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浙江推动全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强不强”

字体:
—2024—
04/02
23:26:50
2024-04-02 23:26:50 来源:潮新闻 记者 何冬健 通讯员 杨一之

  近日,15家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全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为省重)。

  上月初召开的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推进会议上,浙江提出,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条件,是提升科创平台建设质效的重要抓手。

  从省重点实验室,到全省重点实验室,一字之差,拉开了省重重组的序幕。

  究竟有哪些实验室重组了,重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重组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科研领域布局更加聚焦

  全省数智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全省量子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全省多模态感知与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

  细数首批认定的15家全省重点实验室,它们分别围绕智能计算与人工智能、微电子与光电子、大数据与信息安全、结构生物学及关键生物技术、组学与精准医学、生物育种与现代农业、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7个重点领域重组,目标领域清晰可见。

  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解释,此次省重点实验室重组,是为了从科技供给端与需求端双向发力,强化有组织科研,率先实现从“自由生长”向主动布局定向培育转变,从“在干什么、能干什么”向“该干什么、干成什么”转变。

  在全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推进会议上,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就以人工智能为例,深刻阐发了优化重组的必要性:“人工智能鼻祖马文·明斯基1956年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以来,历经近70年,近年来得益于强大的算力平台基础设施,依托数据平台、训练平台,开展了大规模的模型训练,人工智能研究速度大大加快,ChatGPT、Sora相继问世,正在深刻改变这个世界。因此,科研平台、科研条件、基础设施是强化科研核心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也是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实验室建设的目的。”

  重组不仅实现了跨学科跨院系资源集成,更推动了跨单位跨部门力量整合,吸收了一些研究方向相近的科研机构、企业等为共建单位。

  比如,全省复杂流动与流体工程装备重点实验室在依托单位浙江理工大学之外,还引进浙江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蓝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等参与共建,目的就是要加快打通产学研全链条;全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集聚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等优势力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集中精力攻关肝胆胰肿瘤5年生存率仅有12%-15%这一世界性难题。

  本轮重组科研领域布局更加聚焦。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浙江突出“315”科技创新体系重点领域,采取“分批实施、稳妥推进”的方式推进省重重组工作。今年,浙江将聚焦云计算与未来网络、智能控制与先进技术、脑科学与脑机融合、新药创制与高端医疗器械、功能材料、精细化工与复合材料、海洋与空天材料、双碳与环保技术等领域,新认定全省重点实验室100家左右。

  跳一跳、够得着

  各实验室召开的重组论证会上,方向与目标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关键是要我们回答,在面对国家重大战略时,有没有‘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一位省重相关负责人总结说。

  此次申报省重时,各实验室需要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尤其是每3年的科研攻关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改变先前只开展绩效评价不开展任务考核的做法,要求省重明确提出解决的重大问题、达到的预期目标、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全省蔬菜种质创新与品质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国景回忆,为了重组后重点实验室的3年建设目标,核心成员在繁忙的科研攻关中抽时间进行了四五轮正式磋商,非正式的讨论更是不计其数。

  “这必须是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他透露,一方面农业育种周期较长,动辄以十年为单位,这就要求科研人员 “甘坐十年冷板凳”,另一方面,当前实验室育成的品种在浙江省主导品种中占比已基本达到“天花板”,需要继续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品种,打动“以食为天”的广大农民。

  制定方案时必须符合实际,又需要努力奋斗。“比方说,我们制定计划就以3年和5年为界,3年为短期目标,5年为中长期目标,都列出能够考核的量化指标。”全省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浙大二院院长王伟林说。

  省科技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本轮重组坚决摈弃“重牌子、轻建设”的做法,真正把全省重点实验室作为开展高质量有组织科研活动的实体化平台。

  着眼于一个“小”字

  “省重”重组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实验室要做专科冠军,必须有独门绝技。”李国景认为,“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现在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的确,浙江可以错位走专科冠军的路线,在某些特色科研领域、产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先发优势。

  有专家建议,省重要着眼于一个“小”字,向“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强”目标发展,这个“小”理解为领域布局更加聚焦、目标任务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强化。

  “肝胆胰肿瘤精准诊治是我们与国际并跑,部分领域争取国际领跑的专业领域。”王伟林告诉记者,“近年来,依托浙大二院,实验室形成了‘临床发现问题、实验室凝练解决问题、成果反哺临床’的正向循环。在肝胆胰肿瘤的精准早诊分型、手术技术体系和综合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创新,提高肝胆胰肿瘤患者的早诊率和五年生存率。”

  王伟林表示,前沿外科技术是实验室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团队在中国首例肝、双肺同期联合移植术等重大疑难手术领域取得了系列成功,“换上新肝肺的患者恢复不错,术后2年徒步登上泰山之巅。这就是科技创新服务患者的真正体现。”

  此次重组,浙江还提出要强化实体化建设,健全主任负责制。浙江鼓励实验室主任、核心团队成员全职或全时在实验室开展工作,改变目前“个体户式”科研的做法,组建交叉性、综合性、“大兵团作战”的科研攻关团队。

  省重能否抢抓重大战略乘势起飞?

  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标全国重点实验室,浙江将推动实验室能级的实质性提升,加快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强不强”转变,加快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竞争优势,更好服务我省高质量发展。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科技责任编辑:蒋旭辉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近日,15家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全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为省重)。从省重点实验室,到全省重点实验室,究竟有哪些实验室重组了,重组过程中有什么特点,重组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