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

多项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

字体:
—2023—
08/16
08:05:19
2023-08-16 08:05:1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郑亚丽 叶诗蕾

  浙江在线8月16日讯(记者 郑亚丽 叶诗蕾)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如何?8月15日在湖州举办的首个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上,多项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三年来,“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和积极成效——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8.4%,超额兑现第一阶段国家自主贡献承诺。在此基础上,“十四五”前两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4.6%,节能降碳成效显著。此外,中国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目前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

  近年来,我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绿色生产方式正在加快形成。根据发布成果,中国产业结构高端化加速推进,2022年已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多领域建成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总产值达到20万亿元,成为引领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传统制造业加快调整优化,“十三五”期间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达1.5亿吨以上。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15.5%和31.8%,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6.1和3.6个百分点。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和重大制度创新。会上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显示,全国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合计约319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通过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可以实现对重要生态空间、珍稀濒危物种和栖息地的大规模、整体性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资产和山清水秀的美丽家园。

  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成果显示:2015年至2020年,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其中,各类生态系统变化幅度均有所减小,2015年至2020年全国发生变化的生态系统面积为11.40万平方公里(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19%),变化幅度为0.24%/年,小于前5年的变化幅度(0.28%/年)。全国自然生态系统(森林、灌丛、草地)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至2020年生态系统质量等级提升的区域面积占比为11.67%,自然生态系统质量优和良等级面积占比(43.49%)超过了低和差等级面积占比(41.48%)。

  此外,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十年来,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从3.3亿千瓦增长到13.8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25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超2300处,原煤入选率从56%提高到70%。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电能替代加快推进,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达到665万台,规模为全球最大。光伏转换效率、风电单机容量不断刷新纪录,自主三代核电、百万千瓦水电、“深海一号”深水大气田、特高压输电等一批重大工程技术取得重大成果,油气“全国一张网”基本形成。

  会上还发布了林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13.14亿亩,居全球第一。过去十年,我国为全球贡献约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居世界首位。通过深入实施“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我国完成防沙治沙3.05亿亩,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初步治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全面建立起林长制体系,现有各级林长近120万名,森林、草原火灾受害率分别稳定在0.9‰和3‰以下,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生态文明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