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明知很危险,却又管不住

电瓶车停在哪,亟待最优解

字体:
—2024—
02/29
06:05:29
2024-02-29 06:05:29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邵琦

  浙江在线2月29日讯(记者 王晨辉 通讯员 邵琦)2月28日报道《满满当当的电瓶车 隐患重重的架空层》,聚焦高层建筑小区电动自行车(电瓶车)消防安全问题,引发热议。由于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与救援困难等原因,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一直备受关注。如今,又与安全问题本就多多的电动自行车“牵连”在一起,难免令很多人为之忧心忡忡。

  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统计数据表明,电动自行车起火,已是目前各地城市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两轮车火灾2.1万起,比2022年上升17.4%,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在浙江省内,类似的火灾也并不少见。去年下半年这两起就比较典型:

  2023年10月13日,杭州市拱墅区大关街道一小区11幢起火,原因是电动自行车电池带至屋内充电,蓄电池故障引发火灾;2023年11月14日,越城区融创越州府小区一高层建筑起火,原因是电动自行车自燃。

  “万幸的是,因为救援及时、处置得当,省内这些因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的高层建筑火灾事故,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一次次的火灾,足以给大家敲响警钟,亟需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省消防救援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的确,记者连日来在省内多地走访也发现,高层建筑一楼架空层或地下室停放电动自行车,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并且大多无人管理,私拉电线充电、堵塞消防通道等问题比比皆是。

  有关专家表示,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过程中,这往往是由于电动自行车电池过充且未及时拔掉插头所致;6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20时至次日5时之间。另据一名消防人员表示,电动自行车火灾致人员伤亡的,90%是因为电动自行车停放在门厅、过道等位置。

  电动自行车引起的高层建筑火灾,为何会比其他场所更加危险?通过南京方面的官方发布得知,火灾系通过架空层直接联通了建筑内部的天井,形成“烟囱效应”,进而向上快速蔓延。

  “烟囱效应”是指在相对封闭的竖向空间内,由于气流对流促使烟气和热气流向上流动的现象。发生火灾时,烟气可能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竖向蔓延。

  有实验证明,一座30层高、约100米的建筑,在无阻挡的情况下,烟气从一楼到顶楼,只需30秒。

  此次发生火灾的居民楼,地面架空层集中停放着大量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发生热失控时,内部产生的气体会急剧释放出来,引起电池外壳和保护层爆炸,产生喷射火。由于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就会在短时间内引起其他车辆燃烧,进一步加剧火灾规模。

  南京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件中,网友吐槽最厉害的是电动自行车进楼一事。但是更多网友认为,除了物业没有做好安全监管、人的自觉性不足,归根究底是没有解决好“停车难”的问题。

  对于“电动自行车进楼”问题,国家层面早有政策。2021年应急管理部颁布《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就提到,“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但现实中,这一处罚很难落实。绍兴一个高层住宅小区物业负责人无奈地告诉记者,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面对不听劝阻的业主,他们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归根究底是要解决好电动自行车车主最为关注的“去哪里充电”问题。有了安全、便捷、平价的充电场所,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屡禁不绝的问题相信就会迎刃而解。

  高层建筑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如何杜绝,本报也将继续关注。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电瓶车;停放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