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的这个小县城,向全国批量贩卖“莓好”

字体:
—2024—
01/04
00:54:51
2024-01-04 00:54:5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吴越

  “莓有烦恼”“莓好人生”……眼下,正值草莓销售旺季,冬日人人喜爱的鲜甜叠加互联网热梗,也让草莓的价格水涨船高,便宜的35元一斤,贵的要99元一颗,更有大批游客涌入“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体验采摘乐趣。

  从引进第一棵草莓苗至今,40余年间,建德草莓产业规模已跃至全国第三、浙江第一。大产业背后,还有万余名“草莓师傅”从浙江小县走向全国,他们凭着一身育苗、栽种技术,将建德草莓的市场越铺越大。新年伊始,潮新闻走进浙江建德,这里的故事比冬日里的一颗草莓更加闪亮。

建德草莓包装车间 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吃货”订单在排队

  从杭州出发,一路向西南行驶,下了杭长高速,便是建德杨村桥镇。这是建德最早种植草莓的地方,也是浙江大棚草莓栽培发源地。

建德“中国草莓之乡”标识。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眼下的杨村桥镇,在红彤彤的草莓映衬下,洋溢着新年喜气。种植大棚外,莓农们就地摆摊,将草莓整齐摆放在红框里,根据个头大小,草莓的“身价”在25-35元/斤不等。不远处,成片的大棚一个紧挨着一个。棚内草莓顺着枝蔓挂在地间,莓农们正在俯身采摘。

建德草莓成熟 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而杨村桥镇的包装车间里,白板上已写满了出货订单:上海500筐、苏州200盒……数十名分拣工忙着挑选、称重、包装,将检测合格的草莓,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去年起在互联网上爆火的白草莓,即使是在中国草莓之乡,也是一颗难求。在刚开业不到一周的草莓市场里,潮新闻记者看到了几篮白草莓,刚想上前询个价,莓农已经笑着解释,“有人预定了,只是还没来拿。”

  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也注意到市场缺口,他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建德白草莓是浙江省农科院与建德市农技推广中心共同研发的,取名“建德白露”。“因为种植偏少、产量不高,几乎没有一颗白草莓能走出建德。”

  据了解,在杭州大厦,空中种植的建德白草莓是稀罕货,50克以上的单果能卖到99元。

  “整体上,草莓供不应求。”建德草莓协会副会长赵建明向潮新闻介绍,今年尽管草莓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政府宣传力度大,建德草莓更加成为“稀缺货”。

  一位建德莓农告诉潮新闻记者,“正值新年,红草莓增添喜气,所以订购者越来越多,订单每天都在排队。等不及的外地客户,自己开车装走四五十箱草莓,也是常事。”

  “草莓师傅”奔赴各地

  建德草莓的红火,离不开数以万计的“草莓师傅”。

  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从2013年起至今,建德“莓农师傅”培训已经做了10年。目前,万余名“草莓师傅”参与种植培训,获得建德人社局颁发的“草莓师傅”专业技能证书。


  在杨村桥镇,一半村民都是“草莓师傅”,他们绝大多数选择赴外地种草莓。官方数据印证了建德草莓“藤蔓”在向全国延伸、扎根——

  建德草莓种植总面积达7.8万亩,全国排第三。其中建德本地种植面积仅为0.8万亩,其他7万亩种植基地分布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目前,“草莓师傅”最远抵达我国西部边陲的新疆喀什。

  “河南种11亩草莓的老乡,去年赚了140多万元。”这几天,赵建明得知这一喜讯,在“草莓师傅”微信群发了条祝贺消息。

  记者了解到,在杨村桥镇,不乏年入百万的莓农。按保守估计,每亩草莓四五万元收入,在外种十多亩草莓,一季草莓结束就能带回至少50万元。

  新年里的杨村桥镇火热而繁忙,不过要说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其实是草莓旺季结束——每年四五月份,在外的“草莓师傅”结束销售后,趁育苗空隙,从全国各地赶回老家看望孩子、老人。

  在外莓农的返乡潮,也让镇上银行迎来了繁忙的存钱季。今年镇里又多了几位百万富翁,银行里有本清楚账。“杨家桥镇支行的现金流,是建德16个乡镇街道银行中最多的。”一家银行负责人透露。

建德“草莓师傅”在江苏泰州开设草莓生态农场 受访者供图

  一颗流转全国的建德草莓,蕴含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浙商精神。

建德杨村桥镇草莓大棚 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建德地处浙西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资源有限。在建德“草莓师傅”们看来,走出去,是必然的。但是,外地水土、气候各有不同,闯荡全国,底气何在?

  “‘草莓师傅’只有有技术才能走出去,才能在外面赚到钱”。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表示,建德专门建立了设施草莓种植职业技能培训站,对草莓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并通过严格的结业考试,颁发《建德草莓师傅证》。

  如今,持证外出的“草莓师傅”,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涵盖新疆和内蒙古等偏远地区。此外,建德草莓已经成为特色农业品牌,吸引着安徽、江苏、贵州等地的莓农,特地赶来学习种植。

  小草莓“红”遍全国

建德草莓包装车间。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小草莓如何“红”遍全国,建德有自己的“套路”。

  首先,建德将奔赴全国的“草莓师傅”作为产业特色。建德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向潮新闻记者表示,也正因此,建德是全国在外地种植草莓面积最多、种得最好的县市。

  数据显示,2023年,建德草莓年产量10万吨,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46亿元,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三、浙江第一。

  其次,草莓全国“走红”离不开“种植走出去,服务跟出去”。这也一直是建德“地瓜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棵小草莓成就大产业背后,需要技术、资金等多方位支撑。

  草莓种得好,首先看种苗。在浙江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一批批高质高产的草莓种苗种植成功。2023年12月29日,第16届建德新安江(中国)草莓节开幕,现场,建德市草莓种苗繁育中心正式揭牌,这意味着,接下来建德将致力于草莓种苗培育,从根源叫响“建德草莓”品牌。

2023年12月29日,建德市草莓种苗繁育中心揭牌。潮新闻记者 吴越 摄

  再次,扶持政策为草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今年1月1日起,建德《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正式实施。未来三年,建德市政府计划每年统筹接近两亿元,进一步推进建设草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农民富民增收产业基础。其中每年500万元用于扶持草莓“地瓜经济”,“草莓师傅”异地种植遭受生产、销售损失,将获得最高2万元政府补助;每年500万元用于加快草莓全产业人才培养,着力补齐产业研发型、技术型人才短板。

  “红”遍中国的建德草莓,今冬你尝过了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草莓;建德责任编辑:阎沁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眼下,正值草莓销售旺季,冬日人人喜爱的鲜甜叠加互联网热梗,也让草莓的价格水涨船高,便宜的35元一斤,贵的要99元一颗,更有大批游客涌入“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体验采摘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