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灯孤影,落日残晖。”浙江瑞安北麂山灯塔守望人杜忠良的工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却又如苦修者一般孤寂。
18岁参与北麂山灯塔基建,19岁成为灯塔工,34岁成为灯塔主任,如今51岁仍坚守岛上。他和北麂山灯塔相伴了33年,也让这盏海角孤灯保持了100%发光率。漫长的时光里,他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人,也送走了人生最美的芳华。
为什么坚守?“我父亲以及很多亲戚都是渔民,小时候他们就和我说,灯塔是渔民的指路明灯,这个话一直印在我的脑海当中,所以一定要把这盏灯看好。”
瞄准一件事,把它做到极致。有人说,他把孤独的日子过成了诗。
杜忠良在检查仪器 采访对象供图
33年守着一座灯塔
北麂山灯塔,建在温州市东南80公里的北麂岛主峰之上,塔高137.28米,灯光射程25海里,是目前温州海域唯一有人值守的国际一级大型灯塔。
修建这座灯塔时,杜忠良才18岁。因为缺人手,他和村里不少人都被喊去帮忙,搅石子、拌水泥,每天能领到几块钱的工资。
1990年12月,这座灯塔建成亮灯。当时,杜忠良已经顺利成为一名航标员,正努力学习修理灯器的技能,他和其他同事一起,到场参加了仪式。
在杜忠良的记忆里,那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时刻。
“我们单位的两条船都开过来了,请了很多人。” 杜忠良回忆。
北麂山灯塔启用时,一共聘请了8名灯塔工。几个人,一座灯塔,在远离城市的海岛,守塔的日子是枯燥艰苦的。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导航系统不断完善,灯塔的作用日益减弱,工作也愈发简单和孤独。
北麂岛的常住居民只有300人左右,从最近的码头出发,行船至岛上要将近3个小时。33年来,有同事耐不住寂寞离开了,也有一些人申请调往别的岗位。最初的8名灯塔工,只剩下杜忠良还在坚守。
即便如此,杜忠良每天依旧会按时升降国旗、检查仪器、记录数据、擦拭太阳能板,一丝不苟完成所有工作。
“现在我们用的是太阳能蓄电池,一般晚上吃过饭后,先去测量一下电压,到了清晨四五点钟,再去测一下。打个比方说,晚上测的电压是28伏,一夜没有充电,到早上变成了27点几伏,说明蓄电池状况是比较正常的。如果数据差别很大,就要全面检查和更换了。”杜忠良说。
在白天闲暇时,他会整理院子里的花草,自己买菜做饭,给单调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杜忠良在测量数据 采访对象供图
“他”是渔民的指路明灯
现在的人们,依旧很喜欢灯塔。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在各种文学作品和诗歌里,都是美好和希望的象征。
关于灯塔,有一本书叫《世界尽头的灯塔》,里面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毫无疑问,世界尽头的灯塔是一簇稳定的光芒,无需担心哪位船长会将它跟另一束光线混淆,因为在那些地方没有任何其他灯塔。”
多年前,在一次和船老大的聊天中,杜忠良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那是灯塔仍在使用柴油发电的年代,船舶导航功能也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有一天我去买菜,有位船老大跟我聊起被灯塔拯救的经历。”
那天晚上,开着小木船外出的捕鱼的船老大,突遭大风、雷电和暴雨,在风浪中迷失了方向。慌乱之中,北麂山灯塔闪烁的灯光,帮他指明了方向,他寻着灯塔的方向,把渔船开进了港湾。
“幸亏还有灯塔。”亲耳听到船老大讲出这句话,杜忠良开心不已,也明白了自己坚守的意义所在。
杜忠良在打理院子 采访对象供图
单调的日子也有“诗意”
一成不变的日子里,也有一些新鲜的东西。比如,灯塔上老式高能耗灯器变成了新型节能灯器,柴油发电变成了太阳能供电。
从2014年开始,杜忠良的日子也变得更加“诗意”。那年2月,温州航标处在全国首开先河,公开招募北麂山灯塔值守志愿者。如今,志愿者报名人数达到4000多人,被网友称为“最浪漫的志愿者活动”。
也是在那一年,一直支持杜忠良工作的妻子,作为外聘人员成为了岛上第一位女灯塔工。夫唱妇随携手守塔,在清晨升起国旗,在晚上点亮明灯,成为两人的专属浪漫。
说起家人,杜忠良总觉得亏欠,“我那时候在岛上,家里基本上都是我老婆在照顾,像孩子生病半夜去医院急诊,都是她一个人。”
有时间呆在家里时,他就会抢着做点家务,算是对妻子的一种弥补。如今,妻子来到自己身边,让他有了更多弥补的机会。
除了杜忠良夫妇,北麂山灯塔还有另外两名长期守望者。每年夏天,还会有许多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赶来,协助一起值守、灯塔设备的维护、保洁等工作。
志愿者中,有医生、公务员、警察,也有老师、学生、老板,他们的到来,也为守塔人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温暖和乐趣。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