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缪家村 “景区经济”强村富民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顾雨婷 共享联盟·嘉善 宋依依 陈佳伟)“开船咯!”12日上午10时,嘉兴嘉善大云镇碧云花园·十里水乡景区,船工冯传江驾着乌篷船,带着游客沿蓉溪欣赏景色。水路蜿蜒,两岸掩绿,30分钟的行程里,冯传江对桃源隐渔、丰钱古韵等沿线景点如数家珍。
如此诗情画意的国家级景区,就藏在一个小村里。大云镇缪家村位于嘉善县最南端,紧邻上海,村内一条蓉溪穿村而过,水乡生态优势突出。“过去村里守着这些‘生态宝藏’,却不知该如何挖掘利用。”大云镇党委委员于晨哲说,缪家村的转变始于实施“千万工程”。20年来,缪家村将生态建设纳入村庄发展规划,充分挖掘乡村景观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成功创建成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如今,村里已是景区扎堆,有国家级景区和不同类型的农村休闲旅游景区。仅今年中秋、国庆期间,缪家村就接待游客16.7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28.38万元。
缪家村还不断开辟旅游发展新路径,打开亲子游市场,吸引人气。拥有全透明观光游览通道的巧克力生产工厂、种植着热带可可树的森林植物园、自己制作巧克力的动手体验区……主打“工业+旅游”的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区——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景区,成了家庭旅游的热门选择。
火热的景区人气,也为村民带来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12日上午11时不到,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景区刚送走了一个190人的上海亲子旅游团,在景区管理游乐设施的缪家村00后小伙叶鹏程赶忙开始检查设备,为下一个旅游团接待做准备。叶鹏程去年大学毕业后,就入职了家门口的景区。如今,缪家村的各大景区景点,共吸纳本地农民就业600余人,依托旅游业发展带动该村新增集体收入超400万元。
桐乡墅丰村 村民乐享“数字生活”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宋彬彬 通讯员 俞海江)近日,在嘉兴桐乡石门镇墅丰村,131位老人领到了村里免费发放的智能手环。“心率87次/分钟、运动记录1500米、血氧饱和度97%。”站在墅丰村智慧养老健康监测预警云平台大屏前,75岁的村民邱明其一脸惊讶,不仅他的身体健康信息可以实时感知,他如果跌倒,平台也会预警并安排线下救助,让老人多了个全天候的“安全管家”。
智慧养老,托起老人幸福晚年。“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墅丰由环境脏乱差的传统农业村变身农文旅融合的网红村。我们要避免‘千村一面’,而要从村民需求出发,亮出特色,我们的路径是借力数字化让乡村走向未来。”石门镇墅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窦国勇说,该村不断在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注入数字元素,让农民在乡村享受“数字生活”。
由于地处桐乡农业经济开发区的核心区,近年来,村里引进了桐信种苗、猪舍里·石湾“未来猪场”等多个数字农业项目,去年农业总产值突破4000万元。走进桐信种苗“未来农场”,5000平方米的数字种苗工厂内,在全自动嫁接机器人操作下,削尖、嫁接一气呵成,只需3秒钟就能得到一株完整的种苗,存活率达到99%,每台机器每天可以完成3000次嫁接。这里一年可育3000万株苗,出苗率在98%以上,却只需6个工人管理,而传统培育则至少需要30人。
自入选第一批省级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以来,墅丰村以子恺文化为主题特色IP,建成集漫画文创和研学为主题的“子恺漫画村”,还引进24小时无人超市、无人药房以及共享农房、老年食堂等便民服务设施。
生产生活更便利,产业发展更智慧,乡村治理更科学。去年,墅丰村累计接待游客3.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6万元,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了1826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867元。
南浔荻港村 千年鱼桑焕发新生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吴丽燕 共享联盟·南浔 陆志鹏)秋日的清晨,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在一阵阵喧闹声中苏醒。老街上,刚出锅的桂花糖年糕冒着热气,又甜又糯;村民聚拢起来吃早茶,聊着家长里短;而游客们正在小路上悠闲散步,拍下一张张美照……
始建于南宋年间的荻港村,京杭大运河的支流穿村而过。“倚港结村落,荻苇满溪生”,荻港也因此而得名。然而,千年古村曾遍布大小油脂化工企业和作坊,被戴上“最脏村”的帽子。改变,来自于2003年启动实施的“千万工程”,荻港陆续关停油脂化工企业,并启动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疏浚河道、整修民居、拓宽村路,完善各项公共基础设施,水乡独特的韵味渐渐恢复。
环境好了,发展也有了新思路。“我们村坐落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桑基鱼塘系统核心保护区,要用好这个‘活化石’。”荻港村党委副书记杨明介绍,这些年,村里以桑基鱼塘鱼桑文化和古村落文化为依托,对村庄进行景区化打造,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致富路。
中秋、国庆假期的热闹劲刚过,荻港村本地企业荻港渔庄的桑基鱼塘研学基地内,近日又迎来了400多人的研学团队。孩子们现场制作蚕茧灯、蚕丝纸,了解桑基鱼塘系统,感受农业文化遗产的魅力。荻港渔庄创始人徐敏利是“千万工程”的亲历者、受益者,也是奋斗者。10多年来,她带着乡亲们,从最初利用荒废湿地、老桑地、小鱼塘搞农家乐,到如今打造集餐饮、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研学实践教育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综合体,渔庄内600多名员工,九成以上都是本地村民。
“我们正在不断延伸鱼桑文化旅游产业链,去年我们吸引游客约80万人次,带动旅游和土特产销售超亿元。”杨明介绍,眼下,荻港村还携手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制定了《南浔荻港村旅游发展与风貌景观提升规划》,让水乡焕发新活力。
安吉余村村 留住了“绿”迎来了“青”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李世超 共享联盟·安吉 杨卫丽)“与余农场”里,不少城里人慕名前来,种菜喂动物,体验纯粹的农耕生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石碑前热闹依旧,游客一波接一波拍照留念……每一次到位于湖州安吉天荒坪镇的余村村,总能感受到这里十足的人气。
“20多年前,村里炸山开矿,粉尘漫天,造成‘山是秃头光、水成酱油汤’。”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汪玉成说,2003年起,随着“千万工程”的持续实施,村里关停矿山、水泥厂,恢复生态,并发展休闲经济。多年的绿色发展,余村村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卖故事”“卖模式”的转变。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0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6.4万元,绿水青山已是当地百姓的幸福靠山。
在深入推进“千万工程”过程中,余村村不仅留住了绿水青山,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去年7月,余村村推出“全球合伙人计划”,围绕研学教育、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农林产业、数字经济、绿色金融、零碳科技、健康医疗等8个类型,向全球发出一份共建未来乡村样本的“英雄帖”。
陈喆是余村村“全球合伙人”之一,他在由水泥厂改造而成的乡村图书馆里,开起国漫主题文创店,不仅卖咖啡,还把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IP引入余村村。谈及创业初心,陈喆希望让国漫跟绿水青山相结合,去赋能乡村找到更多的可能性。而让陈喆这样的青年更好融入余村村的,还有这里一年多达260场的文化社交活动以及10万平方米的青年创业空间,更有“大自然工位”、数字游民公社等新模式,让年轻人带着电脑就能实现“旅居式办公”。
如今,余村村又携手天荒坪镇、山川乡、上墅乡3个乡镇的24个行政村组建“大余村”,统筹开展招商引才,构建起一个规模更大、差异化发展的绿色产业生态,向着“高能级、现代化、国际范”的目标迈进。
德清五四村 乡村智治精准高效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周林怡 通讯员 朱建红)秋意正浓,漫步湖州德清五四村,青山连绵、花香满径,一座座小洋楼排列于道路两旁。
曾经被村民形容‘脏乱差’的小乡村,现在美得像花园。五四村党总支书记孙国文告诉记者,20多年前,村里都是泥土路,还有3座矿山、14家养猪场,村民出门“晴天一层灰,雨天一身泥”。
2003年起,五四村深入实施“千万工程”,大刀阔斧地开启村庄环境整治。如今,变美的村庄不仅吸引了一批生态旅游项目落地,还借力数字技术,让乡村治理更高效精准。
走进五四村游客中心,一张名为“一图感知五四”的三维实景数字地图格外显眼。数字大屏上,全村生产、生活、生态情况一目了然。点入不同模块,环境治理、水域监测、危房监测、医疗健康等各类统计数据出现在眼前,并随着时间和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闪烁跳动。
“有了这个数字平台,每家每户的垃圾分类情况都会实时上传,并转换为每个村民的积分,现在老百姓看到垃圾乱扔行为都会主动监督!”孙国文介绍,村里的垃圾运输车都安装了扫描仪和智能电子秤,收集垃圾时,扫描仪通过扫描每户人家垃圾桶上的二维码,就能掌握户主姓名、垃圾重量、分类是否合格等信息。据悉,自上线数字平台监管垃圾分类以来,村里垃圾分类正确率已达95%以上。
眼下,数字技术正不断融入五四村的生活各类场景,便利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村口的数字生活智能服务站内设有农商行一体机,方便村民缴纳生活费、学费,办理各项简单的金融业务;24小时无人售货机和售药机,可以满足村民的不时之需……
通过数字赋能,五四村还在不断更新乡村生活的“打开方式”。“我们会加大乡村创新创业大赛、数字农业推广等活动的举办力度,进一步提升五四村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孙国文说。
余杭小古城村 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浙江在线10月14日讯(记者 唐骏垚 通讯员 郑翠芬)当杭州亚运会叠加中秋、国庆假期,杭州市余杭区的 “茶乡”径山镇小古城村洋溢着欢闹:杭州亚运会期间,8批次来自全球的媒体记者、技术官员等来村里采风;长假期间,超5万人次游客到村里旅游消费,全村综合旅游收入约600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村里采访时,樟树下农家乐老板张晶晶指着不远处的“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几个大字,乐呵呵地说:“多亏了这一‘法宝’,聚起了村民们的心,齐心协力把村子建成了大花园,才赶上了如今的好时候。”
现在的小古城村,是杭州近郊的一个“绿富美”,但也曾面临着环境等方面的难题。村子的蝶变,始于20年前启动实施的“千万工程”,加速于2005年。牢记“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服务好三农”的嘱托,2005年开始,小古城村给原先村民自发设立的“议事会”立规矩、建机制,逐步探索出基层民主协商“四议六步”工作法,建立“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全过程人民民主协商体系。
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告诉记者,这大大增强了村民参与村子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家心往一块想、智往一起聚、力往一处使,推进村里各项事务有序健康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在2019年村庄美丽环境建设基本完成后,小古城村开始协商谋划成立村级旅游公司,充分挖掘径山茶等文旅资源,招聘农村职业经理人,不断丰富市场经营主体,推动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
在发展美丽经济上,小古城村也交出了高分答卷:2022年,全村接待游客38.2万人次,村旅游公司营收突破300万元;2005年到2022年,村集体年收入和村民人均年收入分别由30余万元和6500元增长到1000余万元和5万多元。
2021年,在径山镇统筹支持下,小古城村联合周边四村一社区共同成立小古城“乡村新社区”,组建新社区党委,整合各村资源,实现抱团奔共富。“向往的乡村”已然照进现实。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