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温州试水下学期起中小学每天上一节体育课

体育课“天天见”,难在哪

字体:
—2024—
04/23
07:44:34
2024-04-23 07:44:34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记者 姜晓蓉 周琳子

  浙江在线4月23日讯(记者 姜晓蓉 周琳子)温州市教育局近日发布通知,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点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现阶段启动试点校申报,条件成熟时,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

  从“课间十分钟”“每天不少于30分钟体育大课间”到“每天一节体育课”,青少年体质健康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实际上,早在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

  此次温州在全市试点“每天一节体育课”,为全面推行探索经验,值得关注。记者连日来走访温州一些中小学,探寻上好体育课的实招高招。

  摸清难题,先动起来

  在温州市教育局出台的文件中,“每天一节体育课”有着明确标准——时间不少于40分钟、编入课表并公布、不得占用已经安排的30分钟体育大课间活动。

  “基于当前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学校‘每天一节体育课’可以是正式的体育课堂教学,条件不够的学校可以开展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温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件出台前,温州市教育局分别召集体育教师、校长、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召开多次调研论证会,其中还有一次在全市5000多名体育教师参加的视频会议上进行吹风通气。调研过程中,一个个难点浮出水面。

  摆在校长们面前最大的难题是师资。在温州市区某小学,7名体育老师要承担2000多名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任务,每位体育老师每周要上18至20节课。实际上,这样的情况普遍存在。

  有校长算了一笔账,目前不少小学规模超过36个班,每周增加1课时,就要增加36节体育课,这相当于要增加两名体育老师,“我们有40个班,但只有10名体育老师,按照每名体育老师一周16节至17节的课时安排,怎么排体育老师都不够。”

  也有校长对着课程表犯了难。“当下,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健康、劳动、社会实践都要求进课表,并且开足开齐,但是从操作层面看,难免会出现‘争课时’的情况。”一位中学校长告诉记者,前期调研时就开始排新课表,已经排了三次,但效果还是不太理想。

  师资、课表是普遍问题,而老城区学校还有更多挑战:学生多、场地小,改扩建难度大。温州市建设小学五马校区,以前操场的直线跑道只有40多米。最近一次改扩建中,学校把跑道前的教室拆除变成架空层,才有了一条50米跑道。

  虽然难题摆在面前,但各学校的积极性都挺高。“这几年体育课的地位正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体育课的作用,别的学科无法替代。”温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介绍,在温州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有一定的基础,四年前推广的每天30分钟体育大课间如今开展得有声有色。

  调研后,温州市教育局决定,有条件的学校先上。小学校有小学校的做法,大学校有大学校的做法。总之,先动起来,通过试点,把城乡学校不同的样板做法收集起来,总结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文件要求各县(市、区)择优遴选10至15所试点学校,全市有大约2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参与试点。其中特别提到,小学、初中约各占一半。“不能仅仅是小学,中学也要铺开。”温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

  上好体育课,学校各有招

  文件刚出,就有学校提交了试点方案。记者发现,温州不少学校已经提前在体育课上做起了文章。

  做操、跳绳、玩呼啦圈……周一下午放学时间,温州市广场路小学的操场上很热闹。“今天有7个班留下来‘补课’。”副校长张盈介绍,从2018年开始,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都要留下来,补上一节体育活动课。

  体育课时量增加,体育教师不够怎么办?广场路小学的解法是,发动全校老师,共同承担难度较小的体育活动课。这个学期,三年级数学老师李建燕和其他6名老师被选为本学期的体育活动老师,每周给学生上体育活动课。

  此外,也有学校从校外招聘兼课老师,或者引进专业体育机构,以解燃眉之急。虽然各个学校各显神通,但校长们依然希望,体育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可以在试点的政策中完善,让体育课开足开好。

  生均占地面积不大的老城区学校,如何让“小场地”发挥“大作为”?学校也动了一番脑筋。

  每天早上8时,温州市实验中学西校区的铃声响起,大课间开始。男生先到操场上进行跑操,女生则在教室里做室内操。15分钟后,两者轮换。这所拥有26个班级、近1300名学生的学校,活动场地只有一个跑道周长不足200米的操场。

  校内的体育课空间资源饱和,有学校把目光投向了校外。温州市马鞍池小学位于主城区,操场面积有限。而与学校一墙之隔的马鞍池公园,却有不少小广场。“学校和公园之间打通了一扇小门,对场地做临时性的软隔离,下课后撤掉软隔离。”校长陈东南说,为了保障孩子们的安全,老师和安保人员会在现场管理。

  在现有课表中新增体育课,一定程度上也是落实“双减”政策,对现有课程体系的精简和优化。

  温州市市府路小学副校长张映最近正在研究新出的文件,为安排新增的体育课寻找灵感。“原本每天课后托管的第一时段安排的是体育运动时间。如果试点,这一时段可以安排一节课的时间作为体育活动课。”张映介绍,学校学生的课后托管率达到八成,在课后托管的时间内安排体育活动课,能够覆盖到绝大部分学生。

  有定力有保障,方能推广

  随着全社会对体育越来越重视,中小学体育课近年来不断被提及。早前,深圳市推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如今温州也迈出了关键一步,关键是如何落实到位。

  浙江师范大学学校体育研究所所长邵伟德认为,“每天一节体育课”后续要推广,政策保障要到位。“政策支持与学校落实应形成合力,才会调动学校积极性去解决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难点。”

  制定文件时,温州市教育局也考虑到实际情况,给出实实在在的政策。如设施上要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和改扩建工作、在经费上要加大体育活动配套设施投入、在师资投入上要灵活多样等。

  “希望试点学校在实践中的每一步,都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不为形式、不为完成任务。借着试点的机会,学校可以更加系统地梳理‘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的想法,市教育局也会从政策层面加以引导完善。”温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负责人说,这些经验只有在不断优化中才能够形成可复制的做法在全市推广。

  同时,理念要先行。在邵伟德看来,“每天一节体育课”对破解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部门的支持与校长的观念转变往往影响着实际效果。“特别是学校层面,可能会有各种顾虑,增加体育课时意味着其他学科课时会压缩,家长会不会反对?升学率会不会有影响?”邵伟德说,这就需要校长有定力有想法,让政策落地生根。

  此外,保障体育课落到实处,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温州市教育局的文件中明确规定,“每天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严禁削减体育课时,严禁其他学科及活动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育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