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1日讯(记者 严粒粒)水光潋滟晴方好,9月8日早上,杭州亚运火炬传递的第一站——杭州,西湖畔。麦家是第54号火炬手。
担任火炬手是巨大荣耀,火炬传递的时刻是个人生涯的高光时刻。当记者联系上麦家时,那个印象中不苟言笑、风轻云淡的人,还是难耐激动。
麦家,军人出身的茅盾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解密》《暗算》《风声》《人生海海》……他的文学作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在100多个国家出版,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欢迎,成为入选“企鹅经典文库”的作家。
“每个人都渴望荣誉,渴望认同和褒奖。成为火炬手,我何其荣幸。”他甚至已经开始筹划,要把这段“烙印在人生道路上的经历”写进晚年的回忆录。
50米的路程,要控制在50秒左右跑完;手持火炬、挥手致意的时候,要保持微笑……为了在这一刻呈现最佳状态,麦家已经练习了一次又一次。这是对待荣誉的态度。
触景生情,时光回溯。亚运会是一代人的记忆。麦家想起了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万人空巷。那年,他正好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求学。
学校门口的中关村南大街那时还叫白石桥路,路的尽头是紫竹院,紫竹院的对门就是首都体育馆……“那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性国际体育大赛。同学们结伴‘翘课’,买一两块钱的门票,跑去看羽毛球、游泳、垒球……20多岁的我和全国人民一样士气高涨。”
转眼多少年过去。直到这一刻,地点从北京切换到杭州,身份也从观众成为火炬手,麦家感受到了什么叫荣誉越大,责任越重。
他明白,火炬的传递、火炬手的选择、火炬之后的亚运会启幕,都在向社会传递着一种价值取向。
“举世瞩目”是世人对大国办赛的殷殷期待。从几个月前成为候选人之时,到前不久被正式通知入选,再到完成火炬的交接,麦家一直在思考:对于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国、一个洲来说,运动能带来什么,亚运精神和体育精神又代表着什么?
一切宏大的大道理,都没有亲身经历具有说服力。
他从自己的日常,想到运动的乐趣与收获——
这些年来,跑步已经升级为麦家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十多年,他举过铁、踏过椭圆机、骑过自行车,最终迷上了跑步。“晴天在户外,雨天在健身房,几天不跑步就浑身不舒服。”
写作是一项消耗体力的劳动,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长跑。麦家的代表作《解密》曾经不断推倒重来,改了又改,在11年里被退稿17次。“跑步强身健体,让我能在电脑前坐得更久、写得更久,也会让我的身体分泌多巴胺,让我在疲惫时感受到快乐和满足。”在日复一日的奔跑中,麦家真切感受到运动能磨炼坚强的意志、锻造健康的体魄。
他从火炬手的选择,想到体育精神亦是全民精神——
麦家关注火炬传递的新闻,得知和他同为火炬手的,不仅有运动员,还有科学家、教师、记者、工人、白领、党员干部等,涉及各行各业。他们中,有上至84岁的老人,还有下至14岁的学生。“亚运会不仅仅是运动员的赛事,更是全民参与的盛事。我们举办体育盛会的目的,是让体育惠及全民。”
举办亚运会也是城市建设的契机。他想起了常常在西溪湿地跑步的线路,去年多了一条“浙江绿道”。长约21公里的水泥地换成了塑胶跑道,沿路浓荫如盖,西溪湿地十八景被一一串联,跑在路上,人在景中。“借助亚运会,既是杭州展现城市魅力的契机,也会让新老杭州人更爱杭州。”麦家认为,这些年,因为城市体育基础建设和场馆提升,百姓获得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得杭州越发可爱了。
“心心相融,@未来”。麦家喜欢杭州亚运会的这句主题口号。他明白,体育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和对抗,更是一种合作和切磋,何况“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也是一代代中国人所熟知的。
自己作品的海外畅销,让麦家更加确定“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体育运动,都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因为人性是相通的”。他会为赛场上的“你争我夺”欢呼,却更为下场后,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鼓励、相互尊重、真挚祝福所感动。
结束火炬传递,麦家越来越期待9月23日杭州亚运会的正式启幕。他和记者聊起,最关注田径比赛,想看“亚洲飞人”苏炳添不在的田径场,是否会“飞”出另一匹“中国黑马”;他也对乒乓球赛有着矛盾的想法:某种程度上并不希望中国队“包揽”奖牌,“有对手才有进步”……
记忆中的“亚洲雄风”再一次刮起。越发从容自信的中国再一次聚焦世界目光。“祝愿杭州亚运会取得圆满成功,让中国展现魅力,也让世界看到亚洲的风采。这会是杭州,是浙江,是中国给世界留下的一个美丽的惊叹号。”麦家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