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打开茅盾的“朋友圈”,桐乡人特别想念他和鲁迅都爱的野火饭

字体:
—2023—
11/16
08:38:56
2023-11-16 08:38:56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桐乡市传媒中心 张卓君

  11月19日,“2023中国文学盛典·茅盾文学奖之夜”将在乌镇举行,而从11月16日至20日,“茅盾文学奖周”也将启幕。这一次,人们因文学相约在这座千年古镇——去了解茅盾这个人,读他的作品,探究这位文学巨匠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同时,茅盾的朋友圈也展现在大众眼前。原来,茅盾和鲁迅有很深的交往,而且,他们都爱只有桐乡人懂得的野火饭。 

  立冬过后,日日渐寒,总是格外想念春夏之交的那一口野火饭。

  田间地头绿意盎然,一座座土灶炊烟四起。片刻之后,掀开锅盖,热气四溢。大铁锅内,晶莹洁白的糯米拥裹着豌豆、鲜肉、鲜笋等各种时令食材,飘散出自然原始,又略带焦香的乡野气息。

  迫不及待吃上一口,这味道咸香鲜美,满足极了。

  桐乡人为什么这么爱吃野火饭?桐乡人烧的野火饭,你吃过吗?

  鲁迅:这我真吃过。

  这顿野火饭还是在茅盾家里吃的。

  在《鲁迅日记》中就有相关记载:“六日 晴。午保宗来并赠《茅盾自选集》一本,饭后同至其寓,食野火饭而归。”

  这里提到的保宗,即茅盾当时的化名。在孔另境(茅盾夫人孔德沚的胞弟)长女孔海珠所写的《鲁迅在茅盾家吃野火饭》一文中,就有详细的记载:

  “鲁迅先生在茅盾家里吃饭的次数并不多,然而,茅盾夫人请他吃过一种‘野火饭’,是比较特别的。那是1933年5月间的事。”

  那时,他们两家都住在虹口的大陆新村。鲁迅先住进一弄九号,邀请茅盾也搬来住,不久,茅盾全家搬到三弄九号,隔开一条弄堂的后门对着前门。因为新搬家,茅盾夫人孔德沚想请大先生(对鲁迅的称呼)全家来家里吃一顿家乡饭,由她亲自下厨。那么,准备哪些有特色的家乡菜呢?茅盾家的保姆由珍是从家乡乌镇出来帮佣的,合计想出做‘野火饭’的主意。

  鲁迅的记述虽简约,却留下非常美好的记录,道出了他和茅盾之间的友谊及两家原本朴素简约的生活。这种不事夸张的随意生活状态,在相互熟识的交往中透出真情和实意。难怪茅盾在他晚年的回忆录中也有相应的记录。

  至于野火饭,地地道道的桐乡人茅盾也有如是描写:“‘野火饭’是家乡的一种便餐,用肉丁、笋丁、豆腐干丁、栗子、虾米、白果等,加上调料,与大米混合拌匀,煮熟即成,吃时再配以鲜汤。”

  略微遗憾的是,这野火饭是从上海厨房间里烧出来的,不够“正宗”。

  毕竟叫“野”火饭,总是要野一点。

  烧野火饭,大概是每个桐乡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记得读小学时,每到春游、秋游之际,班主任笑眯眯走进教室,一宣布要出去烧野火饭时,整个班立刻喧闹起来。要好的六、七个同学迅速成组,开始分工,我带米、你带豆、他带油……最后决定的往往是谁家出锅。

  毕竟烧野火饭,最费的就是这一口锅,不仅要大,甚至要冒着被烧破洞的风险。锅子被柴火烧、熏得漆黑在所难免,悄摸摸带回家,免不得奶奶一顿唠叨。不过,还有什么比大伙一块儿烧野火饭,更快乐的事呢。

  期待就此开始,直到在班主任带领下,一大班子人浩浩荡荡往郊外走去,内心的喜悦“砰——”一下子膨胀开了。

  到了目的地,各小组先占地,负责搭灶、生火的往往是几个农村的同学,比较有经验,会看风向。其余人默契地四散开去,捡柴火、“搬砖”——这砖头有时是从附近建新房的地方搬来的,工人们追来,看着是孩子烧野火饭,往往也就不计较了。

  火生起来了,众人七嘴八舌,将带来的食材一一下锅。毕竟是孩子,只凭感觉行事,时不时掀开锅子瞄几眼,再倒水进去;又或者担心火不够旺,柴火塞得满满当当,其间火灭了,手忙脚乱重新生火……这些状况都有发生。

  但野火饭的神奇之处在于,好像怎么埋汰烧,最后出来的这锅饭都能吃。众人嘻嘻哈哈,拿出早已分发好的碗筷,盛一小碗自己锅的,又去别人锅里的挑一口,野火饭的香糯感入口而来。

  而这野火饭,不管烧焦的、过咸的还是夹生的(可以返工补救),吃起来总是极热闹的。

  这江南水乡时令产物的滋味,大口朵颐,快哉;小口品尝,妙也,是儿时的回忆,是乡愁的味道。

  野火饭想烧就烧,想放什么食材就放什么,算不得什么正式菜肴。茅盾用野火饭来招待鲁迅,大抵说明野火饭在桐乡人茅盾心目中,是一道能与亲近友人分享的家乡美食之一。

  “人在他乡,胃在家乡”。茅盾的口味,基本就是桐乡的口味。“我姑夫茅盾先生是乌镇人,我从小读他的书,记得他写到很多家乡美食,姑嫂饼、三珍斋酱鸡……”孔另境小女儿孔明珠曾回忆道。

  在外旅居多年的茅盾每次回乌镇探亲,经常会带一些酱鸡回去自己吃或送人。酱鸡油光发亮、香气浓郁。

  沿着乌镇的东市河,往茅盾故居前行的路上,就能遇见茅盾常惦记的那家中华老字号“三珍斋”。清朝道光年间,三珍斋的酱鸡、酱鸭就以鲜美而闻名。究其根本,选料的考究与精湛的技艺,是这间百年老店久誉江南的原因。

  茅盾也喜欢吃乌镇特有的姑嫂饼。这是一种以白糖、椒盐、芝麻等为料的江南甜点油而不腻,酥而不散,既香又糯,甜中带咸。

  一块小饼如象棋棋子大小,入口即酥溶。据茅盾的朋友回忆,茅盾就很喜欢用家乡的姑嫂饼来招待宾客。

  家乡风物,虽是寻常,百转千回,依旧美好如初。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茅盾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