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农耕探文明》:穿越千年的“稻鱼之恋”

字体:
—2024—
03/07
10:40:08
2024-03-07 10:40:08 来源: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

  青田县地处浙南山地丘陵带

  仙霞岭与括苍山在这里相遇

  让青田90%左右的土地为丘陵、山峦占据

  在24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矗立着200多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

  群山连绵、岩壁峭立、平野稀少

  能够用来耕种的土地少之又少

  为了维持饭稻羹鱼的生活方式

  青田人把鱼类放入稻田中养育

  田面种稻,水体养鱼

  稻与鱼

  两种不同的种养方式

  在这片土地上结合了起来

  在驯化田鱼过程中

  青田人摸索出一套独特的育苗方式

  柳杉就是其中的一大秘诀

  柳杉枝条众多,叶片密集,分布均匀

  粗糙的表面能将一粒粒鱼卵吸附其上

  很快,小鱼们破卵而出

  欢快畅游

  当地人称其为“小水花”

  “小水花”们被放入田中

  与水稻共生共长

  水稻改善了田间微气候环境

  为田鱼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鱼儿活动松土增养,食草除虫

  让水稻生长愈加旺盛

  稻鱼共生系统

  节地、节肥、节工、节省成本

  却能增粮、增鱼、增水、增收

  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些年,依靠科学种养

  青田水稻和田鱼产量有了大幅提升

  实现了“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

  一田两用,一水两收

  青田人用祖先的智慧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油七分热,放入田鱼

  烧成两面金黄

  加入开水,大火炖煮10分钟

  再加入调料,收汁装盘

  红烧田鱼是当地一道传统的美食佳肴

  新鲜田鱼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为了长久保存家乡味道

  青田人把田鱼烘烤成鱼干

  田鱼干两面金黄

  味道鲜香可口

  是青田人外出行囊里的必备品

  游过千年光阴

  田鱼承载着青田人深深的家园记忆

  滋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们还化为一盏盏鱼灯

  寄托着吉祥如意、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

  出国闯荡数十年后

  杨小爱回到家乡

  创办起世界农遗中小学生研学营地

  吸引年轻一代走进田园

  体验割稻、抓鱼

  感受千年稻鱼文化

  2021年,新一轮东西协作启动

  在青田的对口帮扶下

  一尾尾田鱼跨越山河

  游入四川省古蔺县的稻田之中

  带动当地增产增收

  成为千家万户的致富鱼

  通过“南南合作”

  青田稻鱼共生模式被尼日利亚复制

  让当地稻米和罗非鱼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凝结着中国传统农业智慧

  传承了千年的稻鱼文化

  在全球熠熠生辉

  一方稻田,一尾田鱼

  有机结合,和谐共生

  一千多年的农业智慧

  经过青田人的保护与传承向古而新

  绽放时代新韵

  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贡献智慧和力量

  3月7日起

  周一到周五 CCTV-1 18:20档

  《农耕探文明》持续播出

  让我们跟随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探寻生生不息的中华农耕文明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农耕;文明;稻鱼;农业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