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7日讯(记者 李震宇 徐彦 俞碧寅 朱海伟 姚颖康 吕之遥)20年岁月如梭。广袤之江大地上,一批批科技特派员走出课堂和实验室,赶赴山乡田野,在崇山峻岭间写下动人的科技之歌,于秀美山村间绘就脱贫攻坚的生动画卷。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要制度。2003年,浙江101名科技工作者,带着“科技特派员”的光荣称号踏上征程,奔赴全省100个欠发达乡镇,由此拉开科技特派员制度浙江实践的序幕。
今年是浙江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科技特派员代表的重要回信,对我省科技特派员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传递着对浙江大地和浙江人民的深厚情谊,体现着对浙江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殷切期待,给广大科技特派员带来无限激励。
春去秋来20载,一代又一代科技特派员翻山越岭,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捧出一个个动人的科技成果,让科技的种子生根发芽,在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交出了闪亮的答卷。
在仙居县广度乡西角村,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吴良欢教授(中)在省级水稻科研试验田里指导农户种植。在吴良欢的指导下,当地试验田的地力大大提升,水稻的品质和产量得到有效提高。
在舟山市白泉镇小展村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内,浙江海洋大学科技特派员储张杰(左)正和基地负责人一同查看鱼苗生长情况。储张杰教授在安徽潜山的大别山深处找到光唇鱼鱼苗,在我省多个山区县建立繁育基地,为农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作出重要贡献。
在杭州市临平区塘栖镇一枇杷种植园内,浙江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陈俊伟(右)在指导当地农户如何判断大棚枇杷的长势。18年来,陈俊伟在塘栖镇为当地农户提供技术支持,杂交繁育30多个优质枇杷新品种,有10个已引进塘栖进行种植,促进当地果农增收致富。
在文成县黄坦镇大山深处的养蜂基地,浙江大学科技特派员王友明教授(中)在和当地蜂农一起查看蜜蜂生长情况。在王友明及其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多年发展,文成县“零散、无序、规模小、缺技术”的中蜂养殖,逐渐发展成为有规模、标准化、高质量、有品牌的支柱产业。
受暴雨影响,青田县仁宫乡仁宫村的溪水上涨,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程岩兴(右)和果农张李勇一起疏通排水渠,堵截进入葡萄大棚的雨水。程岩兴是首批科技特派员之一,20年来始终扎根青田县仁宫乡,指导当地发展设施农业,引进杨梅、葡萄、草莓等新品种,经济效益显著。
在苍南县岱岭畲族乡的一处荔枝大棚里,省农科院科技特派员李发勇(右)正在指导果农进行田间管理。毕业后分配到浙江省农科院不久,李发勇就来到苍南县岱岭畲族乡任科技特派员。他18年如一日,带领村民发展柑橘、荔枝等产业,把荒山野岭改造成了致富宝地。
在杭州市淳安县屏门乡海拔1000多米的金陵村,中国美术学院科技特派员徐燚(中)正在与村干部讨论山茶油的包装。徐燚教授发挥专长,帮助村里做好高山特产的品牌开发,提升高山有机茶叶和山茶油的附加值,带动金陵村村民走向共富。
在磐安县科技特派员之家的实验室里,浙江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斯金平教授(右)带着研究生对药材品质进行鉴定。2013年,斯金平教授与磐安结缘,10年来,他带领团队发展磐安的铁皮石斛、黄精产业,不断推动磐安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