露出独特的发展价值。2022年景宁GDP首次突破90亿元关口。今年上半年,景宁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8%、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5%,均为丽水第一。

  景宁的实践表明,发挥生态优势,同样可以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千万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点经济的利益。”

  ——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到丽水调研时的讲话

  “村里的葡萄价格是市面上的三四倍,光采摘游都不够卖。”进入8月,景宁东坑镇桃源村的葡萄开始成熟,村民吴建东热情地招呼着,“我们的葡萄最甜了!”

  自信源于生态。在吴建东看来,村里空气好、土质好,喝着山泉水长大的葡萄,怎能不甜?就连本来两年要更换一次的大棚薄膜,寿命也延长了,进入第四个年头,白色薄膜依然干净如新,没有积尘。

  在桃源村采摘,心情会大不一样。清冽的泉水沿村而下,远山的毛竹林随风而动,这些果树就生长在山脚下、溪水边。四面八方赶来的游客,愿意付高价采摘,看中的就是这里的好生态。

  此时回头看,才更能明白习近平同志当年提出的“生态的优势不能丢”的深意。习近平同志不断勉励当地干部:很多东西,眼前看是好的,今后看未必是好的;有些东西眼前看没有什么价值,但今后看可能就是无价之宝;我们的资源优势就是无价之宝。

  在森林覆盖率高达83%的环境里工作,东坑镇副镇长陈伟,越发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好生态是基础,如何让好生态显示出它们的价值和优势,是他们面对的课题。

  “千万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点经济的利益。”镇里的主导产业曾是钢管阀门,收益低、污染大。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片山水,同时整治“低散乱”,依托山区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林产业。

  拿桃源村来说,村里的山林和溪水都是宝贝。严禁乱砍滥伐和倾倒垃圾后,绿水青山越发耀眼,桃源村也成了景宁远近闻名的水果基地。2022年,村里光是近百亩葡萄园,产值就超180万元。

  如今景宁的村庄,都从生态环境的保护中,找到发展的机遇。

  走进桃源村5公里之外的深垟村,仿若进入一个“多肉王国”,成片的多肉植物如同绿色瀑布,挂满围墙,在当地传统木质民居的映衬下,别有一番风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3月到余村考察时说的,‘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我们村也在收获生态红利。” 深垟村党总支部书记孙伟平介绍,村里原本没啥产业,这些年他们通过“千万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让村子美出了个性。游客接踵而至,不少影视剧组也来这里取景,村子硬是靠着生态颜值拉动了乡村文旅。今年“五一”期间,更有两三万游客涌入。

  “惠明茶”品牌更大更响

  “好好发展这个生态产业”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到澄照乡茶叶基地考察时的叮嘱

  今年初,“惠明”系列商标所有权从民营企业转让至景宁国有企业,成为景宁惠明茶的区域公共品牌。

  消息一出,景宁茶叶界振奋了:曾经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的惠明茶,在做大品牌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早在2002年11月第一次到景宁调研时,习近平同志就注意到了当地的特产惠明茶,特意嘱咐“这个品牌要打大一点,响一点”。2005年8月,他还特意到澄照乡茶叶基地考察,叮嘱村干部“好好发展这个生态产业”。

  不过在彼时,这个生态产业还面临重重困境:“惠明”品牌被一家企业注册,其他企业无法使用,因此难以形成发展合力;茶产业规模小、销路窄,当地茶叶卖不出太高的价钱。

  “一个产业的繁荣,一定是一个产业生态的繁荣。”三石村党总支部书记陈兴和说,从习近平同志的嘱托中,当地人逐步意识到这个道理。

  为了让茶叶市场更繁荣,2010年,三石村投资100多万元,在家门口建起茶青交易市场,茶农由此告别了四处上门推销的日子,惠明茶品牌的市场认可度也逐年上升。随着茶叶加工厂建立,村里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模式。

  站在县域层面看,围绕壮大惠明茶这一生态产业,景宁下足了功夫。景宁将惠明茶产业作为农业主导产业来培育,专门出台《景宁畲族自治县促进惠明茶产业发展条例》,实施惠明茶“双强”行动和品质提升工程,制定发布《惠明茶团体标准》《惠明茶生产技术规程》,编制完成《茶产业发展规划暨品牌营销三年行动计划》,使茶产业发展氛围更加浓厚……

  截至2023年5月,景宁已有茶园7.5万亩,全县4万名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1万元以上;2023年春茶产量2507吨、产值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29%。

  随着惠明茶公共品牌的回归,景宁121家茶叶主体都可使用惠明茶公款商标,如今15家企业已经完成公版包装2.6万罐,产品溢价达35%。

  对于惠明茶的未来,景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丽勇颇为期待。她说,到2025年,景宁茶园面积将增加至8万亩,茶叶总产量增加至5000吨,茶叶一产产值预计突破10亿元,茶叶全行业产值达20亿元,实现由“名茶之乡”向“茶业强县”的转变。

  “两山”转化路更新

  “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之江新语》

  山区县的出路在哪?拿这个问题问景宁人,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特色产业、文旅融合、生态工业……

  二十多年前,当地人曾感慨,山区资源效益有限,难有大发展,这也是其他山区县面临的共性问题。习近平同志为他们开辟了另外一条跑道,“在选择之中,找准方向,创造条件,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

  大均乡就找到了方向。这里地形多样,悬崖、河流众多,从传统视角看,如此复杂的地貌无疑是发展的“拦路虎”,可转换视角,这里何尝不是开展山地救援培训的天然场地。

  在山地的沙盘前,大均乡乡长詹惠淇兴致颇高。眼下,他们建了高空绳索架、攀岩基地等配套设施,山地救援培训新场地正待开启。在此之前,大均乡已经建立了全省首个国际急流水域救援培训基地。

  “从‘水里’到‘山里’,我们的救援培训基地正从单一的水域救援向综合救援发展。”詹惠淇表示。这些山水之间的增长点都来自于大自然的馈赠。2018年,大均乡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约为17.88亿元,也是全国首个发布GEP核算报告的乡。这份GEP核算报告让他们看到,多样的地貌也是一种生产力。

  山山水水,有了新的价值。救援培训产业催生了美食、住宿、休闲娱乐、青少年研学等配套项目,助推景宁全域旅游发展转型升级,进一步带动村民创业增收。

  村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出路,县城也在进行有益的探索。无工不富,无工不强,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景宁的工业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存在。

  景宁人也曾苦恼,发展工业怕污染环境;可只发展总部经济,不利于居民在家门口就业。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景宁常住人口为11.1万,较2013年外流5.9万人。

  生态好的地方,难道就不能发展工业了吗?不尽然。景宁经济开发区,承载着景宁人对“生态工业”的希冀。开发区副主任雷雪松表示,秉承“园区规模小,不走粗放路线;工业起步晚,没时间走老路”的工作理念,他们率先选定竹木加工产业为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之一。去年,县域内单体投资最大工业项目——沪特精密机械装备制造项目也在此落地,一个精密制造产业链即将成型。

  绿水青山,是发展障碍还是引力?如今再被问起这一问题,景宁人不再犹豫,答案里满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轻盈——因地制宜谋求可持续发展,是站在高山之上就能看到的靓丽风景。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景宁;生态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