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金华新生代唱作人 用音乐呈现“年轻力”

字体:
—2024—
04/09
08:32:09
2024-04-09 08:32:09 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郑宇恒

  歌以咏志,乐以抒怀。音乐承载着创作者和演绎者的情感,同时又在听众欣赏时,被赋予更多意义。

  今年3月,一场原创歌曲交流讨论会在金东区举行,金华的音乐唱作人带来了自己创作并演绎的歌曲。他们以年轻的视角观察身边事物,用或明快、或沉静的旋律与世界对话,用充满画面感与想象力的歌词让听众产生共鸣。

  写民俗 舞龙灯中的情怀

  正月十二,浦江县城出现各式各样的龙灯,板凳龙、布龙、纸龙……龙灯在锣鼓声中舞动,穿过迎春门。路边人山人海,男女老少不断为精彩的舞龙灯叫好。

  这一天,浦江县文化馆张江涛作为工作人员来到现场,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他决定以龙灯为主题写一首歌。

  “浦江这几年没有大规模舞龙灯,今年正月刚好有一个活动,就是要在县城里舞一舞龙灯。我到现场看了,发现老百姓都喜欢传统民俗,非常有共鸣。”张江涛用一周的时间完成谱曲与作词,以流行音乐的风格创作出一首喜气洋洋的《舞龙灯》。

  在这首歌中,张江涛将眼前所见与自己的想象进行结合,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他对舞龙灯的感受,“舞龙灯这个习俗就是为了祝福新年,所以我在开头用了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比较吉祥的词汇。第一段内容写的是真实画面,比如小孩子坐在大人肩膀上,每个人都看得很认真。第二段中恋人看舞龙灯就是我的想象,因为我觉得爱是永恒的象征,一对年轻恋人的记忆中留下看舞龙灯的瞬间,单纯且美好。”

  张江涛是个土生土长的浦江人,他之前主要是将情感寄托于浦江山水进行音乐创作,“像仙华山、神丽峡这些地方基本都写过了,因为只写风景会很单薄,所以我会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或故事的叙述增加歌曲的内涵。”张江涛说。他有时还会用浦江方言写歌词,《舞龙灯》是他第一首以民俗活动为主题的作品。他说:“音乐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情怀。以后再遇到印象深刻的浦江故事,我会继续写下去。”

  写乡村 呼唤年轻人回归乡野

  “去年金华市音乐采风活动在磐安举行,走访了三个既展现新农村美丽图景,又有文化底蕴的村子,当时我就开始构思,并且收集素材。今年年初,灵感忽现,我花一两天时间写出《村居图卷》这首歌。”磐安县文化馆副馆长龙玉娟是四川人,她5年前第一次来到磐安,便被美丽的乡村所惊艳,近年来她频频以乡村入歌,《村居图卷》便是一首新作。

  龙玉娟眼中的新农村美得就像一幅画,她在歌曲中用“斜阳照屋檐探门窗,孩童追蝶去”“古树长新芽又开花,牛羊成群归”等描绘磐安的乡村美景。她说:“现在新农村很美,但是人很少。所以我写这首歌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呼唤年轻人回归乡村,无论是短暂停留,还是回到乡村来工作,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磐安高铁即将开通的背景下,龙玉娟在今年2月底写了一首《自在磐安》,希望大家都能乘着高铁来磐安欣赏自然风光。她介绍:“这首歌以‘从城市出逃’为切入口,几乎讲到了磐安所有的旅游元素。如今在城市生活的人压力大,很多人听了之后都产生共鸣,发布之后点赞量挺高。”

  作为一个“新磐安人”,龙玉娟还记得第一次来到磐安时的新鲜感,“我们四川老家现在发展得也很好,但我刚到磐安的时候,还是感觉差距很大。磐安有一个我们那边没有的优势,就是每一个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孔家家庙、炼火、迎大旗……具有人美、景美、文化美特点的乡村让我很受触动。”

  看着越来越多外地游客来磐安找寻心灵的治愈感,龙玉娟不由得感到骄傲,“对于群众文化工作者来说,创作需要立足于当地特色,磐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我想通过歌曲,把这里新农村的美好展现给更多人”。

  写生活 用音乐表达思考

  易舒磊是个00后,来自湖南。去年从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毕业后,他选择留在金华发展。如今他是一名全职音乐人,制作人、混音师、编曲师、录音师……这些都是他的头衔。

  对易舒磊而言,创作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不管是在路上看到的事物,还是脑子里突然闪过的一个点子,他都会进行记录,并且写成歌。

  去年3月,易舒磊写出《月光狂想曲》,并用一年时间打磨。“这首歌的旋律全部基于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第一乐章。歌词的灵感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我看到的视频,它用‘独自驶向黑暗,为了家人有光’来形容深夜出海打鱼的渔民;第二个是有一次我生病了,凌晨两三点钟坐在医院的急诊室门口,看到急救人员仍在努力工作。这两件事让我很受触动。”易舒磊说。

  《月光狂想曲》有一个副标题,叫作《不经意的伟大》。易舒磊在创作时进行想象,加入了对边防人员、环卫工人等群体的描写。他说:“‘月光’只是这首歌的意象,歌中的主角其实是默默无闻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群。开头的歌词写他们在黑暗中工作的场景,到最后太阳升起,点明他们不经意的伟大为我们的生活护航,因此歌曲的旋律也有从小调到大调的转变,刚开始听感上会有点冷,而后变得温暖。”

  易舒磊从初中开始写歌,在高二完成第一首完整的作品,从那时起他就有一个目标,写出脍炙人口的歌曲。如今易舒磊已有50多首原创作品,因为是学美声出身,他偏爱在旋律中融入古典音乐元素,比如在伴奏、间奏中化用古典乐曲的和弦,这在很多同行眼中是比较小众的风格。如今他正在学习更复杂的编曲方式,希望创作出更多样化的作品,实现自己一直以来的目标。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金华;音乐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