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西湖大学引入的首位海外文科教授探寻人文与科学交叉创新

来国龙:“鱼”入西湖

字体:
—2023—
11/13
08:03:47
2023-11-13 08:03:47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张弛

  浙江在线11月13日讯(记者 纪驭亚 通讯员 张弛)这学期,西湖大学本科生的课表上,出现了两门新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全球艺术史和语言学。与之相应,讲台上也出现一张新面孔:戴着黑框眼镜、头发浓密微卷的来国龙教授。他用一口流利的英语为同学们引经据典,讲授各类文明的艺术史、对比汉语与欧洲语言的不同等。

  来国龙是西湖大学在今年夏天引入的首位海外文科教授。在此之前,他是佛罗里达大学艺术史系长聘副教授,在该校任教20年。在西湖大学,他的主要工作是“给本科生上课”。

  无形细绳的牵引

  来国龙和西湖大学,虽然在相遇之前相隔千里,但对人文社科教育的共识,像一根无形的细绳,牵引着他们走向彼此。

  以理工见长的西湖大学始终对人文教育充满敬畏,通过课程、活动设置,不断推动学生从专业课的课本里“走出来”“停下来”,回头看看历史,抬头看看世界。

  而在来国龙的求学经历里,“跨界”是重要的关键词。

  这位成长于萧山湘湖畔的人文学者、艺术史家,最初是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当时刚刚改革开放,所有带‘国际’的专业都很热门。”来国龙回忆说。入学后,他发现自己虽然喜欢法律中的逻辑思辨,但对实际操作却避之不及。于是,当同学们毕业后纷纷走向“公检法”工作时,他选择了读北大考古系硕士,1995年又赴美留学,攻读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艺术史博士学位,再辗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做博士后,后任教佛罗里达大学。

  连他自己也未曾料到,作为一个对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感兴趣的人,会成为一个身处大洋彼岸的高校学者,做的还是连通国际的事情——以国际通用的学术语言为媒,在西方学界,向世界“还原”与讲述古老中国文明的故事。

  去年春天,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的一通电话,改变了来国龙的人生轨迹。“我们聊了钱学森之问、西南联大时期的人才培养等。我和施老师一样,很想探索在西湖大学学术自由的氛围里,能不能涌现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来国龙说,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中国,所以下一阶段的教育理想,生长在西湖大学,也许会有鱼入西湖般的契合自在。

  3个月,课堂渐变

  从佛罗里达到杭州,来国龙最重要的行李是21箱精挑细选的书籍。

  相比于国内人文艺术的专家学者比较多地专攻某一领域,横贯东西的来国龙对自己的研究领域从不设太多限制,这得益于他丰富的求学经历。

  在佛罗里达大学的20年,他专注于中国古代艺术、商周考古、古文字、上古音、文化遗产保护等多领域的研究,带着美国学生了解中国、东亚及更大范围的亚洲文明。

  在西湖大学,他除了会继续侧重该领域,还将讲课的重心放在世界艺术史、西方艺术史等,引入西方的材料、西方的研究,给中国学生一个立体化的视角。例如,全球艺术史会涉及到各类文明的艺术史,比较东西方的理念。语言学也会从西方研究汉语的视角,让学生们突破自身文化的“茧房”,从而加深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他在教学中注重国际通行的人文教育理念。课堂将没有考试,只有阅读、讨论与论文写作,希望能培养同学们用英语阅读、思考、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养成批判性思维。

  在最近的3个月里,来国龙的课堂经历了从安静到热闹的转变。

  “头一两周,我不断提出问题,但课堂一片安静,和在佛罗里达大学的热烈课堂氛围截然不同,我有些挫败感。”细腻的来国龙很快找到了症结:中西方不同基础教育带来的大学课堂差异,需要他做出教学方式调整。

  他翻开手机相册,向记者展现了课堂的渐变,例如加入观影、设置更多讨论环节等。学生们现在在课堂上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交流了。

  接下来,来国龙还计划开设文字与文明、文化遗产、考古学史、文字破译、艺术与科技等课程。

  只管埋种子和滋养

  来国龙的研究之旅将在西湖大学进行下去。

  他告诉记者,自己将组建一个人文学实验室,名为“艺术与考古-历史语言研究室”。除了延续原来的研究方向,他准备开启中国近百年文化遗产保护历史的新课题。

  相较于此前西湖大学所组建的硬科学类实验室,这个人文学科的实验室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来国龙已不是第一次被问到类似问题。

  “人文学科的研究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更多的变量,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尝试新理论、新方法。人文学科的研究,看似无用,其实在开启人们的思路上,可以有大用。”

  采访中,来国龙反复提到一个观点:交叉才能创新。

  而这也正是他在西湖大学的新期待,“前不久,我刚跟学校从事人工智能语言处理研究的教授交流寻找合作路径。或许未来,文学实验室还会和校内外的更多实验室碰撞出火花。”·

  来国龙将看待研究的这种态度,投射到教学之中。“知识是黄金,但是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新知识的方法和思辨能力。我想带领学生做一些和方法论有关的学习,带他们打开更宽阔的视野,也可能因此去辅佐他们的专业学习或激发出他们对新领域的兴趣。”

  来国龙说,例如文物保护就是一个交叉领域,需要对化学和艺术史都有较深了解,才能胜任。

  事实上,现在已有部分学生因为来国龙的课堂而对艺术史或语言学产生兴趣。他们会注意身边的方言现象,把选修课变成了课堂外的爱好。

  “我只管埋种子和滋养,不会干预他们何时发芽,结什么果,这都是他们自己的决定。”来国龙的笑声十分爽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西湖大学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