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田园
俯瞰窑北村“千亩方”项目
漕桥村“千亩方”项目航拍
田长在田间地头巡查
图片由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提供
浙江在线8月25日讯(通讯员 李风 徐乐祎 记者 余丽)立秋时节,行走在杭州市余杭区的乡村,放眼望去,平整的机耕路两旁,生机盎然的高标准农田,正呈现出一幅“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美丽景象。
余杭区地处杭州西北部近郊,地形平坦、河道纵横,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坐落于此,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如今的余杭,经济发达、高楼林立,但仍能看到一片又一片田野,这在寸土寸金的杭州十分难得。
近年来,余杭区实施了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完成验收,共涉及121个子项目,其中农用地1.9万余亩、建设用地490余亩,项目总投资超7510万元,整治后耕地面积增加4667亩,实现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项目区面积1.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47万亩,累计实现经济增收71.45亿元。
通过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余杭有机更新了乡村空间形态,乡村空间发展格局发生巨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裕。
蹚出新路子:打造乡村振兴新图景
余杭区实施的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主要内容覆盖“四个一”,撑起了全域土地整治的“四梁八柱”,描绘出乡村振兴新景象。
一张蓝图绘到村。强化村庄规划引领,在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中,余杭准确把握乡村特色、地域特征、农村实际、发展现状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做好总体设计,合理划定农业生产、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分区。
一条红线画到田。耕地保护乃“国之大者”,余杭积极开展农用地综合整治,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宜耕后备资源开发以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耕地质量和连片度,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条件。
一项制度落到地。落实最严格节约用地制度,余杭推进闲置、低效利用建设用地整治,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开展农村宅基地、工矿废弃地以及其他存量建设用地复垦,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注重保护好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传统建筑、街巷空间等。
一种底色铺到底。绿色发展是最鲜明底色,围绕统筹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余杭推进村庄建设用地整治、废弃矿山整治、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清洁田园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工程,保护水源涵养地,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村生态宜居环境。
建设新农田:实现低碳又节地
走进余杭径山镇漕桥村七里畈,近处,一株株水稻茁壮生长;远眺,满眼绿色向远方绵延。
这是去年竣工的漕桥村等村“千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该项目实施了苗木清理、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等工程,其中恢复耕地功能750多亩。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农业种植大户流转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冬季种植小麦。
不仅如此,承担该项目的余杭绿产集团,还在恢复了耕地功能的农田建起了低碳试验田。
“低碳试验田构建了一个‘低碳零直排’的水稻生产农业生态系统。”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余杭分局自然资源保护科科长姚强介绍,该系统可联动精准灌排、无人农机、绿色防控三大智能控制系统和水、气、土三个在线自动检测体系,相当于为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
在现场,这些稻田竟然看不到一条水渠,水从何而来?好奇之余,又在每块田里看到一只只黑色的“箱子”,清水正从“箱子”里不断喷涌出来,汩汩地流入田间。
径山镇城建办副主任王子诒说:“这个装置叫无线远传遥控进水电动阀,安装在田间进水口,采用太阳能供电,可通过自动或手动两种方式精准控制稻田灌溉水量。”
据介绍,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种植方式,低碳田园项目采用数字指令系统,在灌水、施肥、除虫等方面均实现了时间、计量、地域的精准化操作,从而实现水稻生产的碳减排。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节水30%、节肥10%,甲烷排放减少20%,退水总磷、总氮消减25%。
这些水田低碳又节地。“在施工设计中,4000多米的灌溉水渠全部由明渠改成了暗渠,这样的设计,让710亩农田凭空多出了5亩多优质耕地。”姚强算起了项目节约用地的一本账。
据了解,余杭区推动生态修复,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2022年以来,在全区开展耕地功能恢复工作,共立项耕地功能恢复项目61个,实现耕地功能恢复4.3万亩。
打好新地基:促进“三农”新发展
如今,余杭实施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正带来全区“三农”之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所带来的集中连片、设施完善、生态良好、适合规模种植的优质农田,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
结合“千万工程”,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余杭众多村、镇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将村庄整治与产业发展结合,走出了各具特色的村庄整治路径。在具备区位条件和文旅资源的乡村,推动土地整治及生态修复与乡村旅游发展有机结合,已成为典型的村庄整治模式。
余杭依托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改善基础设施、保护生态景观、挖掘乡村特色,实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优化重构,助力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正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良渚镇港南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完成土地统一流转后,专门制定了耕地质量提升方案,通过有机肥施用、作物轮播等方式,不断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带动土地产出效益大幅提升。现在,每亩土地流转租金有1000余元,比原先村民自家种地收益高出一截。该村还利用小部分不具备复耕条件的地块打造了集农耕、研学、游玩等众多元素于一体的“儿童公社”,塑造“田园牧歌 良渚遗风”的文旅IP,每年可为村里带来5万人次的流量。
创建新机制:“田长制”严守“饭碗田”
2015年,一块黑色大理石制成的公示牌,在余杭街道永安村农田矗立起来,上面刻着:保护面积8342亩,田长:张水宝。
当时,永安村在余杭区率先探索建立“田长制”,由村书记任田长,将全村划分为三个网格,设3名网格长兼巡查员,并由30个村民小组组长任微田长兼巡查员,明确了田长巡查、发现、制止、报告和耕地保护宣传等职责,确保田有人管、地有人种。
以永安为样本,2016年,余杭依托社会治理大联动工作机制,在全区推行“田长制”,同时建立联动责任机制,将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发放标准与违法用地发生数量直接挂钩,进一步压实田长责任。
这些年来,余杭田长的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拥有区级田长4名,镇级田长48名,村级田长144名,村级巡查员164名。
步入永安村,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意盎然。“建立‘田长制’前,村里的基本农田都是家家户户的承包田,存在一些开挖鱼塘、做堆场或者违建附房的行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水宝说。
实施“田长制”7年来,永安村通过宣传教育、开展整治,村民保护耕地的意识增强了,全村5500多亩基本农田得到了统一有效管理。
利用“耕地智保”“天巡地查”等数字化应用场景,余杭还对重点区域250个点位进行重点监控,监控覆盖耕地面积11万余亩,构建起“人防+智防”工作机制。今年1月至7月,余杭的各级田长配合相关部门对数字化监控发现的25个耕地问题图斑、涉及总面积800余亩土地进行了处理。其中现场核查销号图斑23个,整改销号问题图斑2个,累计处理率达100%。
深化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持续为乡村振兴赋能。今年,余杭区将立项2个全域整治项目和1个跨乡镇全域整治项目,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