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在义乌市义亭镇后张村乐读书屋,一场图书捐赠仪式正在举行。书屋门口放着一块五彩签名墙,参与捐赠活动的捐赠人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乐读书屋不大,但书不少。据介绍,现在书屋内共有图书2600多册,除了图书,书屋中的吊扇、书桌等物件大多也是捐赠的。参与捐赠的人中,年龄最小的仅6岁,最大的是一对年过八旬夫妻——88岁的张经华与83岁的林秀惠。
走进书屋的里间,旧书经过岁月沉淀的味道充盈鼻尖,眼前所见是挂在墙上的一首原创藏头小诗:“乐见铜崖旭日升,读书声震小山村;书是老小心中恋,屋里藏娇喜盈门。”两旁书架上摆满了书,最上方还有几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摄影作品,这些都是张经华夫妻俩捐赠的。而此时这些书的原主人,在边上的书桌前挥毫题字,转眼间,透着墨香的“乐读书屋”4个大字跃然纸上。
历时一个月
整理出986本书
“书架下面加固了吗?要做得牢固一些。”捐赠仪式开始前,林秀惠看着面前的书架,忍不住上手重新归类放置,“这本工具书应放到《辞海》那一层,那几本16开的书要按大小排整齐”。
林秀惠当了12年老师,后来到书店工作。她爱看书,也一直与书为友。“在我小叔的介绍下,知道村里的书屋可以捐书。”林秀惠告诉记者此次捐书的缘由,“我家的书都是以前买的,现在很少翻看,只是放在书柜里。书放着不看,就好像睡着了,倒不如捐出来让大家看,来探讨学习,这样它们就醒过来了,真正发挥作用”。
林秀惠与家人花了一个月时间,把搬家后还保存着的珍贵书籍分门别类做好标记,全部送到乐读书屋。986本书,是记录在捐赠证书上的数字。工具书、散文诗歌、外国小说、摄影画册……曾经陪伴着张经华与林秀惠的书在这个小小的乡村书屋里重新安了家。
这些书大部分成套,书页泛黄却保存完好,偶有几本因翻看频繁,原封面已破损,外面套着手写的书皮。“这套是巴金的《家》《春》《秋》,这本《千万个为什么》是当初我买给女儿读的,这套是叶兆言的书,上面有他的亲笔签名。”林秀惠如数家珍地回忆着这些书籍承载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本书是教怎么织毛线的,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打毛衣”。
把书捐赠书屋
惠及周边村民
这次捐赠的书大部分都有些年头了。一些背后标价仅几角钱、甚至几分钱的旧书,因为年份而变得珍贵,有人不由得替两位老人感到可惜,但林秀惠依然坚持这个决定。
“把书拿出来,把书屋做好,也是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后张是我的婆家,我心里也一直记挂着。”在她看来,把书捐赠书屋,惠及周边村民,助力新农村建设,远比讨论书的真实价值更重要。
捐赠仪式进行到尾声,现场所有捐赠者都在面前的小卡片上写下祝福。“书是知识的海洋,青年是祖国的希望”,这是林秀惠留给乐读书屋、留给后张村孩子们的一句话。因为自己爱书,从而见识过书中世界的广阔;因为人生之丰厚,从而深知青年所蕴含的能量。“我希望来乐读书屋看书的人,都能收获知识与技能。”书籍是知识的载体,也是记忆的传承,林秀惠将一部分记忆存放在后张村,期待续写者的到来。
捐赠仪式结束后,乐读书屋的门并没有关上,几个孩子捧着书,沉醉其中。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