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6日讯(记者 谢晔 张彧 唐骏垚)霜天寥廓,蒹葭苍苍。晚秋的杭州良渚,刚送亚运薪火,又举文明之光。
应习近平主席金秋十月之邀,300余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使者跨山越海而来,齐聚首届“良渚论坛”,共襄国际文明盛会。
五千年文明浓缩于朝夕互鉴,“高通量”的密集对话,收获满满——
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馆长史黛拉·克莱索拉克心有灵犀:推动不同文明对话是深化国际合作的必由之路。
巴西伊瓜苏市市长“高频次”提到“良渚”:良渚遗址是中国最早城市文明的代表,能够为我们带来深刻思考和启示。
乌兹别克斯坦美术馆首席专家萨奥达特·鲁基耶娃为共建“一带一路”而欣喜:这将造福我们所有国家和民族。
……
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世界历史的十字路口,人类文明的“百花园”下一步迈向何方?如果说,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为此指明了方向,那么,习近平主席致“良渚论坛”的贺信则指明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道路。
站在五千年古城之上,回味首届“良渚论坛”绕梁余韵,中华文明深邃思索时代之问,孜孜以求协和万邦的解决方案,在文明对话中益发清晰。
文明为何要对话
首届“良渚论坛”虽已落幕,但在良渚古城以东不到8公里,一场无声的“对话”,仍在继续——
油画、水彩画、水墨画、抽象画、雕塑……梦栖小镇20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83个国家的84名艺术家留下的150余幅作品,默默向人们展示着人类文明百花园的姹紫嫣红。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文明的多样性,本就是人类文明的“原生态”。正因多样,才能“合羹之美,在于合异”。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论坛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分享的一个发现令在座的人颇为感慨。
“我们长期以为黄牛和绵羊可能是中国的原产,但是通过古DNA的研究证明,距今约4500年前出现在中原的黄牛、绵羊其实来自于西亚。在这一时期,我国原产的粟和黍向西传播到中亚和西亚。”王巍认为,这证明距今5000至4500年时,中西文明就有一个相互交流比较频繁的时期,“这个发现,确实有些超出了我们的预想。”
古老文明之间的交流早已证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多元文化凝聚而成的最大公约数:世界上最早的巴比伦史诗《吉尔迦美什》继承于苏美尔、卡尔德的文学遗产;中国古代文化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对话交流,凝聚起儒家文明圈……从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要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未来挑战,就需要从不同的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
“文明没有绝对的高下之分,优劣之别。通过文明的对话,才能在充分理解彼此不同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化解心灵的隔阂,并抱着欣赏的心态,尊重彼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张颖岚认为,全球化语境中的文明对话不是你强我弱、你盛我衰的零和游戏,而是互惠互利、互美互成的正和博弈。
有心人会发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推动文明交流对话”不断高频出现。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仅仅今年,中国主导的文化对话,就不胜枚举。
为何?对话是文明之间最直接交流互鉴的平台。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找到答案:195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牵头50个国家的政府对话,成功将阿布辛贝神庙完整切割并于异地重建,同时促成了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诞生;1994年,“世界遗产会议”通过的《奈良真实性文件》,重新定义了遗产的真实性标准,使东西方文化在遗产价值的判断标准上趋于公平。
也可以在论坛中听到现身说法。德国波恩大学孔子学院常务院长叶翰识相信“百闻不如一见”:“对话的形式能让你真正地了解彼此,就像今天来到这片土地上,你才会发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是理论的描述,而是可见可感的真实存在。”
没有对话,何以交流?
文明该如何对话
“良渚论坛”的点睛之笔,落在一纸颇具分量的声明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
这是中阿文明交流给世界文明对话“打样”:
一个多月前的阿联酋阿布扎比,第十届中阿文明对话研讨会上,双方围绕加强文明交流、呼吁和平对话、实现和平共处等议题进行探讨。
再往前,去年,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决定全力构建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
张颖岚评价,中阿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天然伙伴——全球四大古文明中,就有3个在中阿的土地上。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共建“一带一路”,中阿文明在漫长的历史交往中,始终互学互鉴。比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通过阿拉伯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其他地区;反之,古代中国天文、历法、医药、数学的背后,也有阿拉伯文明的影子。
古时的丝路辉煌,张骞策马、郑和远航,“未之见而亲焉,可以往矣;久而不忘焉,可以来矣。”
今日的古老丝路一经唤醒,应者云集。中阿文明对话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共生共融——
中阿双方已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共同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双方近20亿人民;
中国有数十所高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或课程,阿拉伯国家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已达200多所。阿联酋、埃及、沙特、突尼斯等国已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
回到“良渚论坛”上,摩洛哥艺术家齐亚特·亚斯米娜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棵在采风中见到的树:“虽然我不知道这棵树的名字,但它如此美丽,我的作品想表达蓬勃向上的生机。”在她看来,“中国的历史也像一棵树,向下扎根是古老悠长的文明,向上生长是充满希望的未来。”
“充满希望的未来”是什么?是现代化,让两个古老文明走到了一起。正如中华文明认为,现代化的路径“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强调“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同样令来自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联盟代表易杰·阿里卡深感振奋:“我们将竭尽全力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实现有创意的交流,融入每一个多维度、创新性的合作过程中。”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国际关系学系主任谢里夫也感慨,从世界层面上来说,中国的现代化在文化和文明的倡导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中华文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各美其美,天下大同”“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处世之道,让首届“良渚论坛”上肤色迥异、语言不同的人们如沐春风。
序章灿烂,如何续写
就在“良渚论坛”正式召开前三天,古城遗址写出了新的故事——
新发现的水坝遗址,让良渚区域的水利开发能力有了新的想象空间;初步廓清的良渚遗址群,让人群聚落和城市营建的完整雏形更加丰满……良渚的故事,站在当下回看,无疑是一个疏源浚流、与古为新的过程。
源远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全球文明倡议“蓝图”浓墨重彩的第一笔画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地上,实至名归。
“在几千年超稳定社会结构中,中华文明具有了超越国家、面向人类未来的思考能力。”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永帅认为,“良渚论坛”的平台意义非凡,“站在新的起点上,良渚要承载的已经不仅是考古遗址的功能,对于当下的世界,‘良渚论坛’的文明表达更具展望未来的现实意义。”
“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只争朝夕的“良渚论坛”,仅仅只是开端,文明间的碰撞与互鉴,为下一步探索文明对话提供了参考范式。
在王巍看来,“良渚论坛”具备成为博鳌论坛这样世界级论坛的潜力,“本次论坛内容集中在交流互鉴,论坛讨论范围和领域还可以再扩大。我们应该把文明对话作为核心议题,把各个文明古国的学者都邀请来,一起探讨人类文明的共同性和多样性,也借此把以良渚为代表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向世界推介。”
张颖岚也同样认为应该做“加法”。“良渚论坛”虽因考古遗址而得名,但从首届论坛开始,就已经不再限于历史考古的学术交流,“应该将‘良渚论坛’进一步提升为长三角地区,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硬发展’能力的显性标识,并依托这一常态化交流平台,助推杭州建设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枢纽地和重要节点城市,以此展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探索的扎实成果。”
许多期待,涟漪已现:
墨西哥的国家艺术宫,想要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与维也纳国家博物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明年将举办三四场音乐会;第五届巴尔干爵士汇演,拟把主题设为“中国遇上巴尔干”……
更多的谋划,则置于更长的时间线之上。
当前,杭州正在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并以此串联起五千年良渚文化、两千多年运河文化、一千多年径山文化以及现代数字文化,使文明圣地成为发展新核。“我们将以成功举办首届‘良渚论坛’为契机,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坚持开放包容,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活动。”作为“良渚论坛”的举办地,杭州余杭区已将目光投向明年。其中,如何把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打造成为内涵更丰富、创新成果更丰硕、独特魅力更彰显的文明圣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已经摆上日程。
历史的钟摆朝向何方,取决于我们的抉择。以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每一次中国之声,都在世界长久激荡。
良渚之光,必将烛照人类文明的未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