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8日讯(见习记者 许钟予 县委报道组 徐愫妍 通讯员 徐纯 沈丹妮)1964年3月8日,《浙江日报》刊登了报道《凤凰山下十姑娘种出高产棉花》,引发全国关注。“十姑娘有理想,回家建设新山乡,文化带给种棉人,科学实验当闯将。”一首《凤凰山下十姑娘》之歌,带我们回到了那段热火朝天的岁月。
60年时光荏苒,当年的凤凰山下十姑娘今安在?凤凰山脚,又有什么新故事?7日,记者带着当年的老照片,来到海盐澉浦镇澉东村探访“十姑娘”。现场,三代“凤凰山下十姑娘”欢聚一堂,追忆往昔,分享人生。
“无论在什么时代,青年要树立与时代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十姑娘”第一代组长顾百英说。1963年,从海盐中学初中毕业不久的顾百英成为科学实验小组中的一员,还被推选为组长。十名年轻姑娘,在保证完成队里分配的日常劳动任务外,还要照管好4.5亩试验田。“从每年三四月棉花下籽,到10月份成熟采摘,一刻也不松懈。”顾百英回忆道,每逢夏季,棉花田干旱,需要从河里打水灌溉,但又不能打水过多让棉花受淹,她几乎天天晚上都待在棉花田里。
“十姑娘”的精神代代相承,每代“十姑娘”都励志勤学,刻苦磨练。不久前获得“最美嘉兴人——最美个体劳动者”荣誉称号的第二代“十姑娘”徐惠君感慨:“许多来我饭店吃饭的年长顾客,都亲切地喊我‘十姑娘’,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时年仅十七八岁的徐惠君身形瘦小,但一百多斤的担子依旧说挑就挑。“有许多个晚上,腰疼得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徐惠君说,但和姐妹们在一起工作的那段岁月是弥足珍贵的。
2000年,澉浦镇组建了“新十姑娘”队伍。“新十姑娘”来自各行各业,不但有农技人员,还有教育、卫生等行业的优秀女性。“新十姑娘”代表卢淑萍告诉记者:“我们要学习‘十姑娘’精神,不仅要肯干能干,更要掌握科学技术,以适应时代的变革与发展。”
近年来,海盐县妇联打造“盐姐姐”机关服务品牌,已然成为海盐女性服务、引领的一张金名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