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禾下可乘凉!海盐“身高”2米巨型稻丰收在望

字体:
—2023—
10/12
14:37:50
2023-10-12 14:37:50 来源:潮新闻 共享联盟·海盐 吴佳琴 通讯员 蔡丹瑜

  金秋十月,正是丰收时节。

  在海盐县百步镇桃北村桃园6组的水稻田中,呈现一片丰收的景象。放眼望去,近两米高的水稻茎杆高大粗壮、枝叶繁茂,金黄的稻谷颗粒饱满,压弯了稻穗,长势十分喜人。

  “禾下乘凉”是袁隆平院士的理想追求,大包户徐明达种植的水稻,正袁隆平院士参与研发的巨型稻“巨丰5号”。

  “这是今年引进的新品种,试种了20亩。”徐明达骄傲地说道,“巨型稻生长周期约150天,亩产量在20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5万多元。预计在10月25日进行收割。”近两米高的巨型水稻高大粗壮,穗长粒多,一株株弯着腰,近一米八的徐明达站在水稻旁,“淹没”在稻穗中。“巨型稻抗性好,所以我采用的是80年代的种植方法,基本上不施化肥、不使用化学农药。”

  巨型稻“巨丰5号”的植株高度是常规稻的两倍,且稻秆粗壮,抗倒伏,具有稀植、生育期长、叶茂且冠层高、淹水深度大的特点,可为鱼、虾、螺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具有明显的种养结合优势。徐明达在海盐率先引进新品种“澳洲银鲈”,开启了稻鱼共养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银鲈养殖密度低、活动空间大、投饵量少,所产生粪便被水稻吸收利用,不产生水体污染,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有效提升稻米、银鲈品质。”徐明达说。今年是徐明达第五年承包种植水稻,总亩数达300多亩,除了“稻鱼共养”的种养模式外,还有“稻蚌共养”,增产又增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海盐;巨型稻;丰收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